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安捷倫 「看清員工」有一套
天下雜誌網站: "安捷倫 「看清員工」有一套
作者:謝明玲 2007.06.20/ 第374期
員工平均年資七.六年、離職率在一○%以下, 安捷倫科技謹守「選才二關卡」,幫助他們跳脫選人的掙扎與盲點, 有效避免選才不當對公司金錢與形象的損傷。
苦惱的企業主管們或許都同意,也都了解:要選對人,關鍵在於工作能力之外,必須仔細考量應徵者的個性和價值觀,和公司及所應徵的職位是否合拍。
但是,卻很少主管能真正做好。
許多人先入為主;或者完全依照直覺行事;或者每個主管都依主觀意識評判,對應徵者的性格解釋天差地遠;或者因為用人孔急,應徵者的能力出眾,就馬上現買現用,忘了性格和價值觀也該列入考慮。
然而,一旦選才不當,從選人、試用、新人訓練等要付出的時間、金錢的直接成本,以及人員來去,對公司形象的損傷等,「選錯才的代價太高了,」安侯企業管理高階人才徵選服務協理劉緒綾說。
問題出在哪裡?
「每家公司的制度或許大同小異,最大的關鍵是夠不夠有執行力把每個步驟和流程確實執行,」劉緒綾觀察,嚴謹、確實的執行力,才是關鍵。
安捷倫是少數嚴格執行以「價值觀」為選人原則的公司。
二○○六年,台灣安捷倫獲得翰威特公司(Hewitt Associates)與《Cheers》共同舉辦的「台灣最佳企業雇主」第一名,他們員工平均年資是七.六年,離職率在一○%以下。
環環相扣的制度與文化,幫助他們跳脫選人的掙扎與盲點。
第一關 嚴謹的面談流程
安捷倫面談通常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由用人主管直接面談;第二階段是「聯合面談」(joint interview),請主管的主管和合作部門的主管一同面談,得到不同面向的觀察。
第一階段時,用人主管著重審核本職學能和工作能力;第二階段時,八成的重點則在運用結構式面談,環繞著特定價值觀,在事前就設計好使用怎樣的起承轉合和問題鋪陳,了解應徵者的價值觀。
「重點是要拿過去的經歷,用怎樣的例子證實應徵者所講的是心口一致的,」安捷倫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卓勝國說。
例如,卓勝國會從生活和之前的工作鋪陳問題,探知應徵者在面臨灰色地帶或重要抉擇時怎麼辦,了解員工對「誠信」的看法如何。
例如,因為面談常安排在上班時間,他常會問應徵者是怎麼來的。卓勝國說,之前曾有一位金融業的應徵者說自己因為三點半之後銀行就沒有什麼事,因此他就和同事說自己要出去一下,就出來應徵了。儘管後來他解釋是無心之疏忽,但後來安捷倫並沒有錄取這名員工。
在這之前,為了確保主管在面試前對「了解價值觀」是準備好的,安捷倫除了給每個主管一整天正式的面試課程外,也藉由一次次的實戰經驗養成主管看人的功力。
因為聯合面談的機會,不論資深資淺、不同部門的主管都有機會聚在一堂,分享面談觀察的心得。
安捷倫電子量測事業群副總經理郭彥良回憶自己初升任主管第一次面試時,資深主管就要他先發表意見,對他而言,就是一次管理的震撼教育;還有一次, 一位員工一年就離職,包括郭彥良,當時面試這位員工的四位主管官就決定到人資那裡,調出當時四人的筆記和討論紀錄,看看當時評斷「可錄取」的人著眼的是什 麼?說「不應錄用」的人最後又為何被說服了?
