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

台资服务业败走大陆 台商为何未能笑最后

台资服务业败走大陆 台商为何未能笑最后?

2007年08月22日            华夏经纬网

  十余年前包揽大陆服务业的台资何以优势渐失

  文/本刊记者 王琦

  中午时分,几个公司白领走出办公大厦吃午饭。走到经常去的永和大王餐厅前,有个女孩子提出了异议:“总吃这个都烦了,不如去试试旁边新开的‘真功夫 ’”。“人多去吃匹萨也行。”一位穿白衬衣的先生建议。一伙人商量过后离开了这家做豆浆油条生意的餐厅的门口,只剩下永和大王开门服务员的笑脸,在阳光 下,看起来很尴尬。

  永和大王的创始人林猷澳不必直面这种尴尬。2004年,林猷澳将永和大王85%的股权作价2250万美元转手菲律宾快餐大王快乐蜂;今年6月,永和大 王剩余的15%股权也被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悉数让给快乐蜂。据永和大王高层透露,林猷澳已经很久没有在公司出现。“或许在台中的某个小镇享受生活,或许 在美国考虑下一轮创业计划,谁知道?”林猷澳如果也在微笑,应该是惬意的。

  即便在台湾既已跻身大企业之列,在台湾的经营经验能否在大陆得到施展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在台湾所向无敌的灿坤电器在大陆始终被本土同行国美、苏宁等打 压得无法抬头遑论盈利。最终不得不把在大陆的30余家店面转售给永乐电器。“灿坤沿用在台湾的经验,自建店面,投入大回收周期长,与租用店铺的国美等国内 家电零售企业根本无法竞争。”一位家电零售业内人士分析。

  同样在零售连锁行业,乐购、好又多陆续被东家出售给Tesco和沃尔玛。根据中国商务部的零售业排行数据,好又多从2004年以来,业绩走下坡路的趋 势已经非常明显:2005年的增长只有10%,2006年增长6%。“销售增长停滞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几乎就是致命的。”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陈乐华说。这 样,在竞争激烈的大卖场,台湾企业似乎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永和大王等在大陆的发展历史,几乎就是台湾服务企业在大陆发展的缩影:在大陆服务业刚刚起步的时代进入这个一片空白需求旺盛的市场,以本土的创意型产 品抢到先机,用优质服务、标准管理拥有行业内一时难以企及的优势,通过加盟特许迅速扩大规模;之后,面对迅速成长起来的国内竞争对手和接踵而至的海外大鳄 同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遇到发展瓶颈后很难突破;奋力挣扎向上者有之,不过更多的还是选择了获利离场,更惨的甚至是黯然出局。在餐饮、超市、家电销售 等各个服务行业,这种例子都不难发现。

  为什么大陆服务市场的最先进入者、一度遥遥领先的不少台湾企业未能笑到最后呢?

  曾经的盛景

  在象王洗衣董事长黄进能的回忆中,刚进入1998年的上海洗衣市场的象王,就像格列佛进入了小人国。100多平米宽敞明亮的店面、清晨店员排队做操唱 歌、洗衣店在整座城市打广告,这些在台湾洗衣行业很普通的事情到了上海,每每都变成了噱头。很显然,相对那些狭小、肮脏的夫妻洗衣店,象王一眼看上去就非 常值得信赖。象王在上海开店的第三个月就实现了“水营平衡”(即大陆常说的收支平衡),开始盈利。

  “我让他请我喝珍珠奶茶,但是他居然请我到5元一杯的店里面去喝,我当场就跟他分手了。”一个苏州女孩子操着一口吴侬细语对女友说道。您没猜错,这样 的抱怨发生在10年前,现在满大街的台湾珍珠奶茶当时被品质生活男女(彼时尚未有“小资”一词)列为必备,而且,只有到仙踪林、圆缘园这样的正宗台湾茶坊 去享用才够有品位。

  还有很多:“巴黎”婚纱,“美式”大卖场,“日式”咖啡,“西餐咖啡”餐厅,台湾人带来的新概念产品给尚处于刀耕火种时期的大陆服务业市场带来的冲击 力,可想而知。对消费者来说,比这些概念更具有吸引力的还有店面的装潢、热情周到的服务,尚未起步的本土服务业固然是不堪匹敌,同文同种的优势又足以在短 时期内比欧美、日韩等更高水准的外资服务业更贴心。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台资服务业发展势头如烈火烹油。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2004年,台湾服务企业形成进入大陆市场的高潮。据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 会”2007年6月的统计数据,目前台湾在大陆连锁经营服务业涵盖250个以上的品牌。在发展速度最快的2003年,仅台资加盟连锁销售收入就超过244 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高达129%。2005年在大陆发展的台资服务业连锁总部共1124家,较2004年的859家大幅增长30.85%;总店数达7万 多家,比2004年增长16%,超过美国与日本连锁品牌在大陆的店数总和。

  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理事长、台湾连锁业加盟产业商务中心董事长王国安告诉《中国企业家》:近年来大陆热门加盟品牌中约七成来自台湾。这些已经在大陆 市场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品牌,无疑给更多台湾连锁业者提供了“示范”。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2006年12月的调查统计显示,有15%的台湾连锁品牌有意 愿于2007年来大陆投资。

  但是,等待这些尚未进入大陆市场的台湾服务业的,也许会是迥然不同的命运。

  “机会财”时代终结

  2002年7月,记者去上海采访一家企业,采访地点约在公司楼下的圆缘园茶坊。2007年7月,记者去上海采访这家企业的时候,采访地点被安排到了圆 缘园对面的星巴克。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稍加留心,您就会发现,公司楼下的仙踪林总是黑漆漆没有人气,家门口的元祖食品已经变成了好利来,曾经一直期待的维 纳斯婚纱消失不见,好又多超市变成美国的沃尔玛了。

  不可否认,仍旧有大量的台资服务业在各自的领域内力争上游,但是让人叹息的是,也有大量的台湾服务企业正逐渐失去自己在业内的优势和地位,甚至在逐步退出大陆市场。

  “盖总,台湾还有什么新概念的产品在上海是吃不到见不到的,拜托您也拿到圆缘园来卖一卖好不好?!”2001年,圆缘园总经理盖玉东经常听到加盟店店主类似的请求。但是他束手无策:“台湾用过的概念现在大陆都用过了,我也没有什么新招数了。”

  不知是否巧合,2001年,也正是星巴克开始在上海打开市场的一年。欧美服务文化的大举登陆,给了台湾服务企业前所未有的压力。毕竟,没有一家台湾服务企业能够有麦当劳那样的实力去做产品的研发和管理的提升。

  与此同时,“善于模仿”的大陆同行也在亦步亦趋地学习台湾企业的产品、服务和门店装修,毕竟,抄袭泡沫红茶店比模仿麦当劳要简单得多。“整个经营机制 的管理加盟商采用中央式管理系统,让加盟业主自己成立一套操作系统。所以我们每开一家加盟店就培养一个竞争对手。”曾经参与上岛咖啡、迪欧咖啡和莆田餐饮 的林育田告诉记者,“几乎所有上岛的加盟业主后来自己都会创造自己的品牌。”后起之秀星岛咖啡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相比之下,星巴克、肯德基甚至大陆的真 功夫等走的都是直营路线。

  林育田认为,大陆企业的创新、求变能力远远胜过台资企业。林育田曾经想进入酒吧行业。但是在看了大陆人开的“Baby face”之后,林育田放弃了这个念头。“毕竟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只是表象上的,在产品、装潢、运营方式上,很明显,我无法比‘Baby face’更贴近上海人的需求。台商有台商的‘成功包袱’。”

  2007年才姗姗而至的《商业特许经营条例》或许来得晚了一些,但是在此之后,外资在服务行业的竞争将随着这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而加剧已经是业界的共识。“服务业没有太高的门槛,如果没有持续创新不断改良,任何优势都会很快丧失。”台湾资深传媒人士张毅君说。

  圆缘园们并非不注重创新,从最初热卖的珍珠奶茶概念,到后来增加简餐,再到后来的休闲餐厅、时尚餐厅,从单店经营到建立中央厨房,从调味包到二次加工 菜品再到增加外卖,一直不断求变的盖玉东还是在2003年感觉圆缘园在上海走到了尽头。新的思路出现了:既然公司可以在上海市场未发达之前进入,赚到这笔 新鲜钱,为什么不能去尚处于十年前、五年前的上海发展阶段的城市,复制在上海的成功呢?

  圆缘园开始了在西北、东北、西南的扩张,济南、沈阳、咸阳的经营状况,都验证了盖玉东的预测。沈阳圆缘园的客单价(一个客人的平均消费)平均在35元左右,远远超过上海的25元的水平。相对于上海已经停滞的门店增长,武汉接二连三的开店也会让盖玉东喜上眉梢。

  但是,并不是“招式耍尽”的台资服务业都能够展开圆缘园一样的蝗虫式迁移,黯然离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海等大城市悲情上演。台湾连锁业加盟产业商务中心 董事长王国安创立的吉的堡美语学校在经营三年之后资金耗尽不得不转手他人,而很少搞加盟的新东方、华尔街英语、环球雅思等国内教育机构却在蓬勃发展。

  “他们在台湾就是这样做生意的:找到个好卖的概念做起来,扩大加盟连锁规模,赚两三年的钱之后,这个概念卖不动了,就再找一个新概念重新来过。”上岛 咖啡的创始人之一林育田认为台企在大陆服务业优势的丧失“非常正常”,在餐饮尤其是中低档餐饮的范畴内,大多数企业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随着大陆服务市 场的成熟,台企发‘机会财’、‘概念财’的时代永远地过去了。”

  小富即安?

