轉戰第一線後, 從《目標》一書到實務工作經驗, 被釘出"更深一層的感受",
原來瓶頸除了像高德拉特小說裡提到的先到現場找成堆的存貨外, 還要先找到流量的限制,
反過來說 生產能力最小的環節, 不一定是成為瓶頸的必要條件, 因為要在整個系統中找到造成堆貨的節點。
補充:
DBR是TOC限制理論應用於製造工廠排程時的一個計劃、排程與實施的方法論,它恰當地抓住TOC排程的技巧,使之在工廠層面易於理解和執行。正是這種簡單化使DBR非常有效。
鼓Drum是指生產系統中的控制點。如果系統中存在瓶頸,那麼瓶頸就是最好的控制點。如果系統沒有瓶頸,則選擇次瓶頸資源。如果一個系統既沒有瓶頸,也不存在次瓶頸資源,那麼控制點的位置可以任意選擇。但較好的位置是物流分叉點,即該處資源的產出流向好幾個下游作業。
緩衝器Buffer是指在瓶頸前面設置的緩衝庫存。緩衝器是一種時間緩衝,其目的是希望瓶頸站總有工作要做(例如加工中心),至於何種產品正在瓶頸作業(加工)並不重要。
繩子Rope是指將瓶頸已加工的情況傳遞給上游作業的信息的傳遞,其目的是為了按需求生產,以避免庫存增加。作為信息傳遞的繩子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DBR排程法通過使工廠實現最大有效產出和最小庫存 獲得真實的供應鏈收益,尤其當遇到意外的需求脈衝時。
03 營銷與管理. management&sales
原名: 筆記本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HTC頭號設計熱血大將 陸學森:我就是想改變世界!
HTC頭號設計熱血大將 陸學森:我就是想改變世界!:
「蘋果的iPhone就跟西瓜種子一樣滑!」、「天線不Work,就只是個玩具,不是手機!」話語或許聽來戲謔,但卻也頗為實在,這些全出自HTC創意長陸學森(Horace
Luke)的口中。如此的高標準不僅是用來衡量對手,更是對內要求的準則,因為他的目標很宏大,「我想要用自己的設計,改變世界!」
經歷多元設計背景、獲獎無數的陸學森,是HTC執行長周永明在二○○六年延攬接任創意長,為HTC軟實力團隊掌舵的核心人物。「如果不是要做品牌,我是不會來HTC的,」陸學森談著他加入HTC的緣由,他說特別是智慧型手機是個有趣且空間很大的產品,「裡面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設計的力量。」
(引用自《數位時代》雜誌,撰文者:何宛芳 發表日期:2010-12-01 )
「蘋果的iPhone就跟西瓜種子一樣滑!」、「天線不Work,就只是個玩具,不是手機!」話語或許聽來戲謔,但卻也頗為實在,這些全出自HTC創意長陸學森(Horace
Luke)的口中。如此的高標準不僅是用來衡量對手,更是對內要求的準則,因為他的目標很宏大,「我想要用自己的設計,改變世界!」
經歷多元設計背景、獲獎無數的陸學森,是HTC執行長周永明在二○○六年延攬接任創意長,為HTC軟實力團隊掌舵的核心人物。「如果不是要做品牌,我是不會來HTC的,」陸學森談著他加入HTC的緣由,他說特別是智慧型手機是個有趣且空間很大的產品,「裡面有很多地方可以發揮設計的力量。」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拒絕混蛋守則》
天下雜誌的一篇文章,簡短引用之,詳閱原文~ 《拒絕混蛋守則》貫徹十大「反混蛋措施」
組織中的麻煩人物要盡可能剔除,google的座右銘就是「Don't be evil」,實踐方法就是讓Google成為混蛋處處待不下去的地方。然後努力在招聘過程中剔除混蛋,同時讓他們在績效評估過程中受懲罰,而且沒有晉升機會。
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提出了「僅此一名混蛋原則」,允許一兩個混蛋在的組織,能嚴守拒絕混蛋守則,因為負面榜樣會提醒其他人避免犯錯誤行為,而且受到抵制、懲罰與迴避後(而非讓其行動受到主動或被動的鼓勵),其他人會知道當一個混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文中作者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短文中寫道:「如此看來,藉由朝著完全不任用混蛋的目標前進,你恰好可能得到你需要的一兩個混蛋。」說到底,假如你在身邊留著一兩個招牌混蛋,你得向大家明確指出他們的行為是錯的。
最後我在Google Buzz上也提到 "覺得公司有時候還是需要一些堅持的,而不是妥協,,,(當然本次的調整salary幅度往寬厚走,是有其背景的)"
組織中的麻煩人物要盡可能剔除,google的座右銘就是「Don't be evil」,實踐方法就是讓Google成為混蛋處處待不下去的地方。然後努力在招聘過程中剔除混蛋,同時讓他們在績效評估過程中受懲罰,而且沒有晉升機會。
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提出了「僅此一名混蛋原則」,允許一兩個混蛋在的組織,能嚴守拒絕混蛋守則,因為負面榜樣會提醒其他人避免犯錯誤行為,而且受到抵制、懲罰與迴避後(而非讓其行動受到主動或被動的鼓勵),其他人會知道當一個混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文中作者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短文中寫道:「如此看來,藉由朝著完全不任用混蛋的目標前進,你恰好可能得到你需要的一兩個混蛋。」說到底,假如你在身邊留著一兩個招牌混蛋,你得向大家明確指出他們的行為是錯的。
最後我在Google Buzz上也提到 "覺得公司有時候還是需要一些堅持的,而不是妥協,,,(當然本次的調整salary幅度往寬厚走,是有其背景的)"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經營者用背影教育員工" 與《我在豪宅學到的人生功課》兩篇
cheers雜誌原文 經營者用背影教育員工
常聽到一句話「經營者 用背影教育員工」,意思就是領導人不可迷亂心性、變得卑鄙和怠慢。
所以最重要的是,端正行為,以奢侈浪費為誡,做員工的模範。如果沒有讓 員工看見領導人拚命努力的身影,為領導人的辛苦而感動,領導人的指示必然無法徹底被執行,公司的運作也難以順利進行。
這些人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我相信他們的故事也會激勵你。
//
天下雜誌原文 《我在豪宅學 到的人生功課》你會是豪宅主人嗎?
另外,我從這些夢幻豪宅屋主的身上還得到以下的啟示:能住夢幻豪宅的人就只是普通人,跟你我一樣。其中有出身藍領階級的、家境優渥的,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
他們自豪、謙遜、健談、謹慎、懷疑、受人吹捧、充滿耐心,可能就像你一樣。他們烹煮晚餐,看電視,忙著接送小孩,在後院乘涼曬太陽,工作,做你我都會做的事。
他們有些人整個職場生涯都是在企業裡工作,也有很多人創業有成(有些是因為他們過去在企業界工作時,感到無法伸展)。他們都很努力工作,很多人一直持續這麼做。即使是少數繼承遺產的人,也很努力讓財富呈倍數成長,用心證明他們也有抱負,而不是坐吃山空。
以下是你會在本書中看到的一些成功致富的類型,他們證明了只要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就有可能達到看來似乎遙不可及的成果。
豪宅 :)
oh my: 這兩篇教自己,以身作則,換句話說,"非常努力"還是必要的條件~
10/3/14補充: 原文在早鳥網,
为什么有人上下求索却求之不得,而另外有些人却可以靠着“误打误撞、阴差阳错”到达巅峰呢?