「理論架構只要學過管理都OK,但寶貴的是經驗,」郭彥良笑著說,要選對人,主管要多用功。
第二關 內部強化,文化塑造
而在面談前,則要確保主管觀察的重點和著重的價值都是一樣的。
這時長期文化的塑造就是關鍵。
安捷倫的員工進來後,要在九十天內完成員工訓練,其中包括一次對主管和相關人士的上台報告,除了實地演練專業(如業務人員可能就是模擬對客戶介紹儀器)外,還要介紹公司的組織歷史文化和核心價值;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做績效評估時,價值觀也是重要考量。每年一次的績效評估有一○%到二○%決定於這位員工是否在達成工作成果時,彰顯了安捷倫的核心價值。
在這之前,安捷倫的主管被要求每三個月至少必須與員工深談一次,了解工作達成的狀況,還有工作的達成與公司價值觀是否相符。
最後,公司的每個制度和設計,還有主管的行事、下決定的依據都依照價值觀而行,「言教」、「身教」不斷加乘,自然能不斷強化公司核心價值。
例如,安捷倫的請假制度採的是被動制:當員工申請休假,電腦會自動傳一份通知給主管,如果主管沒有回覆「No」,那麼就是同意。卓勝國解釋說,制 度的意思是主管信任員工說請病假就是生病,也信任員工會把該做的做好;而員工也尊重主管,說請假就是請假,不會說謊或做不該做的事情。制度中「信任」與 「尊重」的價值是自然而然被彰顯出來的。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benQ 李焜耀的失敗學
但是,李焜耀一方面期待內化西門子內部的優秀人才,一方面又對西門子遠不如預期的表現感到失望,陷入天人交戰,錯過併購半年內進行大幅改革的黃金時期。
「管理團隊應該一開始就整批換掉,像GE就是,」李焜耀說,「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當初too nice(太善良),不應該抱有這種幻想。」
處理多起國際購併案的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黃日燦也分析,假如明基能在管理上大幅度伸手進德國子公司,說不定這難關可以撐過去,「但是碰巧明基是尊重當地文化、尊重當地人。可惜本來有三到六個月的黃金期,應該要給震撼教育!」
詹仁雄:沒有退路,能量更大
大部份人認識詹仁雄的方式,不外乎是鬼才製作人、漫畫家、品味男子。然而有一個角度是大家經常忽略的,那是職場上的詹仁雄。10多年前的起點,是小助理詹仁雄,現在是數位製作事業公司副總經理詹仁雄。
2006年5月 Cheers雜誌
文─盧智芳‧王曉晴 特約攝影─黃大川
詹仁雄:沒有退路,能量更大。看起來好像沒正式當過上班族,但是詹仁雄對職場有他自己非常獨到的觀察。
隔了近10年,他最近就同一主題創作的四格漫畫續集《非常辦公室2》,一樣是精準又犀利地描繪出辦公室裡形形色色的百態。
這種可以穿越"partition"(辦公室隔板)的眼光,或許是源於詹仁雄一路的歷練。實踐家專畢業後,他不想去那些看起來「遜遜」的公司,才進入電視圈。起初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最少最少可以認識一些人,對以後開店有幫助,」他笑著說。
結果,起薪只有2萬3千元,另外扣稅,工作時間長又要隨傳隨到,這些還不是最痛苦的,對他而言最大的委屈,是每天工作內容很瑣碎,要搬東西、買檳榔、服侍藝人跟製作人。每次開同學會,詹仁雄都覺得自己的工作真是「不夠高雅」。
其實詹仁雄從小就以反應快、夠聰明著稱,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很臭屁」,但是太機靈的另外一面,就是對事情理解很快,卻不夠深刻。
等到他出社會,因為老爸再也拿不出供他出國留學的學費,反而令詹仁雄覺得沒有退路,「要靜下來做一些事,而且一步一步做完。」儘管第1年,他每天起床都只有2個念頭,「一是我不幹了,一是拿把刀子去殺了製作人」,他還是撐過來了。
「耐操」加上他善於掌握社會脈動,轉化新點子的能力,詹仁雄很快地在電視圈中崛起,成為當紅製作人。
回頭去看,他反而很珍惜這段過程,不僅磨練了性情,也為往後的做事態度打下基礎。
詹仁雄做紅了很多節目,不過照他自己的說法,失敗的節目更多。這幾年,他走過失敗,角色也從單純的創意人走向更多經營管理。
接受《Cheers》雜誌專訪時,詹仁雄談到年輕時不為人知的過程、對現階段人生與成就的定義,還有從5年級主管的角度對職場新生代的看法,言談中盡展「鬼才」的幽默、深刻,又令人不時會心一笑。
***********************************************************
想像與現實果然有差距。我畢業於實踐家專(現為實踐大學)平面設計科,原本以為我的樣子很機靈,作品也不差,應該很容易找工作。現實是,我投履歷到很多家公司,結果回覆的都是遜遜、面積不超過8坪大的小公司。
天生樂觀的我回想起學生時代,曾做過舞台劇,加上姊姊鼓勵,我轉向投履歷到傳播製作公司,很快就被錄取,從此跨進傳播界,轉眼10多年。
起初我進傳播圈沒有太多想法,只單純想做做看,心裡盤算,若做1、2年還無發展,至少認識多點名人,或許對我以後回家開店會有幫助。
一念之間,我轉進傳播界,和所有「學非所用」的社會新鮮人一樣,我也曾憂慮,做節目不是我拿手的,我行嗎?