  试想,大陆有一家10年左右历史的公司,发展规模在中资范围内达到第一,企业创始人和同行对它的期待会是什么?做大做强、与外资抗衡、上市、百年老店……而如果这是一家在大陆发展的台湾企业,这些期待就显得太不务实了。

  “应该卖啊!”“卖得很划算啊!”“卖的时机很好啊!”“要我也会卖啊!”《中国企业家》在对近10家台湾服务型企业董事长采访时,询问他们对永和大王股权转让的评价,众口一词,没有任何人对创始人感到遗憾、可惜。

  “这就是典型的小岛经济培育出来的‘小富即安’心态。”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这样评价。

  众所周知,林猷澳创立的永和大王,在店名、装潢上都有过多次变更。永和大王最初的商标永和豆浆,在台湾由林柄生创立,后来经过多次官司争执,以永和大王选择现在的品牌和装潢告终。品牌的法律问题仅仅是永和大王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小问题。

  1995年以5万美元创业的永和大王,在李嘉诚旗下香港加怡风险基金、荷兰霸菱亚洲私人证券投资基金的两轮投资之后,结束了长达4年累积8000万元 的持续亏损,在2002年门店突破50家之后,翻红盈利。2006年,永和大王门店数量达到87家,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已经显现。

  不料,曾经在2003年预言永和大王将在2005年上市的林猷澳,却在2004年将公司股权转让给了菲律宾快餐大王快乐蜂。永和大王正面拒绝了《中国 企业家》的采访,几位熟悉林猷澳的台企董事长对记者做出了相同的分析:现在获利了结(相当于大陆所说的获利离场),对于林猷澳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做餐饮无非两条出路,有特色或者够规模。豆浆油条谈不上什么特色,100家店的品牌、技术、管理系统都无法去叫板1000家店的麦当劳、肯德基,永和大王身处中低档餐饮的竞争红海,再做下去,会非常辛苦。”台湾王品集团总经理曹原彰这样分析。

  “永和大王的运营模式决定一个地方就要建一个工厂,成本非常高,进入城市越多利润反而越少。要达到更大的规模才会改变这种现象,但是不停扩大规模,资 金风险就会显现。”真锅咖啡总经理张振德认为,“永和大王如果少进入城市,在已经进入的城市精耕细作,可能可以避免这样的困难,但是现在这样说为时已 晚。”

  一位和林猷澳关系紧密的台企老板的评论更加一针见血:“林猷澳在逐步退出永和大王的过程中,又尝试过经营台式火锅连锁等项目。一直把永和大王做下去太 辛苦了,不如获利了结重新开始,反正大陆还有很多机会。这也是好多台商的选择。”在永和大王套现离场的同期,在台湾、大陆都鼎鼎有名的龙凤食品,也选择了 将股权悉数出售。

  这种短视的经营心态并不仅仅表现在永和大王一家公司身上,在餐饮行业,这种例子俯拾皆是。创立了“咖啡加西餐”概念的上岛咖啡,在创立之初,为了迅速 做大规模,7位创始人划省而治,各有区域各有标准,使得上岛这个品牌在现在虽然规模超过200家,却群龙无首毫无规模效益可言。现在上岛咖啡的几位创始人 都纷纷创立自己的品牌,迪欧咖啡、莆田餐饮的规模已经逐步追上了上岛咖啡。

  当然,在行业内占据和保持了领先地位的台商,仍旧有梦想的机会。营业额业已达到3亿元、连续10年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的象王洗衣梦想自己能够成为 上市公司。其董事长黄进能告诉《中国企业家》:“大陆的市场太大,机会太多,我想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总应该有机会做出一个上市公司。”

  中小企业的宿命?

  将时间的范围拉长,看一个企业家群落由盛转衰是让人唏嘘的。但是,就在同样的时间维度上,本土服务企业和外资品牌迅速兴起,中国刚刚释放出来的跳跃增 长的服务消费市场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机会,海外的资本也密切关注和消费、服务、连锁有关的概念,曾经占据优势的台商为何没有能把握住这些机会呢?

  房租!房租!房租!真锅咖啡总经理张振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痛心地提到上海快速上涨的租金,合同到期后续约动辄2-3倍的房租涨幅让他心理上和经济 上都无法接受。且不论公司规模的扩大,进一步经营都已经受到了资金的威胁。“房租的上涨,使得那些客单价在50元以内的公司不得不退出主流商圈,或者是搬 家到二楼三楼。”王国安告诉记者。

  “很多海外基金都在看台湾服务尤其是连锁企业,但是资金进入的速度太慢了。”台湾连锁业加盟产业商务中心董事长王国安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一位在大陆发 展多年的台商告诉记者,台湾大多数服务企业即便如真锅咖啡等规模较大的企业,算起来都是中小企业,资本、人力资源都相对弱小。且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家族企 业,在公司治理、财务规范上,有很多打“擦边球”和不规范的地方。这都让海外基金疑虑重重。“真锅光是为了适应海外基金的需要重新调整财务制度,就已经花 了2年多的时间。”

  资金实力的匮乏和吸引资本能力的缺失,还仅仅是这些台湾服务行业在大陆发展渐行渐缓的原因之一。台湾方圆一小时飞机路程的区域,也决定了这些台商的大区域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薄弱。

  “我可不敢去北京了,吓死了。”在上海如鱼得水的元祖食品在北京的店铺惨遭滑铁卢,监守自盗里应外合的北京总经理制造了围攻事件,元祖董事长张秀琬自 认倒霉,北京、东北区域店铺关张大吉,2000多万的亏损对于一家经营蛋糕甜品的企业来说并非一个小数字。类似的,1999年圆缘园在成都成立的分店也因 为法律纠纷不得不关闭。

  但是,无论如何,元祖们的扩张失败还没有影响到本部的经营。婚纱摄影行业的台湾企业维纳斯在遭遇上海以外地区加盟店管理失控后,官司频频,品牌遭遇严重损失,现在维纳斯老板李峻卿已经常年身居台湾,对大陆业务乏心经营。

  “现在来看,台湾服务企业的两极分化已经开始,有些曾经掌握优势的企业在落后出局,也有一些企业会不断调整战略改善管理,活下来做大做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理事、苏州迪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晓兰说。

  由上岛咖啡创始人创立的迪欧咖啡,现在的工作重点在于建立客户忠诚度。台湾餐饮巨头王品集团,希望在大陆通过原有的SOC系统、206学分计划,规范 每个服务员的服务。宝岛眼镜用IT技术克服了连锁店的管理难题,如今不但把集团总部迁到上海,而且已在内地开出了400多家分店。曾经掌握了大陆服务业优 势的企业还在不断尝试如何创造自己的新优势,虽然,这样的工作会越来越难。“大是一种选择,小而美、不可替代不易复制,也是台湾服务企业的另外一种选 择。”台湾资深传媒人士张毅君说。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Hon Hai, Foxconn-The Forbidden City of Terry Gou

The Forbidden City of Terry Gou
His complex in China turns out iPhones and PCs, powering the biggest exporter you've never heard of
By JASON DEAN
August 11, 2007; Page A1

Shenzhen, China

Past a guarded gate on the outskirts of this city sit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factories. In dozens of squat buildings, it churns out gadgets bearing technology's household names -- Apple Inc.'s iPods and iPhones, Hewlett-Packard Co.'s personal computers, Motorola Inc. mobile phones and Nintendo Co. Wii videogame consoles.

Few people outside of the industry know of the plant's owner: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With a work force of some 270,000 -- about as big as the population of Newark, N.J. -- the factory is a bustling testament to the ambition of Hon Hai's founder, Terry Gou. In an era when manufacturing has been defined by outsourcing, no one has done more to shift global electronics production to China. Little noticed by the wider world, Mr. Gou has turned his company into China's biggest exporter and the world's biggest contract manufacturer of electronics.

Hon Hai's revenue has grown more than 50% a year in the past decade to $40.6 billion last year. It is expected to add $14 billion in revenue this year. That is roughly the equivalent of Motorola's adding, within a year, the sales of CBS Corp.

Throughout his company's rise, the 56-year-old native of Taiwan has maintained a low profile. Publicity, he says, risks helping competitors and alienating customers. "I hate that I [have] become famous," Mr. Gou said in a recent three-hour interview at Hon Hai's Taiwan headquarters. It was Mr. Gou's first interview with Western media since 2002, following more than five years of requests b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We are so big we cannot hide anymore."

Hon Hai, and its massive Shenzhen plant, provides a window into the sometimes-secretive world of manufacturing in China. Confidentiality is a selling point for contract manufacturers, whose customers count on them to shield their products and plans from outsiders. Secrecy has also been a central issue in China's recent tainted-product scandal, with the often-quiet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companies and their suppliers complicating regulators' hunt for the source of defective goods. Recently, citing ongoing investigations, Mattel Inc. took nearly a week to identify its Chinese provider of toys believed to contain lead paint.