也许应该有很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是:这些人属于那种无论做什么都会努力去做到最好的人。人生无常的意思是说“小概率事件实际上经常发生并且影响巨大”。无论事先的计划多么宏伟多么周密都可能因为一点点的变故而最终面目全非。所以,理想越远大成功希望越渺茫。
甚至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越差的人理想越远大,尤其是相对于他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远大并且绝不现实。越强的人越没有普遍意义上的所谓理想——对这世界认知越多,就越清楚个体力量之渺小;就越倾向于放弃空泛的“理想”转而追求更加具体的“目标”;而那“目标”往往随着经验的积累认知的发展而越来越小越来越具体。
常聽到一句話「經營者 用背影教育員工」,意思就是領導人不可迷亂心性、變得卑鄙和怠慢。
所以最重要的是,端正行為,以奢侈浪費為誡,做員工的模範。如果沒有讓 員工看見領導人拚命努力的身影,為領導人的辛苦而感動,領導人的指示必然無法徹底被執行,公司的運作也難以順利進行。
這些人帶給我很大的啟發,我相信他們的故事也會激勵你。
//
天下雜誌原文 《我在豪宅學 到的人生功課》你會是豪宅主人嗎?
另外,我從這些夢幻豪宅屋主的身上還得到以下的啟示:能住夢幻豪宅的人就只是普通人,跟你我一樣。其中有出身藍領階級的、家境優渥的,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
他們自豪、謙遜、健談、謹慎、懷疑、受人吹捧、充滿耐心,可能就像你一樣。他們烹煮晚餐,看電視,忙著接送小孩,在後院乘涼曬太陽,工作,做你我都會做的事。
他們有些人整個職場生涯都是在企業裡工作,也有很多人創業有成(有些是因為他們過去在企業界工作時,感到無法伸展)。他們都很努力工作,很多人一直持續這麼做。即使是少數繼承遺產的人,也很努力讓財富呈倍數成長,用心證明他們也有抱負,而不是坐吃山空。
以下是你會在本書中看到的一些成功致富的類型,他們證明了只要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就有可能達到看來似乎遙不可及的成果。
豪宅 :)
oh my: 這兩篇教自己,以身作則,換句話說,"非常努力"還是必要的條件~
10/3/14補充: 原文在早鳥網,
为什么有人上下求索却求之不得,而另外有些人却可以靠着“误打误撞、阴差阳错”到达巅峰呢?
也许应该有很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是:这些人属于那种无论做什么都会努力去做到最好的人。人生无常的意思是说“小概率事件实际上经常发生并且影响巨大”。无论事先的计划多么宏伟多么周密都可能因为一点点的变故而最终面目全非。所以,理想越远大成功希望越渺茫。
甚至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越差的人理想越远大,尤其是相对于他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远大并且绝不现实。越强的人越没有普遍意义上的所谓理想——对这世界认知越多,就越清楚个体力量之渺小;就越倾向于放弃空泛的“理想”转而追求更加具体的“目标”;而那“目标”往往随着经验的积累认知的发展而越来越小越来越具体。
2010年2月7日 星期日
4大原則輕鬆打開話匣子、聰明說話35招 等二篇
4大原則,輕鬆打開話匣子 2007年9月 Cheers雜誌
凡是聽過美國前副總統高爾針對全球暖化所進行的演講,幾乎沒有人忘得了開場時那幾張美麗的照片。
第一張是1968年由美國阿波羅8號太空船上的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lison Anders)執行太空任務時,從月球拍攝的地球照片,水藍色的地球正從灰色的月球表面升起。這是人類第一次離開近地軌道,繞行月球執行太空任務。
接下來高爾又陸續顯示幾張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讓所有觀眾親眼見到地球的美,激起了在場所有觀眾的情緒與注意力。之後高爾才開始進入正題,用一連串數字證明地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如何開場?
即使不是公開演說,當你與素未謀面的人第一次碰面討論事情時,一見面頭幾分鐘的時間該說些什麼,才能打破僵局、拉近彼此的距離?或是改變對方冷淡的態度,願意敞開心胸,與你交談?
1.讓對方認識你,建立信任感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方難搞、不好溝通,事實上這只是對方表現在外的一種姿態,並非他真實的個性。
《衝業績一定有效的10種態度》(How to Deal With Difficult Customers)作者大衛.安德森(Dave Anderson)就表示,一般人面對不認識的業務時,會產生以下的疑慮:
你會浪費我的時間嗎?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你夠專業嗎)?
我能信任你嗎?
在任何場合,初次見面的雙方都可能這樣擔心。原因是彼此不熟識,心裡多少會產生防衛機制,或是過去有過不好的經驗,影響對方對你的觀感,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
因此,打破僵局的首要之務就是建立信任感,展現你的專業,讓對方認識到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破除因你的職業或身分而產生的偏見。美國心理學博士凱文•赫根(Kevin Hogan)提出了幾點實用的建議:
(1)強調學歷、職務、工作經歷,曾經有過哪些重要的成就。而且要很自然地,在互動過程中不經意地提起,而不是像在自我介紹一般。
(2)強化自己的影響力。不要只是說明你的工作內容,還要進一步告訴對方你的工作對什麼樣的人產生哪些影響。這不是誇大,而是讓對方知道你的重要性。
(3)說話要流暢。對話時不應時常出現「嗯……」的停頓或舌頭打結的情形,這會讓人覺得你很不專業,沒有做好準備。
(4)說明證據來源。有時候你為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或權威性,需要引用相關資料或別人說過的話加以佐證,千萬要清楚說出資料來源,而不是含混地說「有個人說過……」、「有本書上寫著……」、或「有研究報告顯示……」。
2.說出自己的故事,引起共鳴
除了透過理性的方法,用專業建立對方的信任,你也可以採取感性手法,打動對方的心或引起共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說你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不相干第三人的故事。
星巴克(STARBUCKS)董事長霍華•蕭 茲(Howard Schultz)在他所寫的《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Pour Your Heart Into It)書中,第一句話便是:「1961年某個寒冷1月天,父親在工作時摔斷腳踝,當時我才7歲大……」蕭茲全家頓時沒有了收入、沒有保險,毫無依靠。
當年蕭茲在董事會中提議,希望推動咖啡豆認股計劃,讓員工成為事業夥伴,便是用這則故事成功說服董事們,支持他的計劃。
但是,他父親受傷和員工認股計劃有什麼關聯?「父親的受傷讓我親身體驗過遭到遺棄是什麼感覺,」蕭茲接受《說話的技術》(10 Simple Secret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Business Communicators)作者卡邁•蓋洛(Carmine Gallo)採訪時說道。
他告訴自己,如果哪天他有能力改變世界,絕不會遺棄任何人。因此,他堅持給員工最好的福利,讓所有人能安心快樂地工作。
如果你能說出好的故事,不僅可以讓對方更了解你,增加對你的信任。甚至因此觸動他內心的情感,找到彼此之間的連結或共同點。
3.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對方
有時候並非對方有意表現冷漠的態度,而是個性拘謹、話不多,這種情形同樣讓人頭痛,不知該如何繼續談下去。
主持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賴瑞.金現場》(Larry King Live)長達22年的金牌主持人賴瑞•金(Larry King),就遇過類似的狀況。
有次他訪問一位在二次大戰擊落7架德國戰機,日後成功轉業成為證券分析師的空戰英雄。簡單介紹完相關的歷史背景之後,開始了1小時的訪談。
「你為什麼會志願做飛行員?」賴瑞•金問對方。
「我不知道。」
「那麼你一定很喜歡飛行了!」
「嗯。」
「你為什麼喜歡飛行?」
「不知道。」
賴瑞•金接著問了幾個問題,這位老兄的答案沒有超過3個字,抬頭一看,採訪時間只過了7分鐘,離節目結束還有50多分鐘。
之後賴瑞•金突發奇想,問了一個問題:「假若現在天空飛來5架敵機,而有1架飛機停在電台大樓後面,你會升空迎戰嗎?」
「會。」
「你會不會緊張?」
「不會。」
「那你現在為什麼緊張?」
「因為不知道是誰在聽節目,所以緊張。」
於是話鋒一轉,兩個人開始討論恐懼的話題,這位空戰英雄瞬間完全變了一個人,話匣子一開,再也停不下來。
你如何提問題,決定了對方如何回應你。愈具體的問題,例如有明確的情境描述,愈容易讓對方抓到問題的重點,知道該如何回答,否則兩人之間的互動只會愈來愈冷。
4.了解對方身家背景,別問蠢問題
但是,在問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對方的背景,以免觸怒對方。
有次賴瑞•金問來賓有沒有小孩,沒想到控音室裡的工作人員個個笑得東倒西歪,因為這位來賓是神父。賴瑞.金一時之間還沒會意過來,直到這位神父提醒他,天主教的神職人員過的是獨身生活,他才發覺自己鬧了天大笑話。
或許這個例子讓人感到太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往往因為缺乏深入的了解,暴露了自己的不專業。
任何人最感興趣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對於了解自己的人也比較有好感。
然而,了解對方,不僅僅是外在的表象而已,例如對方的工作經歷或頭銜,網路如此發達,要找到這些資料一點也不難,對方也不會感到驚訝。
你應該要更進一步,從蒐集到的資料去揣摩對方心理:他在想什麼?什麼事情讓他夜不成眠?他最在乎的是什麼?什麼事情會讓他感到高興?