起步與同學有落差,卻跳更高
但擔憂專業能力以前,我首先要面對與同學間的職務落差。那時進傳播界的起薪是2萬3千元,跟其他行業比,不算太低。但從節目助理做起,每天工作包括送快遞、買便當、買檳榔、侍奉大牌製作人與明星,就像雜役一般。
而我大部份同學進廣告公司,每天在辦公桌前做平面設計,工作內涵比我「高雅」許多,尤其工作前幾年辦同學會,常會明顯感覺彼此的職務落差。
克服這項障礙需要時間,而培養專業更需要經驗累積。我真正開始做節目才發覺,傳播行業不一定要畢業於傳播相關科系的人來做。既然過去所學是平面設 計,我把電視螢幕想成一張A4紙,做節目像在做這張紙的layout(視覺呈現),思考重點是要用什麼字體、logo(商標)怎麼擺、電腦動畫如何呈 現……,當中觀眾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一隻烏鴉飛過螢幕。那時沒有人想過電視節目能做CI(識別系統),我先做了,結果改變往後的電視節目製作。
沒有退路了
我做電視節目爆發的能量,主要來自我沒有退路,當人沒有退路可走,眼前的工作能量就會更大。
如同當兵前的我很臭屁,總認為自己有小聰明。直到退伍出社會後,父親無法再資助我出國讀書,我才發現我沒有退路了,我必須很認真、按部就班去做一件事,即使這件事很愚蠢,我都必須把它做好,這樣的覺悟也奠定我往後的工作掌控與定性。
從此我認真專注於工作,即使星期天晚上8點、農曆大年初一被找回公司,或製作人百般挑剔,我都盡力配合主管要求,不挑工作,不分職務大小,不卑不亢又「耐操」。
其實個性不愛守規矩的我,很難適應這種不曉得何時下班、哪天放假的工作型態。工作第1年,我經常起床只有2個念頭:「一是我不幹了,一是拿把刀子去殺了製作人」。
但我撐過去了。事後回想那段受牽制的助理生涯,最大的收穫是,幫我養成按部就班的工作態度。我不再只耍小聰明,想用最快的速度把事情搞好,反倒深切領悟,再聰明的人都必須先把自己歸零,按部就班完成每項步驟,才能將工作做到最好。
現在我很感激那位極盡磨練我的資深製作人(指資深電視製作人侯之燕),她曾開玩笑要我養她或娶她,我回應她:「養你沒問題,但娶你絕對辦不到。」從這樣的對話,可察覺我們的關係很好,年輕人要能正面思考,懂得學習,成功就會來。
學習面對失敗,成功作用力更強
若想成功,還要學會面對失敗。例如製作人要先面對低收視率、節目被停等窘狀,才能從低谷彈得更高。大部份成功都來自失敗,比起我做紅的節目,失敗的節目更多,世上沒有永遠不敗的人,重要的是能否學會面對失敗,再求取成功。
《我猜我猜我猜猜》是讓我嶄露頭角的電視節目,現在它很紅,但它也曾面臨過低收視率。《我猜》早期像《兩代電力公司》,主軸為探討兩代溝通問題,節目起初頗受好評,做了10集後,趣味漸漸消失,甚至有廣告商直接挑明跟我說:「你們的節目很難看。」
這是我第1次認真面對失敗。當時我耐住性子問那位廣告商:「那你覺得什麼節目好看?」雖然他的建議未必完全正確,但他卻真實告訴我,一位廣告商或觀 眾的心態。就這樣我腦子裡有了新想法,我想做一個24到40歲婦女想看的節目,這不是我平常看的,而是我母親、阿姨想看的。那時第四台全是瘦身廣告,常會 引起某種女性關注,藉由這項靈感,我做了「人不可貌相」單元。然後找那時還不是天王的吳宗憲當主持人,結果收視率變成2倍,讓我第1次用自省功夫得到成 功。
成就來自獲得尊重
擁有成功是否就能獲得成就?工作人初入職場,對「成就」的要求很簡單,只求名與利。不過當工作人成熟到某種階段,成就便來自得到尊重。
當我處在追求名利的階段時,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某位資深、具有權力的製作人說:「製作人沒有地位,賺的錢太少了。」那時我不明白這句話,後來我成熟到某種程度才發現,這位製作人口中的沒有地位,指的是他自己,因為他做節目只為「賺錢」,當然得不到社會地位與尊重。
不同的是,知名資深製作人王偉忠每推出新電視節目,總能獲得中產階級迴響。因為他愛做節目,他做節目有理想,賺錢不是他的第一目標,讓他獲得了地位與尊重。
成就也來自於我能勇敢大聲告訴大家我做哪個節目。台灣100多個頻道有上百個節目,當中很多製作人不敢理直氣壯告訴大眾,他做哪個節目,同樣也無法得到尊重。