Hon Hai hasn't been involved in such scandals, and analysts and industry insiders say Mr. Gou has combined discretion with a solid record of quality control and competitive pricing to build a booming empire. The $43 billion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Hon Hai -- a public company listed in Taiwan, which uses the trade name Foxconn -- is equal to that of its 10 biggest global rivals combined. Mr. Gou and Hon Hai control additional affiliates that report revenue separately. Mr. Gou is currently worth about $10 billion, a Hon Hai spokesman says.

[Image]

The company guards its customers' identities, although some of them are named in its Chinese-language filings to securities regulators. Hon Hai and its affiliates make products not only for Apple, Nintendo, H-P and Motorola, but also cellphones and parts for Nokia Corp., PlayStation 2 sets for Sony Corp. and computer parts for Dell Inc. Those companies did not disput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nufacturer. Hon Hai is also currently the exclusive supplier of Apple's iPhones and one of the few makers of iPods, Taiwan-based analysts say. Apple acknowledged that Hon Hai is a supplier but declined to comment further.

At the center of Mr. Gou's empire is his walled Shenzhen facility, the Longhua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 which covers about a square mile. Aside from customers, few outsiders set foot inside. A reporter visiting Longhua was barred from viewing protected areas or taking photographs of more than a few scenes.

In addition to its dozens of assembly lines and dormitories, Longhua has a fire brigade, hospital and employee swimming pool, where Mr. Gou does early morning laps when he is there. Restaurants, banks, a grocery store and an Internet cafe line the company town's main drag. More than 500 monitors around the campus show exercise programs, worker-safety videos and company news produced by the in-house television network, Foxconn TV. Even the plant's manhole covers are stamped "Foxconn."

James Lee, a heavy-smoking former banker whom Mr. Gou tapped to run the plant in 1998, is Longhua's de facto mayor. Mr. Lee frets about how to provide more than 150,000 lunches every day in the 10 cavernous employee canteens (that's about 10.6 metric tons of dry rice per meal, at one bowl each). He oversees landscaping, uniform buying, dormitory building and hiring as many as 3,000 new workers a day during peak periods. His administration employs more than 1,000 security guards to keep order and prevent unauthorized visitors from sensitive areas. Administrators also battle what he calls new employees' tendency to litter.

GADGET MAKER
Some major customers/products of Hon Hai & its affiliates:
CUSTOMER PRODUCTS
Apple iPhone, some iPod models
Dell Desktop PCs/parts
Hewlett-Packard Desktop PCs/parts
Nokia Cellphones/parts
Motorola Cellphones/parts
Sony PlayStation2 videogame console, PSP handheld game unit
Nintendo Wii videogame console DS game unit
Source: WSJ research

"I have to resolve every single small problem on this campus, with the exception of production," he says over a "Foxconn Coffee" at a company restaurant. He jokes: "Would you want this job?"

Now the plant's space is running out. "We never thought we would expand so fast," says Mr. Lee.

The founder's personality permeates the site and company. A charismatic man who inspires intense loyalty among his lieutenants, Mr. Gou runs Hon Hai with the power of a warlord. On his right wrist he wears a beaded bracelet he got from a temple dedicated to Genghis Khan, the 13th-century Mongolian conqueror whom he calls a personal hero.

"I always tell employees: The group's benefi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your personal benefit," Mr. Gou says.

Mr. Gou has combined a competitive drive with a business model that lets the company build much of its products in-house, saving money on parts. His zeal for cost-cutting prompted a fellow executive to quip several years ago that Mr. Gou is "worth about $2 billion in nickels and dimes."

Longhua's workers tend assembly lines, in shifts, around the clock. They earn wages that seem meager by developed-world standards but are enough to keep new recruits streaming through its gates. The most basic assembly-line jobs pay about 60 cents an hour -- the legal minimum -- although workers can earn higher wages for overtime. Meals are subsidized. Most workers live rent-free in company dormitories inside the walls or off campus.

Last year, a British tabloid alleged poor treatment of Longhua's workers, specifically those who make Apple's iPods there. (At the time, Apple reported that nearly one-seventh of Longhua's workers made Apple products.) The British account was followed by criticism of the company in the Chinese press.

Apple sent a team to investigate, and found a handful of violations of its Supplier Code of Conduct, including over-crowding at three off-site dorms, according to a report the company issued last August. Apple, which asks suppliers to limit workers to 60 hours of labor a week except in emergencies, estimated that one-third of Longhua's workers exceeded the limit. It did not find evidence of forced overtime. Overall, Apple found Hon Hai to be in compliance with its guidelines "in the majority of areas," it said in the report. Apple declined to comment further.

Hon Hai executives say conditions for their workers are better than the average in China, which helps them attract new workers. They say they have built new dorms at the plant and taken other measures to address Apple's concerns. Mr. Gou angrily dismisses the critical coverage.

[Hon Hai illustration]

Mr. Gou started what would become Hon Hai in 1974. He borrowed part of the initial investment of $7,500 from his mother, who with his father had fled to Taiwan in 1949 during China's civil war. In a facility near Taipei, he began making plastic channel-changing knobs for black-and-white television sets.

In the early 1980s, he expanded into the PC industry just as it started to take off. His first products were connectors, the relatively simple but ubiquitous parts that join components in a PC. Though he spoke little English or Japanese, he soon began traveling to the U.S. and Japan, seeking out customers.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he says he logged so much time driving from city to city in the U.S. that he memorized the menu at Denny's.

In 1988, with orders surging and costs soaring in Taiwan, Mr. Gou set up his first factory in China, where land and labor were cheaper. Decades-old tensions between Taipei and Beijing were starting to wane, and China was a decade into a massive economic overhaul. Mr. Gou chose Shenzhen, a city next to Hong Kong at the forefront of China's market reforms.

He used his small-but-fast-growing Shenzhen operation in his sales pitch to prospective customers. In 1995, when Michael Dell was visiting southern China, Mr. Gou offered to arrange meetings with local officials he knew in return for the chance to drive the 30-year-old American to the airport, says Max Fang, who was then Dell's head of procurement in Asia. On the way, Mr. Gou made an unscheduled detour to show off his factory.

Dell then wasn't one of the world's top five PC vendors, and Hon Hai didn't yet make parts that Dell bought directly. But Mr. Gou "knew that Michael Dell was a star of tomorrow, so he wanted to meet him," says Mr. Fang, who has known Mr. Gou since 1979. Today, Hon Hai is one of Dell's biggest suppliers, analysts and industry sources say. Mr. Gou keeps a photograph of Dell's founder on a shelf in his Taiwan office.

That same year, Mr. Gou secured a larger plot of land that would become Longhua. When Mr. Fang visited a year later, it had fewer than 1,000 workers. Executive offices were housed in 20-foot shipping containers.

But Mr. Fang was impressed. At the time, Dell and other PC companies tended to buy parts from several suppliers and ship them to their own factories for assembly. Mr. Gou had created a production line that let him do most of the process himself, from procuring the raw steel for PC casings to putting together the finished product.

GLOBAL PRESENCE
Global manufacturing locations of Hon Hai and its affiliates.
TAIWAN
Headquarters – Tucheng (greater Taipei)
CHINA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Yingkou, Liaoning Province
Qinhuangdao, Hebei Province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Tianjin City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Shanghai C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Jiangsu Province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Guangdong Province
WORLD
Czech Republic
Hungary
Mexico
Brazil
India
Vietnam
Source: The company

Over the years, Mr. Gou has expanded his portfolio to include a growing share of the PC's insides. Making its own components lets Hon Hai undercut competitors on the price of its finished products without reducing its overall margins, says Adam Pick, an analyst at iSuppli Corp., a market research firm in El Segundo, Calif.

By 2000, Hon Hai's work force neared 30,000 people and its revenue topped $3 billion. Mr. Gou was expanding his soup-to-nuts strategy to more products. That year, Hon Hai set up a subsidiary called 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now the world's biggest independent cellphone maker. In 2003, Mr. Gou launched a company that is now a leading maker of flat-panel LCD monitors. Last year, Hon Hai bought a major producer of digital cameras.

Now, in some cases, Hon Hai builds much of a product and ships it to its client for the finishing touches. In others, it ships the final products directly to retailers or consumers.

In all, more than 450,000 workers are now employed at Mr. Gou's plants across about a dozen provinces of China. Thousands more work in facilities run by Hon Hai and its affiliates across the globe -- including Hungary, Mexico and Brazil -- as the company sets up plants closer to its customers' operations. The company is one of the biggest exporters in the Czech Republic, where Mr. Gou bought a castle several years ago. Hon Hai is also adding operations in Vietnam and India and expanding into other sectors, including auto parts.

As Hon Hai grew too large for one person to manage directly, Mr. Gou fostered a culture centered on his personality. Around Longhua, his image can be seen in large framed photos of him with Chinese officials, and on the Gou biographies stacked in the factory book store's window.

Executives say he leads by example to keep products coming out on schedule and to customer specifications. Known for his 16-hour days, the founder for years would cruise the Longhua campus late into the night in a golf cart -- modified with a large bicycle horn -- stopping to spot-check production lines or help repair equipment.