再附上也很實用的連結
聰明說話35招
讚美時,你該說……
1.讚美行為而非個人。
舉例來說,如果對方是廚師,千萬不要說:「你真是了不起的廚師。」他心裡知道有更多廚師比他還優秀。但如果你告訴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時間會到他的餐廳吃飯,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維。
做面子,給別人……
17.別以為每個人都認識你。
碰到曾經見過面,但認識不深的人時,絕不要說:「你還記得我嗎?」萬一對方想不起來,就尷尬了。最好的方法還是先自我介紹:「你好,我是×××,真高興又見面了。」
18.拒絕也可以不失禮。
用餐時,若主人推薦你吃某樣你不想吃的東西,可以說:「對不起,我沒辦法吃這道菜,不過我會多吃一點××。」讓對方感受到你是真心喜歡並感謝他們準備的食物。如果吃飽了,可以說:「這些菜真好吃,要不是吃飽了,真想再多吃一點。」
21.不懂不要裝懂。
如果你對談話的主題不了解,就坦白地說:「這問題我不清楚。」別人也不會繼續為難你。如果不懂還要裝懂,更容易說錯話。
26.拐彎抹角回絕。
許多社交場合,喝酒總是無法避免。不要直接說:「我不喝酒。」掃大家的興。不如幽默地說:「我比較擅長為大家倒酒。」
27.先報上自己大名。
忘記對方的名字,就當作是正式場合,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名字或拿出名片,對方也會順勢報上自己的大名和名片,免除了叫不出對方姓名的窘境。
29.下達「送客令」。
如果你覺得時間差不多該結束談話或送客,但對方似乎完全沒有要起身離開的意思,可以說:「不好意思,我得打通電話,時間可能有點久……」,或是:「今天真的很謝謝你來……」。你也可以不經意地看看自己的手錶,讓對方知道該走了。
30.讓對方覺得他很重要。
如果向前輩請求幫忙,可以說:「因為我很信任你,所以想找你商量……」讓對方感到自己備受尊敬。
評部屬,要恰當……
主管如何和部屬溝通,才能說得恰到好處又不傷關係?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進行內部教育訓練時,教導新手主管5項溝通守則。
31.直接描述現狀。
和部屬意見不同時,不要直接批評,而要說明不同點在哪。
32.尋求解決。
如果部屬績效不佳,應該要詢問他可以如何解決,不要採取威脅態度。
33.主動表達幫忙。
如果一時之間無法解決部屬的問題,不要說「這種事先不要來煩我」,而是告訴他「我知道有誰可以幫忙」。
34.說話語氣要平等。
主管切忌說「我有十幾年的經驗,聽我的就對了。」比較好的說法是:「這方法我用過,而且很有效,你要不要試試看?」
35.彈性接納部屬意見。
即使你心有定見,也不要對部屬說:「這些建議都考慮過了,不必再多說。」還是應該給部屬機會,對他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已有了腹案,不過仍想聽聽你的看法。」
凡是聽過美國前副總統高爾針對全球暖化所進行的演講,幾乎沒有人忘得了開場時那幾張美麗的照片。
第一張是1968年由美國阿波羅8號太空船上的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lison Anders)執行太空任務時,從月球拍攝的地球照片,水藍色的地球正從灰色的月球表面升起。這是人類第一次離開近地軌道,繞行月球執行太空任務。
接下來高爾又陸續顯示幾張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讓所有觀眾親眼見到地球的美,激起了在場所有觀眾的情緒與注意力。之後高爾才開始進入正題,用一連串數字證明地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如何開場?
即使不是公開演說,當你與素未謀面的人第一次碰面討論事情時,一見面頭幾分鐘的時間該說些什麼,才能打破僵局、拉近彼此的距離?或是改變對方冷淡的態度,願意敞開心胸,與你交談?
1.讓對方認識你,建立信任感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對方難搞、不好溝通,事實上這只是對方表現在外的一種姿態,並非他真實的個性。
《衝業績一定有效的10種態度》(How to Deal With Difficult Customers)作者大衛.安德森(Dave Anderson)就表示,一般人面對不認識的業務時,會產生以下的疑慮:
你會浪費我的時間嗎?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你夠專業嗎)?
我能信任你嗎?
在任何場合,初次見面的雙方都可能這樣擔心。原因是彼此不熟識,心裡多少會產生防衛機制,或是過去有過不好的經驗,影響對方對你的觀感,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
因此,打破僵局的首要之務就是建立信任感,展現你的專業,讓對方認識到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破除因你的職業或身分而產生的偏見。美國心理學博士凱文•赫根(Kevin Hogan)提出了幾點實用的建議:
(1)強調學歷、職務、工作經歷,曾經有過哪些重要的成就。而且要很自然地,在互動過程中不經意地提起,而不是像在自我介紹一般。
(2)強化自己的影響力。不要只是說明你的工作內容,還要進一步告訴對方你的工作對什麼樣的人產生哪些影響。這不是誇大,而是讓對方知道你的重要性。
(3)說話要流暢。對話時不應時常出現「嗯……」的停頓或舌頭打結的情形,這會讓人覺得你很不專業,沒有做好準備。
(4)說明證據來源。有時候你為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或權威性,需要引用相關資料或別人說過的話加以佐證,千萬要清楚說出資料來源,而不是含混地說「有個人說過……」、「有本書上寫著……」、或「有研究報告顯示……」。
2.說出自己的故事,引起共鳴
除了透過理性的方法,用專業建立對方的信任,你也可以採取感性手法,打動對方的心或引起共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說你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不相干第三人的故事。
星巴克(STARBUCKS)董事長霍華•蕭 茲(Howard Schultz)在他所寫的《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Pour Your Heart Into It)書中,第一句話便是:「1961年某個寒冷1月天,父親在工作時摔斷腳踝,當時我才7歲大……」蕭茲全家頓時沒有了收入、沒有保險,毫無依靠。
當年蕭茲在董事會中提議,希望推動咖啡豆認股計劃,讓員工成為事業夥伴,便是用這則故事成功說服董事們,支持他的計劃。
但是,他父親受傷和員工認股計劃有什麼關聯?「父親的受傷讓我親身體驗過遭到遺棄是什麼感覺,」蕭茲接受《說話的技術》(10 Simple Secret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Business Communicators)作者卡邁•蓋洛(Carmine Gallo)採訪時說道。
他告訴自己,如果哪天他有能力改變世界,絕不會遺棄任何人。因此,他堅持給員工最好的福利,讓所有人能安心快樂地工作。
如果你能說出好的故事,不僅可以讓對方更了解你,增加對你的信任。甚至因此觸動他內心的情感,找到彼此之間的連結或共同點。
3.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對方
有時候並非對方有意表現冷漠的態度,而是個性拘謹、話不多,這種情形同樣讓人頭痛,不知該如何繼續談下去。
主持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賴瑞.金現場》(Larry King Live)長達22年的金牌主持人賴瑞•金(Larry King),就遇過類似的狀況。
有次他訪問一位在二次大戰擊落7架德國戰機,日後成功轉業成為證券分析師的空戰英雄。簡單介紹完相關的歷史背景之後,開始了1小時的訪談。
「你為什麼會志願做飛行員?」賴瑞•金問對方。
「我不知道。」
「那麼你一定很喜歡飛行了!」
「嗯。」
「你為什麼喜歡飛行?」
「不知道。」
賴瑞•金接著問了幾個問題,這位老兄的答案沒有超過3個字,抬頭一看,採訪時間只過了7分鐘,離節目結束還有50多分鐘。
之後賴瑞•金突發奇想,問了一個問題:「假若現在天空飛來5架敵機,而有1架飛機停在電台大樓後面,你會升空迎戰嗎?」
「會。」
「你會不會緊張?」
「不會。」
「那你現在為什麼緊張?」
「因為不知道是誰在聽節目,所以緊張。」
於是話鋒一轉,兩個人開始討論恐懼的話題,這位空戰英雄瞬間完全變了一個人,話匣子一開,再也停不下來。
你如何提問題,決定了對方如何回應你。愈具體的問題,例如有明確的情境描述,愈容易讓對方抓到問題的重點,知道該如何回答,否則兩人之間的互動只會愈來愈冷。
4.了解對方身家背景,別問蠢問題
但是,在問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對方的背景,以免觸怒對方。
有次賴瑞•金問來賓有沒有小孩,沒想到控音室裡的工作人員個個笑得東倒西歪,因為這位來賓是神父。賴瑞.金一時之間還沒會意過來,直到這位神父提醒他,天主教的神職人員過的是獨身生活,他才發覺自己鬧了天大笑話。
或許這個例子讓人感到太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往往因為缺乏深入的了解,暴露了自己的不專業。
任何人最感興趣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對於了解自己的人也比較有好感。
然而,了解對方,不僅僅是外在的表象而已,例如對方的工作經歷或頭銜,網路如此發達,要找到這些資料一點也不難,對方也不會感到驚訝。
你應該要更進一步,從蒐集到的資料去揣摩對方心理:他在想什麼?什麼事情讓他夜不成眠?他最在乎的是什麼?什麼事情會讓他感到高興?