漸漸成為公眾人物後,面對媒體的追逐與捕風捉影,我只想說:我不是曠世奇才,我很多成就都是努力得來的。如同電影《春心蕩漾》最後結尾,男主角跟女 主角說:「我知道我不是那麼好,但我會努力成為你希望的那個男人,也許我會犯錯,請你給我機會。」若能以同樣心態面對工作,「成功」就會自動報到。
艾科卡談領導的九個C─汽車界傳奇人物回來了
書中最實用之處,是提出了評估領導人的九C 原則。
「我曾經投票給十二個總統,跟其中的九個總統都有交情;我還認識三任教宗,結交幾十個大企業CEO,對於這些人我都有所觀察,所以歸納出打造領導者的九個C特質,」他自信地列出了獨門的九C配方:
一、好奇心(curiosity)
領導人必須傾聽部屬與親信以外的聲音;因為世界太大、太複雜,他必須大量閱讀,吸收資訊。
布希曾經誇口自己從不看報紙,「我只瀏覽標題,」他說。是我聽錯了嗎?湯瑪士.傑佛遜總統曾說,「如果要讓我決定,究竟是要一個沒有報紙的政府,還是一堆沒有政府的報紙,我會毫不遲疑選擇後者。」
如果領導人不走出自己的小圈圈,多聽聽不同想法,他會變得食古不化。缺乏傾聽能力,就是一種傲慢。
我遇到過最有好奇心的領導人,就是飛雅特集團前掌門阿涅利(Gianni Agnelli)、《華盛頓郵報》的葛蘭姆女士,以及CNN的賴瑞金這三人,他們永遠問個不停,永遠在學習,想要知道更多。
二、創意、嘗新(creativity)
領導人必須勇於嘗試不同的做法,因為領導就是管理變革──不論國家或企業都一樣。環境不斷變化,你也要有創意地因應。
三、溝通力(communicate)
溝通不是光講一兩句漂亮話,而是要面對現實,說出真相。布希政府似乎再也沒有人懂得如何實話實說,總是不斷粉飾太平。真正的溝通,必須要從說實話開始,即使痛苦也要坦白告知。
四、品格(character)
品格指的是能夠明辨是非,並且有膽量去做正確的事。林肯總統說過,「如果你要測試一個人的品格,就給他權力。」布希總統擁有很大的權力,權力讓他願意在國際舞台大膽作為,但他卻對這些作為帶來的悲慘後果,無動於衷。
一個有品格的人,不會讓任何一個軍人為了錯誤政策而陣亡。
五、勇氣(courage)
勇氣不是大搖大擺,更不是大放狠話。真正的勇氣,是承諾你會坐下來,跟大家一起參與談判。
對政治人物來說,勇氣是指即使明知自己將因此而流失選票,也要表明立場。
對底特律大車廠們來說,勇氣是做出困難的決策。凡是陷入困境的企業都應該採取「簡化」策略,底特律必須出售或拋棄一部份品牌,重新聚焦。同時,美國車廠應該停止依賴運動休旅車,多生產小型車。
六、使命、信念(conviction)
使命是你肚子裡的一把火,這是一種熱情,一種想要達成目標的渴望。二○○六年,美國國會總共只開了九十七天的會,比一九四八年創下的最低紀錄還少十一天。當年的杜魯門總統還因此送上了「不做事國會」(do-nothing Congress)的封號。這種上班法,一般人早就被炒魷魚,國會議員們竟然還想出了辦法,為自己加薪。無論怎麼看,這都談不上領導。
七、魅力(charisma)
魅力不是花俏、作秀,而是讓人願意追隨你的能力、是激勵鼓舞的能力。人們追隨領導人,是因為信任他,這才是我對魅力的定義。
布希總統也許是參加烤肉派對的最佳伙伴,但是在攸關地球未來命運的各國高峰會上,他看起來真的不怎麼像個總統。
八、能力(competence)
領導人必須有能力,這點再明白不過,不是嗎?你必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你身邊的人也要曉得他們在幹什麼。
九、常識(common sense)
沒有常識,絕對當不成領導人。當年我剛進汽車這一行,帶我的主管名叫畢虔,他常跟我說,「記住,想要出人頭地,就要靠你的推理能力和常識。你要是連馬糞和香草冰淇淋都分不清,那你也甭想成功了。」
(oh my: 引用「過度急於避免所有風險,就是接受平庸和放棄領導權」——出自前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哈洛夏普羅,...要有點個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