Company managers are expected to read and remember a document called "Gou's Quotations." (No. 133: "The important thing in any organization is leadership, not management. A leader must have the decisive courage to be a dictator for the common good.") At meetings, Mr. Gou often stands, and illustrates his ideas with black marker on a giant white paper pad. He encourages discussion, but if someone says something he considers foolish, he may order the person to stand at attention. "He'll say, 'I'm not punishing you, because I'm standing, too,'" says a senior Hon Hai manager.

Industry executives and analysts say customers often start outsourcing one product line to Hon Hai and then shift more there. "You get addicted," says Mr. Fang, who left Dell in 2002 and now runs a venture capital fund that has co-invested with Hon Hai in a company called Ugobe Inc., which makes robotic toys.

[map]

Competitors have struggled to keep up. Four years ago, Hon Hai was smaller by revenue than Nasdaq-listed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 the industry's longstanding leader. Now, Hon Hai is so much larger that even after a merger announced in June between Flextronics and Solectron Corp., of Milpitas, Calif., their combined revenue will be about two-thirds that of Hon Hai.

Hon Hai has its vulnerabilities. It isn't, for example, a major producer of laptop computers, which analysts say requires product-design capabilities that Hon Hai lacks. It is exposed to the risks of contract manufacturing, an intensely competitive business with thin margins. Hon Hai relies heavily on a fairly small number of customers: In the tech industry, a single product line can make or break a company's fortunes and, in turn, the well-being of a supplier. The company also faces the challenge of increasing revenue at the rate investors have come to expect.

Hon Hai's sheer physical size also creates difficulties. Longhua was built quickly, and its layout wasn't well planned, says Mr. Lee, the plant director. With its increasing overcrowding, just moving all those workers around is a challenge. Mr. Lee says he once considered building a monorail but the idea proved too difficult. He says the ideal facility would hav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land area and perhaps one-third the workers.

"It's not a good idea to be this size," says Mr. Lee, who is also in charge of building other large factories for Hon Hai.

Hon Hai executives, and outside analysts, say the company has stayed nimble so far largely by splitting its operations among about a dozen smaller, semi-autonomous units. Mr. Gou says he wants to upgrade Longhua's facilities and take on more advanced work, such 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at means shifting manufacturing jobs to other parts of China.

Longhua is incessantly busy, but during breaks and shift changes, the activity explodes. At lunchtime on a recent sunny day, thousands of employees poured out of their buildings. They swarmed in and out of a large cafeteria and browsed in the factory book shop. A line of dozens of new employees, carrying their few possessions, snaked along a crosswalk.

Most of the workers wear uniforms color-coded by their department. Others wear blue jeans and T-shirts. A number stroll in pairs, hand-in-hand. The workers are as young as 16.

Zhou Ruqing, an affable 20-year-old, has worked at Longhua for just over a year as a quality inspector on an assembly line. She lives in an apartment outside the factory with her boyfriend, who also works at Longhua.

Ms. Zhou came to Shenzhen in 2005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in rural Sichuan province. As a mid-level assembly-line worker, she earns about $230 a month, including overtime pay. (First-year workers can make as little as $90 a month if they do not work overtime.) That doesn't include about $60 a month in housing and food subsidies, plus health insurance. In Shenzhen, that money goes far -- the rent for the small apartment she shares is less than $60 a month.

Another worker, who would identify himself only as Mr. Xiao, started as an assembly-line worker almost three years ago, just after graduating from a technical school in central China, where Hon Hai recruited him. His starting salary was $44 a month at today's exchange rate. Working up to 30 days a month, he could earn up to $157 a month. "I was really tired then, too busy to rest," he said.

Mr. Xiao has worked up to a more advanced post. His basic salary has doubled, although his total pay hasn't increased much, partly because he works fewer hours. He says conditions are better than they were at the time of last year's critical press attention, but "the change is incomplete." He currently works six days a week, spending his off day studying in hopes of landing a different position.

Mr. Gou's role at Hon Hai is changing, too. He says he works just as hard today, but is focusing more on big strategic issues than day-to-day work. He is also devoting more time to charity -- he has pledged to eventually give away one-third of his fortune -- and dealing with changes in his personal life. His wife of many years died in 2005. Last month, his younger brother, who had headed a Hon Hai affiliate, died after a long illness.

Mr. Gou has begun looking for a successor at Hon Hai, focusing on candidates in their late 30s or early 40s and asking senior managers to prove themselves by running their units assertively. There is no natural successor -- his son and daughter don't work at the company.

He says his decision to begin stepping down now is inspired by Chinese history, specifically the Qianlong Emperor, who ruled from 1736 until 1796, when he was 84 years old. Qianlong greatly expanded the Qing Dynasty, making China perhaps the wealthiest country on earth. But his judgment failed in his later years, and the Qing began a decline that led to its eventual demise. "He controlled the whole of China for 60 years," says Mr. Gou. "He stayed there too long. So I want to sit back and give young people more responsibilities, when I'm still young."

--Sue Feng in Beijing and Christopher Lawton in San Francisco contributed to this article.

Write to Jason Dean at jason.dean@wsj.कॉम


华尔街日报:郭台铭的“紫禁城”鲜为人知?

2007年08月14日    华夏经纬网

深圳郊外,穿过一个有门卫看守的大门,便进入了一家工厂,其规模之大可跻身世界前列。在几十座厂房中,苹果公司(AppleInc.)的iPod和 iPhone、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Co.)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MotorolaInc.)的移动电话以及任天堂 (Nintendo Co.)的视频游戏机Wii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科技产品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但这座大工厂的东家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HaiPrecisionIndustry Co.)却是家本行业之外鲜为人知的企业。

这家工厂约有员工27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总人口,它生动体现着鸿海精密创建人郭台铭(TerryGou)的雄心壮志。在当今这个制造 就等同于外包的时代,将全球的电子产品生产业务转移到中国大陆方面,郭台铭的手笔之大无人能及。几乎是在世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郭台铭已将他的公司变成了 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以及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

鸿海精密的收入过去10年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着,去年达到了406亿美元。今年的收入预计还将增加14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摩托罗拉公司一年增加的收入,相当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Corp.)的年营业额。

在鸿海精密的崛起过程中,56岁的台湾人郭台铭一直保持着低调。他认为,过分抛头露面会给竞争对手造成可乘之机,并有可能疏远自己的客户。郭台铭日前在鸿 海精密的的台湾总部接受采访时说,他恨自己的名气。这是郭台铭2002年以来首次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此前5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对《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要求 置之不理。“我们的规模是这么大,没有什么能隐瞒的,”他说。

鸿海精密及其在深圳的巨大工厂为人们了解颇为神秘的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扇窗口。保密性是合同制造商的一个卖点,没有他们的配合其客户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和商 业计划不为外界所知是办不到的。在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中国产问题产品丑闻中,产品生产过程不透明也是个颇受诟病的问题。美国公司与其供货商的关系经常处于保 密状态,这增加了政府监管部门追查有缺陷产品来源的难度。美泰公司(MattelInc.)最近就以正在进行相关调查为由,拖了差不多一周才说出为它提供 问题玩具的中国公司是谁,这家公司在为美泰生产的玩具上使用了含铅涂料。

鸿海精密并未牵涉到这类丑闻中,分析师和业内人士称,郭台铭将他的商业判断力与持之以恒的质量控制和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成功结合在一起,这才造就了他繁荣兴 旺的制造业帝国。鸿海精密在台湾上市,其与客户交往时使用的是富士康(Foxconn)这个名称,该公司的市值达430亿美元,相当于其全球十大竞争对手 的市值总和。郭台铭本人和鸿海精密还控制着一系列单独公布收入的关联企业。鸿海精密一位发言人说,郭台铭的身价目前约为100亿美元。

鸿海精密一向不对外界透露其客户的名称,不过在该公司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的中文报告中会出现过其部分客户的名字。鸿海精密及其关联企业不仅为苹果公司、任 天堂、惠普和摩托罗拉生产产品,还为诺基亚公司(NokiaCorp)生产手机零部件,为索尼公司(SonyCorp.)生产PlayStation2游 戏机,为戴尔公司(Dell Inc.)生产电脑零部件。这些公司都未隐瞒它们与鸿海精密的合作关系。据台湾的分析师说,鸿海精密目前是苹果公司iPhone的独家供应商,是该公司 iPod为数不多的几家供应商之一。苹果公司承认鸿海精密是其供应商,但拒绝发表进一步评论。

  郭台铭企业帝国的核心就是他在深圳那个高墙环绕的生产基地──占地约1平方英里的龙华科技园区(LonghuaScience& Technology Park)。除客户外,很少有外界人士能涉足这里。参观该园区的记者会被挡在一些保密区域之外,并且仅限于在一些指定的地点拍照。

除了拥有众多装配线和职工宿舍外,龙华科技园区自己还拥有一支消防队、一家医院并有一个专供员工使用的游泳池,只要郭台铭在深圳,他每天早晨都会到这个泳 池游上几圈。在龙华科技园区这个企业城的主干道两旁,餐馆、银行、杂货店和网吧一应俱全。遍布园区的500多个露天大屏幕电视则不停播放着健身操、安全教 育节目以及富士康电视台(FoxconnTV)自己制作的公司新闻。甚至园区的下水道井盖上也印有“富士康”字样。

银行家出身的李金明(JamesLee)在龙华科技园区实际上扮演着“市长”角色,他是1998年被郭台铭挖来负责管理这一生产基地的。每天在园区内的 10处大型员工食堂提供15万份以上的午餐就是件很令李金明头疼的事,每顿午饭要用掉10.6吨大米。他负责的工作还有景观美化、工作服采购、兴建职工宿 舍以及员工招聘等工作,用工高峰时园区每天招聘的新员工多达3,000人。他手下光保安就有1,000多人,他们负责维持秩序、阻止访客未经允许参观园区 的敏感地区。李金明说,园区管理部门还要负责纠正新员工乱丢垃圾的毛病。

他在园区内一家餐馆接受采访时说,除了生产问题,园区内的大事小情自己都要管。品着一杯“富士康咖啡”的李金明开玩笑说,“你想干这份工作吗?”