再附上也很實用的連結
聰明說話35招
讚美時,你該說……
1.讚美行為而非個人。
舉例來說,如果對方是廚師,千萬不要說:「你真是了不起的廚師。」他心裡知道有更多廚師比他還優秀。但如果你告訴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時間會到他的餐廳吃飯,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維。
做面子,給別人……
17.別以為每個人都認識你。
碰到曾經見過面,但認識不深的人時,絕不要說:「你還記得我嗎?」萬一對方想不起來,就尷尬了。最好的方法還是先自我介紹:「你好,我是×××,真高興又見面了。」
18.拒絕也可以不失禮。
用餐時,若主人推薦你吃某樣你不想吃的東西,可以說:「對不起,我沒辦法吃這道菜,不過我會多吃一點××。」讓對方感受到你是真心喜歡並感謝他們準備的食物。如果吃飽了,可以說:「這些菜真好吃,要不是吃飽了,真想再多吃一點。」
21.不懂不要裝懂。
如果你對談話的主題不了解,就坦白地說:「這問題我不清楚。」別人也不會繼續為難你。如果不懂還要裝懂,更容易說錯話。
26.拐彎抹角回絕。
許多社交場合,喝酒總是無法避免。不要直接說:「我不喝酒。」掃大家的興。不如幽默地說:「我比較擅長為大家倒酒。」
27.先報上自己大名。
忘記對方的名字,就當作是正式場合,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名字或拿出名片,對方也會順勢報上自己的大名和名片,免除了叫不出對方姓名的窘境。
29.下達「送客令」。
如果你覺得時間差不多該結束談話或送客,但對方似乎完全沒有要起身離開的意思,可以說:「不好意思,我得打通電話,時間可能有點久……」,或是:「今天真的很謝謝你來……」。你也可以不經意地看看自己的手錶,讓對方知道該走了。
30.讓對方覺得他很重要。
如果向前輩請求幫忙,可以說:「因為我很信任你,所以想找你商量……」讓對方感到自己備受尊敬。
評部屬,要恰當……
主管如何和部屬溝通,才能說得恰到好處又不傷關係?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進行內部教育訓練時,教導新手主管5項溝通守則。
31.直接描述現狀。
和部屬意見不同時,不要直接批評,而要說明不同點在哪。
32.尋求解決。
如果部屬績效不佳,應該要詢問他可以如何解決,不要採取威脅態度。
33.主動表達幫忙。
如果一時之間無法解決部屬的問題,不要說「這種事先不要來煩我」,而是告訴他「我知道有誰可以幫忙」。
34.說話語氣要平等。
主管切忌說「我有十幾年的經驗,聽我的就對了。」比較好的說法是:「這方法我用過,而且很有效,你要不要試試看?」
35.彈性接納部屬意見。
即使你心有定見,也不要對部屬說:「這些建議都考慮過了,不必再多說。」還是應該給部屬機會,對他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已有了腹案,不過仍想聽聽你的看法。」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改變員工行為的3大迷思
作者:吳凱琳 編譯 出處:Cheers 2005/06
為什麼人的行為這麼難改變?為什麼明明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我們還是不願意改變?要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認知科學與醫學的新發現提供了答案:提出正面願景、訴諸情緒的感受、快速達成顯著的成果,是促使人們改變的3大關鍵。
外在環境在變,企業也必須隨時跟著改變,當然內部的所有員工也得改變。但是,對經理人而言,總是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很難說服員工改變。要一個人改變真的有這麼困難嗎?原因可能是你用錯方法了。事實上,我們對於人類的行為有太多誤解。美國《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了一般人對於改變的3大迷思。
迷思 1:危機與恐懼可促使人們改變?
過去我們認為,危機是促使人們改變的重要動力。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再大的危機,即使威脅到個人的生命,也很難讓人改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院長愛德華•米勒(Edward Miller)長期追蹤心臟病患的病情後發現,心血管阻塞嚴重必須接受心臟繞道手術的患者,動完手術的兩年後,有高達90%的人沒有任何的改變,依舊維持過去不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再度引發血管阻塞。
此外,許多醫生常常運用死亡的恐懼試圖說服病患改變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的復發,其實是適得其反的做法。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舊金山分校醫學教授迪恩•歐尼許(Dean Ornish)認為,讓病患體會正面的生活樂趣比起警告死亡的恐懼,更能促使病患改變習慣、遠離疾病。因為,「一般人通常不願相信不幸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1993年,歐尼許曾進行一項研究,挑選了333名動脈嚴重阻塞的病患接受他所設計的治療計劃。除了一般的醫學治療之外,這些病患每星期必須參加兩次的團體治療活動,包括冥想、放鬆、瑜珈、以及有氧運動等。
這項計劃為期1年的時間,根據歐尼許的持續追蹤,3年後有77%的人仍維持新的生活習慣,未再發生心血管阻塞的情形。
對於經理人來說,這樣的結果到底有什麼意義?提出正面的願景、而不是強調當下的危機或是困境,更能促使員工改變。但是願景不是空中畫大餅,知名的管理大師肯•布蘭查(Ken Blanchard)在《願景的力量》(Full Steam Ahead)新書中提到,成功的願景包含3大關鍵要素:組織的定位、前進的方向、以及行動的方針。
迷思 2:事實的分析可有效說服人們改變?
不要太相信理性的力量。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John Kotter)指出,「人之所以改變是因為親眼看見某個事實而影響了內心的感受,不是因為分析事實而改變想法。」目睹(see)→感受(feel)→改變(change)換句話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最重要的是影響他的情緒感受,而非想法。
為何會如此?因為一個人的想法是受到特定的「框架」(frame)所影響。「框架」指的是個人既有的特定心理結構(mental structure),最後會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concept),影響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是很困難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認知語言學教授喬治•雷克夫(George Lakoff)的研究發現,再合理、合乎邏輯的事實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除非這個事實符合他既有的認知框架。否則,他根本聽不進去別人所說的,直覺認為這個事實根本是不合理的或是沒有意義的。
「凡事有理也說不清」,試圖用事實說服一個人改變,有時候只會引來更強烈的抵抗。除非他能感受到改變的重要,願意改變。在組織中,由於長久累積的企業文化或是固定的工作模式所影響,要員工改變行為本就不容易。對於經理人而言,要能打動多數人的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行動證明,讓員工實際看到你的決心。「與其分析複雜的數據,灌輸員工降低成本的重要,不如領導人主動拆除自己華麗的辦公室裝潢來得有效,」科特說。
迷思 3:漸進式的溫和改變比較容易成功?