龙华科技园区的规模目前还在迅速扩大。李金明说,他们从未想过公司会发展得这么快。

龙华科技园区和鸿海精密上下到处弥漫着郭台铭的个人色彩。极富个人魅力的郭台铭在下属中很有威信,他以军阀的铁腕管理着鸿海精密。他右手腕上戴着一串念珠,这是他从一处成吉思汗庙中得来的。郭台铭称这位13世纪的蒙古征服者是位英雄人物。

他说:“我总对员工们说,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

郭台铭将提升鸿海精密竞争力的努力与该公司特有的业务模式结合了起来,这一模式就是所需配套产品尽可能多地在公司内部解决,将外购零部件的费用省下来。郭台铭的一位同行几年前在讥笑他这种千方百计削减成本的热情时曾说,郭台铭手里攒下的硬币就值20亿美元。

龙华厂的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在组装线上倒班工作。他们的工资按发达国家标准少的可怜,但却足以在中国招募到一批又一批的新工人。该厂最基础的组装工作每 小时报酬为60美分,与法定的最低工资持平,不过工人加班可以拿到高一些的工资。工厂为工人提供餐食补助,大多数工人住在厂区围墙之内或厂区之外的免费宿 舍中。

去年英国一家小报曝光龙华的工人待遇糟糕,特别是那些为苹果公司生产iPod的工人(与此同时,苹果公司报告称龙华有近七分之一的工人生产其产品)。在这篇英国报导之后,鸿海又遭到中国媒体的抨击。

根据苹果公司去年8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该公司派出的一个调查组在龙华发现诸多违反供应商行为守则的做法,其中包括三处厂外宿舍过于拥挤。按照苹果公司的要 求,供应商应将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控制在60小时以内,除非有紧急情况发生。但据苹果公司的估计,龙华三分之一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了此限制。不过没有发现 强迫加班的证据。报告称,苹果认为鸿海总体上遵守了行为守则的“主要方面”。但苹果拒绝就报告进一步置评。

鸿海高管表示,他们手下工人的条件要好于中国的平均水平,这也是公司能够吸引到新工人的原因之一。该公司称,已在厂区内建造了新的工人宿舍,并已采取其他措施解决苹果公司发现的问题。郭台铭愤然否认了那些批评报导。

鸿海是由郭台铭1974年开办的公司发展而来。7,500美元启动资金中有一部分是向母亲借的。一开始他在台北附近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塑料调频旋钮。

80年代初期,郭台铭开始涉足个人电脑行业,事业随之开始起飞。他最早是生产电脑的接口线,这种配件相对简单,但使用广泛。虽然不太懂英语和日语,但不久 郭台铭仍然开始了他在美日市场寻找客户的旅程。郭台铭说,在八、九十年代期间,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驾车穿梭于美国城市之间,以致于能对丹尼斯 (Denny's)连锁餐厅的菜单倒背如流。

随着订单增多和在台湾的生产成本飙升,郭台铭于1988年在土地和劳动力都很便宜的大陆开办了首家工厂。与此同时,两岸间持续数十年的紧张关系开始缓和,大陆也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经济改革。这时候郭台铭看中了深圳这处靠近香港的中国市场改革前沿。

郭台铭利用深圳这块规模尚小但发展迅速的业务来招揽潜在客户。时任戴尔公司亚洲采购部负责人的方国健(MaxFang)透露,迈克尔?戴尔 (MichaelDell)1995年到访华南时,郭台铭以安排戴尔与他熟识的地方政府官员见面为交换,获得驾车送戴尔去机场的机会,然后郭台铭又在途中 安排了一次戴尔参观他工厂的小插曲。

当时戴尔公司尚未跻身全球五大个人电脑厂商之列,而鸿海也还未生产戴尔直接购买的零配件。早在1979年就认识郭台铭的方国健称,郭台铭看准戴尔是颗明日 之星,因此一心想与他结识。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表示,如今鸿海已成为戴尔最大的供应商之一。郭台铭台湾办公室内至今还挂有戴尔公司创始人的照片。

就在同一年,郭台铭拿下了一块更大的地皮,后来发展成为龙华厂。当方国健1年后到访时,这家厂仅有不到一千名工人,而管理人员以20英尺的集装箱为家。

此行给方国健留下深刻印象。当时戴尔和其他电脑公司倾向于向不同供应商购买零配件然后在自己的工厂组装。而郭台铭已建立了一条龙式的生产线,从电脑包装的原材料采购到组装成成品等大多数工序都包括在内。

美国加州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Corp.分析师亚当?皮克(AdamPick)称,这些年来,郭台铭将越来越多的电脑零配件纳入到产品序列中来。凭 藉自产零配件,鸿海得以在降低产成品价格来打击竞争对手的同时而又不损害自己的总体利润。到2000年,郭台铭手下有近3万名工人,营业收入突破30亿美 元。郭台铭还在将他那种“一应俱全”的经营策略覆盖到其他产品领域上。鸿海早年成立了一家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Foxconn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如今成了全球最大的独立手机制造商。他2003年开办的一家公司如今是液晶显示器业内的领军制造商。去年鸿海还收购了一家重量级的数码相机生 产商。

如今鸿海有时是生产一件产品的大多数零配件,并以成品的形式提供给客户,有时则直接面向零售商和消费者出售产品。

现总共有45万名员工在郭台铭遍布大陆的十几个省份的工厂效力,此外出于将生产地向消费者靠拢的需要,他在匈牙利、墨西哥和巴西等全球各地的工厂还有数千 名工人。鸿海公司成为捷克共和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几年前郭台铭还在那买下一座城堡。鸿海在向越南、印度扩张的同时,还在向其他行业渗透,其中就包括汽车 零配件行业。

随着鸿海精密的规模一天天壮大,要想凭一己之力直接管理这家公司,几乎是不可能。面对这种情况,郭台铭以自身个性作为基础,培养了鸿海精密的企业文化。在 龙华科技园,郭台铭与中国政府官员的合影被放大镶嵌后悬挂在显眼处,而在工厂书店销售的郭台铭转记中,也能看到他的照片。

从公司其他管理人员那里得知,郭台铭身先士卒,不仅确保产品按时出厂,还必须满足客户需求。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到了晚上依然驾驶着一辆配备了自行车铃 的高尔夫球车在龙华园内巡视,数十年如一日。他会时不时停下车,或是抽查生产线的运转状况,或是帮助工人维修设备。

公司经理往往被要求阅读并背诵一本名为“郭台铭语录”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条这样写道:对任何组织而言,最重要的是领导层,而非管理层;领导者必须具备为了 大众利益而充当独裁者的决断力。会议期间,郭台铭往往站着发言,一边说一边用笔在旁边的大纸版上勾画。他一方面鼓励与会者积极讨论,但另一方面如果他认为 某人的发言太过愚蠢,他可能会命此人起身立正。“他会说,我这不是在惩罚你,因为我也站着,”鸿海精密的一名高级经理说。

业内管理者和分析师都说,当客户把一条生产线外包给鸿海精密后,便会把更多的生产线外包给他们。方国健说,这就跟做什么事儿上瘾似的。方国健2002年离 开戴尔,现在经营着一家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与鸿海精密共同投资了一家机器人玩具生产企业,名为UgobeInc.。

对于鸿海精密的竞争对手而言,他们怕是很难望其项背。四年前,鸿海精密的收入尚不及那斯达克上市企业伟创力国际 (FlextronicsInternationalLtd.),后者稳坐业内头把交椅已有数年之久。而如今,即便伟创力国际于今年6月宣布与加州企业旭 创(SolectronCorp.)合并,二者收入相加也仅为鸿海精密的三分之二左右。

但鸿海精密也有其不足之处。分析师指出,由于缺少产品设计方面的能力,该公司无法在笔记本电脑生产领域傲视群雄。此外,它所从事的合同制造领域也存在一定 风险,不仅竞争激烈,利润率也不高。虽然拥有众多客户,但鸿海精密却对其中的一小部分十分倚重。在科技行业,单一产品线既可以成就、也可以毁掉一家企业, 其供应商的祸福命运往往也悬于一线。不仅如此,鸿海精密还面临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将收入增幅提升至投资者所期望的水平。

鸿海精密如此庞大的摊子也带出了一些问题。李金明说,龙华工业园的建造速度很快,但规划设计却不够完善。随着人员的不断涌入,如何保证工人能够在不同地点 间顺利流动都变成了一件难事。李金明谈到,他曾考虑在园区内建一条小型铁路,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太难实现。他说,理想的场所面积应该只有现有占地的四分之 一,员工人数最好也只有现有数量的三分之一。

园区发展到现有规模,不是什么好事,他说。除龙华园外,李金明还负责为鸿海精密建造其他大型工厂。

鸿海精密管理者和外部分析师指出,该公司之所以迄今为止依然保持着活力,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将业务分散给手下诸多小规模、半自治式子公司的举措。郭台铭说,他想更新龙华现有设备,希望能承担研发这类更加高端的业务。这意味着它将把旗下制造业务转至中国其他地区。

龙华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但在休息和交接班时,却能看到另一番景象。近来的某个午餐时间,室外阳光明媚,数千名工人推挤着涌出车间,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餐厅,有的则步入工厂书店。人行道边,是一队拖着行李刚进厂的新员工。

多数工人都身着制服,服装颜色不同,代表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也有人穿着蓝色牛仔裤和T恤衫。还有人两两成对,手牵手在园中散步。这些工人中,最年轻的不过16岁。

20岁的周如青(音)是位和蔼可亲的姑娘,她刚刚在龙华待满一年,是某组装线上的质量监督员。她与男友住在厂外的一间小公寓,男友也在龙华上班。

周如青2005年高中毕业后离开了四川农村,来到深圳打拼。作为一名中级组装线工人,包括加班费在内,她每月能挣230美元。(工人进厂第一年,若不加 班,月工资仅为90美元)此外还有每月60美元的房补和饭补,以及医疗保险。在深圳,这样的工资还是能够满足生活的,周如青个人每月承担房租还不到60美 元。

另一名龙华员工萧先生,三年前刚从华中一所技术学校毕业,随即便被鸿海精密招来。他进厂时从组装工干起,起薪为每月44美元(按现今汇率换算)。要是一个月工作30天,他每月最多能拿到157美元。“那时我真的太累了,忙得都没有时间休息,”他说。

如今萧先生已经获得了晋升,基本工资也翻了一倍,虽然工资总数没太大变化,但他的工作时间减少了。他说与去年媒体接二连三地进行质疑报导时相比,现在的情 况好了不少,只是“变化还不够彻底。”萧先生现在每周工作六天,剩下一天用来学习和充电,希望能得到另一份职位。

郭台铭在鸿海精密的角色也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他表示,虽然自己目前仍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但重点已从以往的日常例行工作转移到了重大战略问题上。他还更 多地关注于慈善事业,曾承诺最终将捐出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同时郭台铭也把更多时间用在了处理一系列生活变故上,他结发多年的妻子2005年去世,上月, 他的弟弟(生前曾是鸿海精密某关联企业的负责人)又因久病不治,最终离他而去。

郭台铭已开始在鸿海精密寻找接班人,重点对象是那些年龄在35-45岁左右的员工。他还开始要求手下的高级经理在各自子公司独揽专权,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身实力。郭台铭不大可能从家族成员中挑选继任者,因为膝下一子一女均不在鸿海精密就职。

他说他之所以作出现在辞职的决定,是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影响,尤其是乾隆皇帝(1736-1796年在位)。乾隆在位时大大提高了清朝国力,使得当时的中国 几乎成为世界上最为富强的国度。但在其执政晚年,决策出现失误,清朝开始走下坡路,最终导致这个朝代的灭亡。“他控制整个中国长达60年,”郭台铭说, “可他在位时间太长。我想休息休息,把更多机会和责任留给年轻人,虽然我自己还不老。”

来源:华尔街日报 作 者:Jason Dean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華生藥廠-用下圍棋思維

用下圍棋思維 布局未來五年

商業周刊 胡釗維、黃宥寧

華生從小眾市場做到全球第三大學名藥廠

對於華生製藥今日的成功,董事長趙宇天說:「可能現在你只看到我走了一步,其實,我將之後的三步都已經想好了。」

藥學系,在大學聯考的錄取成績向來落後醫學系,藥學系畢業生的平均收入也不如醫學系。但過去十年,台灣人在全球學名藥(編按:專利過期的藥物)市場卻占有相當分量,也因此產生了多位億萬身價的藥界富翁。

這當中,去年底因為購併一家大藥廠,剛躋身為全球第三大學名藥廠掌門人的華生製藥(Watson Pharmaceuticals)董事長趙宇天,無疑最被矚目。

八月十四日,趙宇天應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之邀來台演講。出發前夕,這位曾被《富比世》雜誌(Forbes)選為八百位美國年收入最高的執行長 「2001 American Top Earing CEO」(年收入約新台幣二億三千萬元,排名第六百八十九名)的藥界富翁接受《商業周刊》越洋專訪,分享他如何以二十三年,打造出營收十九億八千萬美元 (約合新台幣六百五十四億元),市值達三十二億二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零六十億元)的學名藥王國。

對於華生製藥今日的成功,趙宇天開宗明義指出,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早一步的遠見,能夠提前計畫未來五年的策略,並能持續的貫徹執行。「可能現在你只看到我走了一步,其實,我將之後的三步都已經想好了。」

如此個性,其實在趙宇天求學時代就已一覽無遺。

他的大學好友,現為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劉宏志回想,趙宇天愛打橋牌,他的習慣是,只要輪到當莊家,趙宇天會至少想個兩分鐘才肯出手,而一旦出手,往往牌 局才玩到第三輪,他就能直接攤牌比勝負。「他從來沒有且戰且走的念頭,永遠是有了全盤計畫後才會出手,由於思緒已經釐清,最終的贏家往往是他。」

遠見一:嗅出立法商機 早別人一步集資創立藥廠

趙宇天的母親許華深知兒子的性格,因此,儘管趙宇天以高分拿下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博士班獎學金後,指導教授希望他能從事研究工作,母親卻鼓勵他創業。她說,「我知道我兒子不是得諾貝爾獎的料,但是我相信他會是一個非常傑出的生意人。」

一九八二年,趙宇天取得藥學博士學位後,即進入藥廠,從最底層的業務代表做起。當時的他,已嗅出學名藥的龐大商機,兩年後,由於美國國會通過「藥物競價及 專利權恢復法案」(即俗稱的Hatch-Waxman法案),解除過去對新藥藥廠的保護,該法案等於宣布學名藥可以搶食醫藥市場。

趙宇天向親朋好友募集一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三百萬元),在法案通過當年就創立華生製藥。

這是趙宇天的第一個遠見,當別人是眼見法案通過才著手成立學名藥廠,他則因為早已嗅出商機,成為美國學名藥市場的第一批玩家。

有別於後起者如許照惠、蕭俊雄等台灣留學生(編按:許、蕭兩人在一九八六年與猶太商人佛斯特共同創辦Ivax,詳見本刊九九二期),在成立隔年即借殼上 市,而能有充裕資金,選擇挑難的下手,投入七年時間鑽研於「緩釋性技術」(編按:該技術可控制藥物在人體中被吸收的時間和劑量,進而降低病人需要服藥的頻 率。)華生製藥的第一支上市學名藥,是僅花兩年、技術門檻較低的「利尿劑」。

遠見二:沒有富爸爸撐腰 從低門檻藥物做起先求獲利

「我當時思考的是,一定要趕快讓第一支學名藥上市,越快越好,」趙宇天如此解釋,一九八四年的美國學名藥市場,尚未出現技術強大或是資金雄厚的競爭者,華生製藥身為第一批玩家,要速度夠快搶下市場一席之地。

這項決策很重要的背景是,華生沒有富爸爸提供金援,也沒有如Ivax總裁佛斯特這種精於財務操作的合夥人,因此,公司必須在燒完初創資金一百萬美元前,就要看到獲利,所以趙宇天選擇「短打」。

果然,華生製藥開發的利尿劑上市隔年,公司就達損益兩平。但這是求生存的權宜之計。

「就好像下圍棋,我已想到未來五年的擴張布局,但前提是要先占到一個據點,才能開始下一步。」他很清楚,像利尿劑這種簡單的產品,很快就失去利潤,華生初期選擇簡單的路走,目的是要為下一步鋪路。

Ivax前副總裁許照惠即指出,趙宇天是個思量縝密、習慣全盤規畫的策略家,華生製藥甫一成立,他除了定下第一階段求生存的策略,也同時看到了第二階段該打什麼牌。

決定開發利尿劑的同時,趙宇天也同步開發口服避孕藥。

相對利尿劑而言,這是個技術門檻更高的領域。當時全球口服避孕藥市場不大,整年的產值甚至不到一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三千萬元),為何如此考量?趙宇 天分析,當時許照惠等其他華人選擇鑽研的「緩釋性技術」,可以運用在各種藥品上,潛在市場相當大,只要他們突破技術關卡,就是「一砲而紅」。

然而,這個技術的發展過程相當困難,需要頂尖的技術人員、以及雄厚的資金支撐。

後來的營業額消長,也看出兩家公司的策略差異。許照惠玩難的、玩大的,因此Ivax在第一支學名藥上市,一九九二年營業額即達到四億九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這數字是等待多年才有的突破,一旦突破,當年的營業額就成為華生的十四倍。