事實是:愈溫和的改變,愈容易失敗。這是歐尼許博士對於心臟病患的長期觀察所得到的另一個事實:快速而大幅度的改變比起緩慢而小規模的改變更容易成功。原因就在於,如果病患採取漸進式方法改變飲食習慣,一方面因為不能隨意吃自己想要吃的東西,心裡覺得不好過;另一方面,由於短時間看不到明顯的成效,也會感到相當挫折。雙重的心理壓力,更容易半途而廢。
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企業界。知名的貝恩(Bain & Co)管理顧問公司曾針對21家成功轉型的企業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多數企業都在2年內完成企業的轉型,沒有一家超過3年。而且在做法上也相當徹底,幾乎每一家企業的執行長都大幅替換多數的高階經理人。
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讓所有人看到改變所帶來的顯著成果,這些人才有意願持續下去。當人們看得到成果,也比較能夠忍受改變過程中的痛苦。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當然有一定的困難,但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當我們愈了解人的行為與心理,就更容易找到正確的方法,成功讓人改變。
30秒重點掃描,搞定3大類部屬
1. 如何帶領新人?
◎設身處地回想自己還是新人時的需要。
◎擬定時程與學習內容,對新鮮人要加強職場應對、工作態度;對有工作的新同事可以協助了解公司理念。
◎第一週可以安排跟新人聊天的心靈導師時間,了解適應狀況。
2.如何幫助倦勤的部屬 ?
◎主動了解員工倦勤的原因,表達支持。
◎如果是因為工作缺乏新鮮感,可以指派專案或調整工作內容。
◎真誠同理部屬的問題,不要讓部屬有「我是來檢討你」的壓力。
◎走動式管理,貼近員工的狀況。
3. 如何處理不適任員工的問題?
◎主管必須先確定員工是否真的不適任。
◎意願高但能力有限者,主管可提供培訓機會;績效不佳但有潛力者,可採用內部輪調。
◎主管決定勸退前,先設定「留校察看」,給員工另一個機會。
◎若員工仍舊不適任,不建議企業主管「資遣」員工,可在績效評估時勸退員工。
oh my: 2005年的文章,現在還是很有參考價值,可以引用這篇文章的方法,用正面積極的方法(而非僅用恐嚇-_-),告訴岳母: 咦~要注意身體健康~ ^^
(哦對了,當然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但就是岳母比較不聽話嘛,,,kidding)
為什麼人的行為這麼難改變?為什麼明明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我們還是不願意改變?要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認知科學與醫學的新發現提供了答案:提出正面願景、訴諸情緒的感受、快速達成顯著的成果,是促使人們改變的3大關鍵。
外在環境在變,企業也必須隨時跟著改變,當然內部的所有員工也得改變。但是,對經理人而言,總是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很難說服員工改變。要一個人改變真的有這麼困難嗎?原因可能是你用錯方法了。事實上,我們對於人類的行為有太多誤解。美國《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了一般人對於改變的3大迷思。
迷思 1:危機與恐懼可促使人們改變?
過去我們認為,危機是促使人們改變的重要動力。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再大的危機,即使威脅到個人的生命,也很難讓人改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院長愛德華•米勒(Edward Miller)長期追蹤心臟病患的病情後發現,心血管阻塞嚴重必須接受心臟繞道手術的患者,動完手術的兩年後,有高達90%的人沒有任何的改變,依舊維持過去不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再度引發血管阻塞。
此外,許多醫生常常運用死亡的恐懼試圖說服病患改變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的復發,其實是適得其反的做法。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舊金山分校醫學教授迪恩•歐尼許(Dean Ornish)認為,讓病患體會正面的生活樂趣比起警告死亡的恐懼,更能促使病患改變習慣、遠離疾病。因為,「一般人通常不願相信不幸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1993年,歐尼許曾進行一項研究,挑選了333名動脈嚴重阻塞的病患接受他所設計的治療計劃。除了一般的醫學治療之外,這些病患每星期必須參加兩次的團體治療活動,包括冥想、放鬆、瑜珈、以及有氧運動等。
這項計劃為期1年的時間,根據歐尼許的持續追蹤,3年後有77%的人仍維持新的生活習慣,未再發生心血管阻塞的情形。
對於經理人來說,這樣的結果到底有什麼意義?提出正面的願景、而不是強調當下的危機或是困境,更能促使員工改變。但是願景不是空中畫大餅,知名的管理大師肯•布蘭查(Ken Blanchard)在《願景的力量》(Full Steam Ahead)新書中提到,成功的願景包含3大關鍵要素:組織的定位、前進的方向、以及行動的方針。
迷思 2:事實的分析可有效說服人們改變?
不要太相信理性的力量。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John Kotter)指出,「人之所以改變是因為親眼看見某個事實而影響了內心的感受,不是因為分析事實而改變想法。」目睹(see)→感受(feel)→改變(change)換句話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最重要的是影響他的情緒感受,而非想法。
為何會如此?因為一個人的想法是受到特定的「框架」(frame)所影響。「框架」指的是個人既有的特定心理結構(mental structure),最後會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concept),影響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是很困難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認知語言學教授喬治•雷克夫(George Lakoff)的研究發現,再合理、合乎邏輯的事實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除非這個事實符合他既有的認知框架。否則,他根本聽不進去別人所說的,直覺認為這個事實根本是不合理的或是沒有意義的。
「凡事有理也說不清」,試圖用事實說服一個人改變,有時候只會引來更強烈的抵抗。除非他能感受到改變的重要,願意改變。在組織中,由於長久累積的企業文化或是固定的工作模式所影響,要員工改變行為本就不容易。對於經理人而言,要能打動多數人的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行動證明,讓員工實際看到你的決心。「與其分析複雜的數據,灌輸員工降低成本的重要,不如領導人主動拆除自己華麗的辦公室裝潢來得有效,」科特說。
迷思 3:漸進式的溫和改變比較容易成功?
事實是:愈溫和的改變,愈容易失敗。這是歐尼許博士對於心臟病患的長期觀察所得到的另一個事實:快速而大幅度的改變比起緩慢而小規模的改變更容易成功。原因就在於,如果病患採取漸進式方法改變飲食習慣,一方面因為不能隨意吃自己想要吃的東西,心裡覺得不好過;另一方面,由於短時間看不到明顯的成效,也會感到相當挫折。雙重的心理壓力,更容易半途而廢。
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企業界。知名的貝恩(Bain & Co)管理顧問公司曾針對21家成功轉型的企業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多數企業都在2年內完成企業的轉型,沒有一家超過3年。而且在做法上也相當徹底,幾乎每一家企業的執行長都大幅替換多數的高階經理人。
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讓所有人看到改變所帶來的顯著成果,這些人才有意願持續下去。當人們看得到成果,也比較能夠忍受改變過程中的痛苦。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當然有一定的困難,但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當我們愈了解人的行為與心理,就更容易找到正確的方法,成功讓人改變。
30秒重點掃描,搞定3大類部屬
1. 如何帶領新人?
◎設身處地回想自己還是新人時的需要。
◎擬定時程與學習內容,對新鮮人要加強職場應對、工作態度;對有工作的新同事可以協助了解公司理念。
◎第一週可以安排跟新人聊天的心靈導師時間,了解適應狀況。
2.如何幫助倦勤的部屬 ?
◎主動了解員工倦勤的原因,表達支持。
◎如果是因為工作缺乏新鮮感,可以指派專案或調整工作內容。
◎真誠同理部屬的問題,不要讓部屬有「我是來檢討你」的壓力。
◎走動式管理,貼近員工的狀況。
3. 如何處理不適任員工的問題?
◎主管必須先確定員工是否真的不適任。
◎意願高但能力有限者,主管可提供培訓機會;績效不佳但有潛力者,可採用內部輪調。
◎主管決定勸退前,先設定「留校察看」,給員工另一個機會。
◎若員工仍舊不適任,不建議企業主管「資遣」員工,可在績效評估時勸退員工。
oh my: 2005年的文章,現在還是很有參考價值,可以引用這篇文章的方法,用正面積極的方法(而非僅用恐嚇-_-),告訴岳母: 咦~要注意身體健康~ ^^
(哦對了,當然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但就是岳母比較不聽話嘛,,,kidding)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別讓我開會開到死
作者:編輯部 出處:天下雜誌 309期 2004/10
「如果可以不用開會,我會更喜歡我的工作。」相信這是每天有開不完會議的人經常有的想法。不過,這就好像一位外科醫師在手術前對護士說,「如果不用開刀,我會更喜歡這份工作。」當員工把企業的核心活動當成是痛苦、毫無生產力的事時,代表公司潛藏著經營危機。
事實上,開一個沒效率的會議,小則浪費時間,大則丟掉一家公司!
這是暢銷書作家派屈克.藍奇歐尼繼《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後在《開會開到死》中提出的警告。開會效率可以診斷出一家公司的體質,如果要拯救一家績效不彰的公司也必須從改善會議開始。
他也建議公司應該根據開會的目的將會議區分為四大類,並且訂出各類會議的準則,只要能掌握開會訣竅,就能有效提升團隊士氣及員工績效。《天下雜誌》特別摘錄其中最精采的部份讓讀者先睹為快。
開會是件很矛盾的事。
一方面,它很重要,因為它是每個組織的活動核心。另一方面,開會又很煩人、冗長,而且似乎毫無重點。好消息是,開會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好,所以要把會議開得更有意義、更有趣,這應該是辦得到的。但是壞消息是,要做到那樣,必須重頭到尾改變我們的想法及開會的方式。
以下是對開會理論所做的簡單摘要整理,目的是要讓大家能夠把它完全或是部份運用在組織裏,發揮一些實質的功效。
開會的困境
關於會議所需要提出及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事實上,問題有兩個:
包括了缺乏高潮迭起,以及缺乏架構。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也列出了具體的解決之道,以及開會時可能面臨的挑戰。
問題一:缺乏高潮迭起
開會本身其實並不無聊,從定義來看,開會其實是一群人討論攸關他們身邊事物的一種動態交流過程,所以為什麼會議開起來總是那麼乏味呢?因為我們把其中一項令人感興趣的要素拿掉了,那就是衝突。
一群聰明人聚在一起討論重要大事時,免不了會有一些歧見,當我與一些主管及團隊合作時,我會逼自己盡量去找出衝突點。每次這麼做,事後大家一定會來 告訴我,「謝謝你讓我們有機會把事情攤開來講,我們本來因為一直迴避這些問題,已經讓整個會議很難開下去了,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問題出在哪。」
事實上,假裝問題並不存在,比把事情攤開來講還令人難受,而且我相信,不把事情拿出來直接討論,卻在私底下發牢騷,這樣比直接把問題搬到檯面上來討論還要讓人難受。當然,要大家在不習慣衝突的情況下參與爭論並不容易,我找到一個方法,讓這一切做起來容易一些。
當主席跟大家宣布他希望看到大家討論中多一點衝突時,不管大家事前做了多少準備,還是會覺得不習慣。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主席可以從旁提醒與會者,讓他們知道這樣做是好的,以減少他們爭論時的不安,讓爭論繼續延續。雖然這看似簡單,但是效果非常好。
問題二:缺乏架構
會議最大的組織問題就是大家想把所有需要討論的議題全丟到一個會議中討論,就好像隨意添加各種佐料燉煮一道大雜燴一樣。為了不想多浪費時間,主席於 是決定就只開一個大型的員工會議,一週一次或是隔週一次,大伙兒一起關在會議室裏三、四個小時,把每件事都拿出來快速討論一下。
但是這麼做只是保證這個會議沒什麼用,也沒有人滿意罷了。為什麼?因為有些人希望會議內容充實一點、快一點。但是有另一些人覺得開會應該要多一點互 動、討論策略性的東西,有人則希望退一步、吸口氣、大家用心談談公司文化及人的議題。有人只想做出明確決策後就馬上執行。到底誰對呢?每個人都對,這就是 問題所在。
四種會議脫離開會苦海
事實上,公司應該為不同目的開不同類型的會議,讓各種會議都有它特定的功能,我建議每個公司可以採用我下面所提的架構,開四種基本的會。
會議一:每日報備會
每日報備會就是要團隊成員聚在一起,每天早上站著五分鐘,各自報告當天的活動。
目的是要讓大家可以清楚知道每天事情的輕重緩急如何化成實際行動加以執行,讓大家可以藉著這個簡短的會議,確保當天沒遺漏任何事,沒有人會不小心得罪其他人,同時也幫大家省掉很多時間,不用再寫一些沒必要的電子郵件來安排討論時間。
必然的考驗
要實行每日報備的最大困難,就是一開始要讓所有成員都照著做。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開這些會議時,地點、時間上要一致,更重要的是,即使只有兩個人進辦公室,也絕對不能取消會議。
會議二:每週戰略會
每個團隊都必須定期開一個會,專門用來討論一些最近的戰略議題。這樣的會議不管是每週開或是隔週開一次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都要參加,而且開會時要有規矩、方式要一致。
每週策略會每次大概開四十五分鐘到九十分鐘左右,視開會頻率而定,而且應該包含下面幾個要素:
輪流搶答
讓大家很快地輪流報告這一週所要處理的兩三件要事。這樣的輪流搶答很重要,因為它大致為整個會議設定了一個調性,讓每個與會者都可以掌握公司內部實際上發生了哪些事。
過程評估
每週戰略會的下一個要素就是要針對一些重要的資訊或評估標準做慣例性的報告,重點是要針對一些攸關公司營運成敗的指標做定期的評估,不需要每個指標都加以檢討,可能只要四到六個指標左右。
即時議題
和一般開會的方式不同,每週戰略會的議程不應該事先設好,而是在大家輪流搶答及例行報告後才開始討論。
這其實很合邏輯,因為議題的決定應該要根據大家目前真正在做什麼事,以及公司績效與實際目標比較後再決定,而不是光靠主席自己在會前四十八小時的猜測就定下來。所以主席應該有所謂的自律,控制自己在事前就擅自擬好議題的衝動,讓議題自然而然在會議中成型。
必然的考驗
開每週戰略時可能會碰到一些障礙,阻礙會議的順利進行。
其一就是有股衝動想事先擬好討論議題,這是不智之舉。因為我們希望開每週戰略會時,先沒有任何預設的立場。
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在輪流搶答時,很容易討論得太深入,讓其他人失去興趣。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求大家在輪流搶答時一定要遵守六十秒的規定,真這麼做時,你會發現其實六十秒似乎比真正需要的時間多出許多,而且其中很多資訊是可以留著待會再討論的。
雖然前述兩項問題都需要好好注意,但是其實最常見的挑戰,還是大家在每週戰略會中討論長期策略性議題的衝動。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大家要守規矩, 有人提策略性問題,這是肯定無法避免的,但是主席必須把問題先挪開,先擱置在一個議題名單上,留待不同的會議再討論:例如每月策略會。
會議三:每月策略會