趙宇天資金沒有玩那麼大,只能精挑利基市場。他找到市場空缺,大藥廠並沒有興趣投資、低階學名藥廠沒有技術能力進來之處。只要華生製藥能搶先進入這領域,甚至將這個小市場全部吃下,獲利將會很可觀。

遠見三:寡占利基市場 光口服避孕藥就有二十七種

為了能夠寡占口服避孕藥這個利基市場,趙宇天採取「一網打盡」的策略,就像台灣的口香糖市場一樣,雖然在市面上充斥Airwaves、箭牌、Extra等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口香糖,但其實背後都是同一家公司所經營、製造的。

華生製藥開發的口服避孕藥高達二十七種,標榜不同年齡、不同體質都可以找到適合的產品,幾乎囊括了所有潛在服用者的需求。這個做法,也讓華生製藥搶下美國逾三○%的口服避孕藥市場,讓後起者根本找不到縫隙切入。

華生製藥相中的利基型學名藥,還不只口服避孕藥,也介入治療手術後疼痛的止痛藥「雙親可待因酮」,由於該藥品具有禁藥成分,為政府嚴密管制的藥種,藥物存放必須設監視器,和警局同步連線,而且製造商、運輸商、經銷商都必須取得管制藥品的執照。

「雖然這項藥品獲利不高,但是因為政府管制很嚴,所以競爭很少,我們就會去做。」趙宇天說道。此外,華生也推出戒菸藥、賀爾蒙補充劑等利基型產品。

「你看避孕藥、戒菸藥,它們都叫做『life style product(生活藥品)』,」生物科技開發中心產業策進處研究員秦慶瑤分析,華生製藥第二階段的巧妙之處在於,它所選擇的領域,雖然在當時是屬於利基 市場,大廠看不上眼,但隨著近年來人們注重生活品質,諸如避孕、戒菸等行為都開始受到重視。

因此當年小眾的利基市場開始高速成長,華生製藥由於早就打好基礎,等於是提早耕耘,現在穩收市場高速成長的利潤。專攻利基市場策略,也讓華生製藥在成立後九年內(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三年)營收成長三十六倍。

一九九七年,華生製藥進入第三階段的布局。趙宇天觀察到,學名藥戰場的戰局已明朗化,Ivax、Teva等競爭者,由於成功推出一、兩支明星學名藥,在荷包滿滿下四處購併,已擴張成學名藥大廠。

趙宇天思考,隨著產業逐漸成熟,未來一定是大者恆大的世界,藥廠生產的數量要達到經濟規模,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持續提供低價藥物,保持競爭力。

遠見四:兩手策略抗競爭 購併藥廠、並跨足專利藥

因此,趙宇天開始祭出兩手策略,他一方面購併學名藥廠,以提高華生製藥的經濟規模,例如二○○○年,購併藥廠Schein Pharmaceutical,讓組織規模增加一倍;另一方面,則跨入專利藥(編按:具有專利保護的藥物)市場,以提高產品的獲利能力。

十年下來,華生製藥總計購併將近十家藥廠,學名藥廠與專利藥廠的比重約為七比三。

尤其,在二○○六年,他們購併同為台灣留學生陳志明創設的學名藥廠Andrx,成為第三大學名藥廠後,獲得Andrx旗下十五種「緩釋性劑型」專利,取得 Andrx的中小型醫院與地方藥局通路,因此讓原本只專攻於大型醫院、診所與連鎖藥局通路的華生製藥,其通路布局更為完整。

趙宇天自言,華生製藥剛上市時,不到新台幣二十億元的營收數字,其實不能算大廠,能夠在十三年後(一九九三年至二○○六年)成長將近三十倍,是因為「任何 一個五年布局,都幾乎照著我們原先規畫的進行,中途或許有些偏離,但大方向從來沒有錯過,就像指北針永遠朝著北極方向。」

比較兩家台灣人背景的學名藥廠,趙宇天雖然在前十年的發展不若Ivax的許照惠,規模差距很大,然而,他專攻的利基型市場,由於競爭者少也享有高利潤,因此逐步累積獲利,讓他後來得以蓄積能量大舉購併。

藉由購併,二○○六年華生製藥年營收已逼近二十億美元,拉近與Ivax的差距。

今年九月四日,六十一歲的趙宇天將從華生製藥執行長的位置退下,然而,華生未來五年的策略布局,早已經有明確的執行方向,「把策略、計畫先安排好,讓我的接班人比較容易接手,」趙宇天語氣充滿一貫的冷靜。

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留住人才十一種秘密武器

留住人才十一種秘密武器

出處:世界經理人

作者:Jet Magsaysay

一直以來,各家公司都密切關注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以防他們把自己的客戶搶走。而如今,各家公司還要隨時警惕競爭對手把自己的骨幹人才挖走,至少要能招到並留住較為優秀的員工。我們已經進入爭奪人才之戰的一個新階段。

  肆虐世界各地爭奪人才的戰火也同樣燒到了中國,使跳槽現象在這裡也成了家常便飯。最近一項調查表明,在北京和深圳,大約 45% 的就業人員有過跳槽經歷。這一比例在上海也同樣很高,該市有 56.3 % 的年輕人表示,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關心人才關係到公司的根本利益。聘用和留住人才就等於降低了公司的招聘成本和前期培訓費用。此外,能夠留住人才的公司往往能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在客戶服務方面,而競爭對手則整日疲於招聘和培訓新員工。

  那些能較長時間留住人才的公司往往有著較高的工作效率。公司如果留不住精英人才,就會喪失推出新產品或實施新制度所必不可少的技術和經驗。

  所以說,爭奪人才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此役在所難免。但是,公司怎樣才能贏得這場人才爭奪戰呢?正像所有管理難題一樣,在人才之戰方面,也沒有一件簡單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寶供各家公司來運用並能確保戰無不勝。

  然而,世界許多大公司的經驗表明,這方面的確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觀念和行為,經理人員若是能夠採納,情形便會大不相同。以下所講的就是這樣一些規律,一些可用來贏得人才之戰的武器。

  一、有競爭力的工資福利

  有關如何贏得人才之戰的話題,往往要從"錢"字說起,也就是工資待遇。

  德勤咨詢公司(Deloitte & Touche)的一位總監說:"錢是很重要的。如果工資待遇沒有競爭力,那麼你在此基礎上所搭建的高樓大廈就會倒塌。"

  要想在工資方面具有競爭性,你就不能按照公司的內部章程制定工資標準,或每年只是漲個固定的百分比,而是要看某類人才的市場價格是多少並至少向這一標準看齊。

   但是,保持工資待遇的競爭優勢僅僅一味看齊還不夠。對一些非留不可的頂尖人才還要在私下另行額外獎賞。正像美國羅森柏斯國際有限公司 (Rosenbluth International)的CEO羅森柏斯所說的,"你對自己所有的孩子都會喜歡,而不想讓其中一個孩子感覺高人一等,可話雖如此,有的孩子拿回家的 學習成績就是比別的孩子好。"

  員工福利所具有的長遠意義也不能忘記。研究常常表明,豐厚的員工福利會增加員工的忠誠度。員工們看重的不是具體某個福利本身,而是這些福利說明了公司實行的是什麼樣一種企業文化,以及公司領導是如何關心員工利益的。

  例如,總部設在美國的酒店管理公司 Sivica Hospitality 就規定,各部門的總經理只要為公司服務了5年,就可以享受 90 天的帶薪長假。這樣一來,該公司員工的流失率一直是零。

  當然,福利方面的投入會是很大的。但是,那些提供了豐厚福利的人說,就員工的積極性、工作效率、參與意識以及流失成本而言,回報也是巨大的。

   SAS 軟件研究所 (SAS Institute) 在這方面的做法就值得借鑒。其具體待遇包括研究所為員工提供全套免費健康保險、健身中心和洗衣設備,並規定一到下午 6 點,全體員工一律下班回家。在 SAS,任何有關福利待遇的提議都必須滿足下面三個條件才能採納:是否符合該機構的企業文化?是否符合絕大多數員工的利益?所期望獲得的價值是否起碼能達 到投入水平?