這是團隊開的會議中最有趣、在很多方面都最重要的會,而且也是最好玩的。每月策略會讓主管可以在不管期限及戰略因素的考量下,深入探討一、兩個既定的主題。每月策略會的長短視討論的主題而定,但是每個主題最好至少安排兩個小時,讓與會者覺得可以安心地做開放式對話及辯論。
定期開這樣的策略會,讓大家可以有機會適時解決每週戰略會中所提出的策略性議題。
這樣主管們在戰略會中遇到重要的策略性議題時,也能安心地把問題留著以後再談,因為他們知道事情終究會再拿出來討論。
有時候在每週戰略會提到的某個策略性或是重要議題,不能等到下一次的每月策略會再討論。主管們應該為了討論這個議題而另外召開一個機動式的策略會。
必然的考驗
安排每月策略會(或是臨時策略會)的最大考驗就是沒辦法排出足夠的時間。
另一個相關考驗就是,一次塞進太多討論議題,我們可以理解主管想要討論每件重要議題的衝動,但是這樣只會影響真正重要議題的辯論品質而已。要避免這 兩種問題,關鍵在於每件議題要安排足夠的時間。這表示如果這次有三個議題要解決,那麼討論所需要的時間就需要比討論一個議題的時間還要長,同樣的,如果這 表示大家可能需要挪出一整天,那就這樣辦吧。
另一個策略會的挑戰就是無法事先做研究及準備。要確保準備妥當的關鍵,就是讓與會者可以盡早知道每月策略會或是臨時策略會中所要討論的議題,當然主席也要負責監督與會者在開會前要做好準備。
會議四:每季場外檢討會
主管的場外會議向來被批評是浪費時間、盡聊些風花雪月,而大多數的情況也都剛好是如此。這實在很可惜,這種場外會議相對於組織內的其他各種會議,其實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該涵蓋的議題
成功的場外會議讓主管們有機會跳脫每天、每週甚至是每月忙碌的議題,讓他們能夠以更全面、長期的觀點來評估整個事業,效果好的場外檢討會可能涵蓋下面幾種討論議題:
全面性的策略評估
主管須重新評估策略方向、不是像許多人一樣天天做,而是一年三、四次左右,產業變化及新競爭威脅都需要有新的策略加以因應,如果只每年或每半年評估一次,是不夠即時的。
團隊評估
大家必須經常從團隊的觀點自我評估,找出不適合組織的趨勢及行為傾向,這種評估通常需要換個場景,讓主管們可以在比較私密的場合中彼此互動,並提醒自己對整個團隊的共同使命。
人員評估
每年主管應該跨部門討論三、四次有關組織內主要員工的情況,團隊內的每個主管都應該知道,他們的同事認為部門中哪些人是明日之星、哪些人表現欠佳。這樣可以提供主管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競爭狀況與產業評估
有關競爭者及產業的資訊會隨時間的經過慢慢地影響一個組織,主管如果可以退一步好好看清整個周遭的變化,就能發掘出一些片面資訊所無法傳達的趨勢變化。
必然的考驗
每季場外檢討會開不好的問題有很多種,每種問題單獨看來都不是那麼嚴重,合起來看卻足以影
響會議的效力,使會議以失敗收場。
其中一項挑戰就是,大家可能會過度規劃整個會議,把行程排滿了演說及冗長的資訊介紹。每季場外檢討會的目的,是讓大家反省及討論公司的狀況,而不是要這些主管聽演講、看白皮書的。
另外一個挑戰就是,大家很容易大費周章地安排行程,安排太多社交活動。還有一個問題是,為了增加會議的包容性,邀請外面的人參與會議,雖然這個想法看似不錯,但是有一個原因卻會讓整個會議因此失敗:因為這樣會改變團隊互動的氣氛。
即使只是多一位非團隊的員工參加這個會議,即使大家再喜歡他,或是他懂得再多,都會因此影響當初舉辦場外會的最重要目的:增加團隊精神。
所以對於公司的主事者以及內部的員工而言,改善會議的品質不僅可以改善公司的績效、也可以改善員工及我們自己的生活品質。(黃安妮、秦嘉彌摘要整理)
//
另外兩篇,就放連結在這,不引用囉~
直擊企業會議:掌握分秒,立下決策
創意會議如何聚焦執行?跨國會議又如何爭取效率?他們遵循什麼原則,讓會議開得順暢又有效?
如何開好業務會議?又要開會了,你準備好了嗎?
為了讓企劃、產品做的更出色,業務人員最常需要開會,彼此動腦討論;然而,根據調查指出,91%的人承認在開會的時候,多半都在做白日夢,有近四成的人真的睡著了。本來應該有聲有色的業務會議,竟然無聊到極點,到底哪裏出了錯?美國《行銷管理》雜誌(Sales & Marketing Management)建議要開好業務會議,在會議前後要謹守:「選定主題」、「參與感」、「互動」、「彼此讚美」、「保持活力」及「持續掌握會議後續進度」等六項小技巧,讓開會不再是一種負擔。
「如果可以不用開會,我會更喜歡我的工作。」相信這是每天有開不完會議的人經常有的想法。不過,這就好像一位外科醫師在手術前對護士說,「如果不用開刀,我會更喜歡這份工作。」當員工把企業的核心活動當成是痛苦、毫無生產力的事時,代表公司潛藏著經營危機。
事實上,開一個沒效率的會議,小則浪費時間,大則丟掉一家公司!
這是暢銷書作家派屈克.藍奇歐尼繼《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後在《開會開到死》中提出的警告。開會效率可以診斷出一家公司的體質,如果要拯救一家績效不彰的公司也必須從改善會議開始。
他也建議公司應該根據開會的目的將會議區分為四大類,並且訂出各類會議的準則,只要能掌握開會訣竅,就能有效提升團隊士氣及員工績效。《天下雜誌》特別摘錄其中最精采的部份讓讀者先睹為快。
開會是件很矛盾的事。
一方面,它很重要,因為它是每個組織的活動核心。另一方面,開會又很煩人、冗長,而且似乎毫無重點。好消息是,開會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好,所以要把會議開得更有意義、更有趣,這應該是辦得到的。但是壞消息是,要做到那樣,必須重頭到尾改變我們的想法及開會的方式。
以下是對開會理論所做的簡單摘要整理,目的是要讓大家能夠把它完全或是部份運用在組織裏,發揮一些實質的功效。
開會的困境
關於會議所需要提出及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事實上,問題有兩個:
包括了缺乏高潮迭起,以及缺乏架構。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也列出了具體的解決之道,以及開會時可能面臨的挑戰。
問題一:缺乏高潮迭起
開會本身其實並不無聊,從定義來看,開會其實是一群人討論攸關他們身邊事物的一種動態交流過程,所以為什麼會議開起來總是那麼乏味呢?因為我們把其中一項令人感興趣的要素拿掉了,那就是衝突。
一群聰明人聚在一起討論重要大事時,免不了會有一些歧見,當我與一些主管及團隊合作時,我會逼自己盡量去找出衝突點。每次這麼做,事後大家一定會來 告訴我,「謝謝你讓我們有機會把事情攤開來講,我們本來因為一直迴避這些問題,已經讓整個會議很難開下去了,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問題出在哪。」
事實上,假裝問題並不存在,比把事情攤開來講還令人難受,而且我相信,不把事情拿出來直接討論,卻在私底下發牢騷,這樣比直接把問題搬到檯面上來討論還要讓人難受。當然,要大家在不習慣衝突的情況下參與爭論並不容易,我找到一個方法,讓這一切做起來容易一些。
當主席跟大家宣布他希望看到大家討論中多一點衝突時,不管大家事前做了多少準備,還是會覺得不習慣。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主席可以從旁提醒與會者,讓他們知道這樣做是好的,以減少他們爭論時的不安,讓爭論繼續延續。雖然這看似簡單,但是效果非常好。
問題二:缺乏架構
會議最大的組織問題就是大家想把所有需要討論的議題全丟到一個會議中討論,就好像隨意添加各種佐料燉煮一道大雜燴一樣。為了不想多浪費時間,主席於 是決定就只開一個大型的員工會議,一週一次或是隔週一次,大伙兒一起關在會議室裏三、四個小時,把每件事都拿出來快速討論一下。
但是這麼做只是保證這個會議沒什麼用,也沒有人滿意罷了。為什麼?因為有些人希望會議內容充實一點、快一點。但是有另一些人覺得開會應該要多一點互 動、討論策略性的東西,有人則希望退一步、吸口氣、大家用心談談公司文化及人的議題。有人只想做出明確決策後就馬上執行。到底誰對呢?每個人都對,這就是 問題所在。
四種會議脫離開會苦海
事實上,公司應該為不同目的開不同類型的會議,讓各種會議都有它特定的功能,我建議每個公司可以採用我下面所提的架構,開四種基本的會。
會議一:每日報備會
每日報備會就是要團隊成員聚在一起,每天早上站著五分鐘,各自報告當天的活動。
目的是要讓大家可以清楚知道每天事情的輕重緩急如何化成實際行動加以執行,讓大家可以藉著這個簡短的會議,確保當天沒遺漏任何事,沒有人會不小心得罪其他人,同時也幫大家省掉很多時間,不用再寫一些沒必要的電子郵件來安排討論時間。
必然的考驗
要實行每日報備的最大困難,就是一開始要讓所有成員都照著做。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開這些會議時,地點、時間上要一致,更重要的是,即使只有兩個人進辦公室,也絕對不能取消會議。
會議二:每週戰略會
每個團隊都必須定期開一個會,專門用來討論一些最近的戰略議題。這樣的會議不管是每週開或是隔週開一次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都要參加,而且開會時要有規矩、方式要一致。
每週策略會每次大概開四十五分鐘到九十分鐘左右,視開會頻率而定,而且應該包含下面幾個要素:
輪流搶答
讓大家很快地輪流報告這一週所要處理的兩三件要事。這樣的輪流搶答很重要,因為它大致為整個會議設定了一個調性,讓每個與會者都可以掌握公司內部實際上發生了哪些事。
過程評估
每週戰略會的下一個要素就是要針對一些重要的資訊或評估標準做慣例性的報告,重點是要針對一些攸關公司營運成敗的指標做定期的評估,不需要每個指標都加以檢討,可能只要四到六個指標左右。
即時議題
和一般開會的方式不同,每週戰略會的議程不應該事先設好,而是在大家輪流搶答及例行報告後才開始討論。
這其實很合邏輯,因為議題的決定應該要根據大家目前真正在做什麼事,以及公司績效與實際目標比較後再決定,而不是光靠主席自己在會前四十八小時的猜測就定下來。所以主席應該有所謂的自律,控制自己在事前就擅自擬好議題的衝動,讓議題自然而然在會議中成型。
必然的考驗
開每週戰略時可能會碰到一些障礙,阻礙會議的順利進行。
其一就是有股衝動想事先擬好討論議題,這是不智之舉。因為我們希望開每週戰略會時,先沒有任何預設的立場。
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在輪流搶答時,很容易討論得太深入,讓其他人失去興趣。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要求大家在輪流搶答時一定要遵守六十秒的規定,真這麼做時,你會發現其實六十秒似乎比真正需要的時間多出許多,而且其中很多資訊是可以留著待會再討論的。
雖然前述兩項問題都需要好好注意,但是其實最常見的挑戰,還是大家在每週戰略會中討論長期策略性議題的衝動。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大家要守規矩, 有人提策略性問題,這是肯定無法避免的,但是主席必須把問題先挪開,先擱置在一個議題名單上,留待不同的會議再討論:例如每月策略會。
會議三:每月策略會
這是團隊開的會議中最有趣、在很多方面都最重要的會,而且也是最好玩的。每月策略會讓主管可以在不管期限及戰略因素的考量下,深入探討一、兩個既定的主題。每月策略會的長短視討論的主題而定,但是每個主題最好至少安排兩個小時,讓與會者覺得可以安心地做開放式對話及辯論。
定期開這樣的策略會,讓大家可以有機會適時解決每週戰略會中所提出的策略性議題。
這樣主管們在戰略會中遇到重要的策略性議題時,也能安心地把問題留著以後再談,因為他們知道事情終究會再拿出來討論。
有時候在每週戰略會提到的某個策略性或是重要議題,不能等到下一次的每月策略會再討論。主管們應該為了討論這個議題而另外召開一個機動式的策略會。
必然的考驗
安排每月策略會(或是臨時策略會)的最大考驗就是沒辦法排出足夠的時間。
另一個相關考驗就是,一次塞進太多討論議題,我們可以理解主管想要討論每件重要議題的衝動,但是這樣只會影響真正重要議題的辯論品質而已。要避免這 兩種問題,關鍵在於每件議題要安排足夠的時間。這表示如果這次有三個議題要解決,那麼討論所需要的時間就需要比討論一個議題的時間還要長,同樣的,如果這 表示大家可能需要挪出一整天,那就這樣辦吧。
另一個策略會的挑戰就是無法事先做研究及準備。要確保準備妥當的關鍵,就是讓與會者可以盡早知道每月策略會或是臨時策略會中所要討論的議題,當然主席也要負責監督與會者在開會前要做好準備。
會議四:每季場外檢討會
主管的場外會議向來被批評是浪費時間、盡聊些風花雪月,而大多數的情況也都剛好是如此。這實在很可惜,這種場外會議相對於組織內的其他各種會議,其實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該涵蓋的議題
成功的場外會議讓主管們有機會跳脫每天、每週甚至是每月忙碌的議題,讓他們能夠以更全面、長期的觀點來評估整個事業,效果好的場外檢討會可能涵蓋下面幾種討論議題:
全面性的策略評估
主管須重新評估策略方向、不是像許多人一樣天天做,而是一年三、四次左右,產業變化及新競爭威脅都需要有新的策略加以因應,如果只每年或每半年評估一次,是不夠即時的。
團隊評估
大家必須經常從團隊的觀點自我評估,找出不適合組織的趨勢及行為傾向,這種評估通常需要換個場景,讓主管們可以在比較私密的場合中彼此互動,並提醒自己對整個團隊的共同使命。
人員評估
每年主管應該跨部門討論三、四次有關組織內主要員工的情況,團隊內的每個主管都應該知道,他們的同事認為部門中哪些人是明日之星、哪些人表現欠佳。這樣可以提供主管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競爭狀況與產業評估
有關競爭者及產業的資訊會隨時間的經過慢慢地影響一個組織,主管如果可以退一步好好看清整個周遭的變化,就能發掘出一些片面資訊所無法傳達的趨勢變化。
必然的考驗
每季場外檢討會開不好的問題有很多種,每種問題單獨看來都不是那麼嚴重,合起來看卻足以影
響會議的效力,使會議以失敗收場。
其中一項挑戰就是,大家可能會過度規劃整個會議,把行程排滿了演說及冗長的資訊介紹。每季場外檢討會的目的,是讓大家反省及討論公司的狀況,而不是要這些主管聽演講、看白皮書的。
另外一個挑戰就是,大家很容易大費周章地安排行程,安排太多社交活動。還有一個問題是,為了增加會議的包容性,邀請外面的人參與會議,雖然這個想法看似不錯,但是有一個原因卻會讓整個會議因此失敗:因為這樣會改變團隊互動的氣氛。
即使只是多一位非團隊的員工參加這個會議,即使大家再喜歡他,或是他懂得再多,都會因此影響當初舉辦場外會的最重要目的:增加團隊精神。
所以對於公司的主事者以及內部的員工而言,改善會議的品質不僅可以改善公司的績效、也可以改善員工及我們自己的生活品質。(黃安妮、秦嘉彌摘要整理)
//
另外兩篇,就放連結在這,不引用囉~
直擊企業會議:掌握分秒,立下決策
創意會議如何聚焦執行?跨國會議又如何爭取效率?他們遵循什麼原則,讓會議開得順暢又有效?
如何開好業務會議?又要開會了,你準備好了嗎?
為了讓企劃、產品做的更出色,業務人員最常需要開會,彼此動腦討論;然而,根據調查指出,91%的人承認在開會的時候,多半都在做白日夢,有近四成的人真的睡著了。本來應該有聲有色的業務會議,竟然無聊到極點,到底哪裏出了錯?美國《行銷管理》雜誌(Sales & Marketing Management)建議要開好業務會議,在會議前後要謹守:「選定主題」、「參與感」、「互動」、「彼此讚美」、「保持活力」及「持續掌握會議後續進度」等六項小技巧,讓開會不再是一種負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