  在爭奪人才這場戰役中,不應該視錢過重,但又很容易出價過高。任何保住人才的戰略方案如果僅僅是基於福利待遇的話,從長遠來說都是不會成功奏效的。而要想成功,這樣的方案就必須將符合市場價格的福利待遇同吸引人才的獨特工作環境結合起來。

  提供高工資只能使你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實力,而並不能夠保證你將贏得這場戰爭。下文介紹的其他做法便是要解決這一問題。

  二、未雨綢繆的留人計劃

  正如商場的競爭一樣,如果做了有條不紊的規劃,你就會在爭奪人才的競爭中取得佳績。

  正是有了規劃,Boardroom 公司的副總裁海納(Sarah Hiner) 才能制訂出她所稱的"自衛戰術".她的建議是,要為某些個別員工的離職做好打算。她說,"每當員工辭職時,我手頭總有一些應對方案。這樣,真是遇到火燒眉毛的時候,我會知道該怎麼做。"

   要做好人才規劃,必須瞭解員工到底為什麼要換工作。那人們為什麼要換工作呢?很多人都以為是由於經濟方面的原因,但並不總是這樣。有九成的情況是因為員 工想要更具挑戰性的工作。他們想要那種生動有趣、非常職業化和頗具挑戰性的工作環境,使他們能夠有所發展並更能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員工無論年齡有多大,一般是在一家公司干到第三年和第八年之間最有可能與獵頭公司聯繫。據一家獵頭公司的人說,"這些人在一家公司干到這種程度,可謂事業 有成,經常跑來跑去,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成績沒有獲得認同,於是就想,也許應該接一接獵頭公司的電話,至少聽聽他們會說些什麼。"

  制訂保留人才策略的第一步是要做出一份商業計劃,目的是幫助經理人員弄清員工流失所造成的損失和後果是什麼,是否存在人才流失問題,並確定解決問題所付出的代價是否比人才流失造成的損失還要大。

  三、CEO 的親自溝通

  Leading the Way 一書的兩位作者甘多斯(Robert Gandossy)和埃弗龍(Mark Effron)都建議說,領導人需要"親自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領導人的職責就是領導,而且要親自領導".

   舉個例子, IBM 公司普及計算部門的總經理阿德金斯(Rod Adkins)為30多位非直接下屬提供輔導,而且他提出每三個月和每一位員工交談至 少 30 分鐘。他還實行了一種逆向輔導流程, 即:讓一位新員工來輔導他。這樣,他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得到反饋意見。

  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總裁羅傑斯 (T.J. Rodgers) 把留住人才當作他這位 CEO 一件個人的事情對待。在他寫的 No Excuses Management 一書中,他解釋了當一位重要員工說他想辭職時,他所採取的"回應策略":

  ● 立即回應,在五分鐘之內做出。沒有比處理員工辭職更重要的了。

  ● 立即向上級匯報。如果賽普拉斯公司有人辭職,我希望這種事情直接報到我這裡來。

  ● 認真傾聽員工是怎麼說的。

  ● 將你的反駁意見構思準備好。一旦瞭解了情況之後,就制訂方案,看如何能說服這位員工留下來。

  ● 通過解決員工問題贏回他的心。

  ● 防止此類問題再度發生。這也是第一步:想一想你的員工,盡量預想到將來他們哪些地方可能會出問題。

  四、為員工考慮的經理人

   世界各地的經理人不光把留住人才作為個人的事認真對待,而且還在想方設法通過新穎和賦有創意的形式把此事做好。有些公司制訂的計劃,要求經理人到他們員 工的崗位上做一段時間。例如,美國佛羅里達棕櫚海灘的四季度假酒店(Four Seasons Resort Palm Beach)就為酒店經理人員實行了"工作交換日"制度,使他們能夠瞭解和體會不同工作職位的日常工作情況和員工平日遇到的各種問題。該度假酒店的經理戈 斯塔恩(Harry Gostayn)說:"這樣可以使他們進行換位思考。去年,我自己做的是洗衣房工作。"

  戈斯塔恩說,員工流失現象本身減少了,但這項投資的最佳回報是員工的士氣提高了。他說:"幾個月之後,人們對此事還在津津樂道,因為我們已經體驗了他們的工作,也就不會讓他們做無法做到的事情了。"

  五、良好的入職培訓

  員工上班的第一天,你留住骨幹人才的努力就已經開始了,而最具體的體現就是為他們提供的入職培訓。

   我們不妨研究一下聯邦快遞公司的經驗。在 2000 年,聯邦快遞公司招聘了 35,000 名員工,他們大多數是補充離職員工的工作空缺。這足以使該公司主管人事的副總裁想要瞭解一下為什麼會這樣。經過專案小組的調查發現,員工流失問題實際上可 以追溯到他們上班的第一天。目前所實行的入職培訓流程不光效果不佳,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

  為改變這一狀況,聯邦快遞公司推出一種"新員 工培訓套件",內容包括 CEO 來信、事項清單、經理人員可以簽字和進行個性化處理的歡迎信以及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修改的各分公司情況。該套件也為經理人員準備的一種管理工具。套件還包 括一盤長 30 分鐘的錄像帶,向新員工全面介紹公司的各種情況。錄像帶所傳達的中心思想是:這家公司值得你長期幹下去。

  認識到正確為員工提供入職培訓意義重大的公司絕不只聯邦快遞一家。在許多大公司中,一個頗具共性的最佳舉措就是建立一套出色的員工入職培訓計劃,而最新研究結果證明,這樣做是何等的英明。

  康寧玻璃公司(Corning Glass)的一項研究發現,經過正面入職培訓的新員工三年後繼續留在公司工作的可能性比沒有受過類似培訓的員工高 69%.

  研究指出,"如果入職培訓計劃做得出色,新員工會覺得自己是團隊中一位受到重視的重要成員。同時會對公司願景有大致瞭解。並使新員工相信,他們都會受到耐心細緻的培訓。也為新員工與同事、上級和管理層之間發展友好關係提供了機會。"

  第一印象是永恆的。如果你能充分發揮入職培訓的作用,那麼當你的員工在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後仍能保持積極向上、忠誠不渝的精神時,當你同樣不可避免地遇到競爭對手的進攻,要把這些人從你的公司挖走時,你才能感受到入職培訓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六、為非全日制員工提供福利

  若貴公司依賴很多非全日制員工的話,考慮一個建議:如果為非全日制員工提供全日制的福利,會招聘到並留住更優秀的人才,最終得到回報。其實,由於世界各地非全日制員工的數量在增加,因此為他們提供一定的福利正成為吸引和留住優秀員工而普遍運用的手段。

  像聯合包裹和星巴克這樣的公司在這方面已經小有名氣,它們為其非全日制員工提供了各種慷慨的福利。

  隨著非全日制員工比例的增加,尤其是假如像預計的那樣,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在跨入退休年齡前仍然以非全日制工作為主的話,那麼向非全日制員工提供福利待遇就可能成為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較為普遍運用的手段。

   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教授蒂利(Chris Tilly)認為,為非全日制員工提供福利待遇的公司已經成為高素質人才青睞的去處,而這些人又反過來通過優質服務幫助這些公司成為更有力的競爭者。他 說:"這樣的公司現在很吃香,它們服務好,但要價也高。而要想提供優質服務,就得聘用長期合作的優秀人才。"

  七、同事友誼

  研究表明,員工若是和上班同事成為好朋友,一般情況下對工作都比較滿意,而且效率會更高。根據蓋洛普有關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在最重要的 12 個滿意條件中,有一項就是員工說"我同事中有我最好的朋友".

  在中國,這個因素更具有意義,因為中國人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根據 NOP World 的調查,中國員工每週的工作時間為 40.9 小時,高於 40.6 小時的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不難理解,員工若是和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工作起來就會更加舒心愉快。

  為了營造這種友好協作的氣氛,經理人員需要開展各種活動,增進員工之間的友誼。有些公司還擅長鼓勵員工推薦自己的朋友來填補公司的職位空缺。

  八、發展機遇

  無論是馬斯洛還是明茨伯格,人事問題專家早已提出了提供發展機遇的重要意義。正像一位躋身高待遇公司的員工所說的,"假如我的工作沒有挑戰性,那麼公司為我做的其他事情再好,對我來說也是無所謂。"

   根據《中國青年報》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有 63% 的年輕人換工作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將有更多的發展機遇。接受調查的一位年輕專業人士說:"如果發現現在的工作沒前途,我會毫不猶豫選擇離開。"年輕人更 關注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夠使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不是薪水有多少。

  Success Labs 的總裁菲利普斯 (Bill Phillips ) 表示:"我們每年研究員工調查時都會發現,員工們關心的首要問題其實是發展的機遇,而不是能夠拿多少薪水,說白了就是能否學到吃遍天下的真才實學。"

  九、員工歸屬感

  許多公司都擅長擴大工作範圍,比如,賦予員工更多的職責等等,但是很少有公司在豐富工作內涵方面做得同樣出色,也就是更能使員工感到與公司的奮鬥目標息息相關。那些能夠提供這種歸屬感的公司更容易留住骨幹人才。

  很多公司的員工經常和公司的目標或發展前景脫節,而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使員工對自己在整個公司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識。該公司為那些操作工廠設備的流水線工人制定了一套培訓計劃,使他們可以看到公司的發展前景。

  在中國一家生產手提包的工廠中,工廠經理的一個最大的創意就是把完成的手提包樣品掛在工作區域。這種看似很小的舉動卻使工人們有了一種更強烈的自豪感。

  類似這樣的做法可以使員工積極開動腦筋,想到他們本職工作以外的事情,比如,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等等,這些都能使員工有一種主人翁的自豪感。

  十、一個關心員工的好老闆

  研究表明,員工喜歡某個工作,五至六成的原因是他們有一個好老闆。其實,人不是衝著公司工作的,是沖者人。而且老闆如果非常好,別人會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幹。

  好老闆會對自己的得力干將關懷備至,會時時注意哪些舉動將有助於員工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並指引他們遠離錯誤決策。好老闆讓員工參與決策,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

  這其實就是平易近人,兼聽廣議。很多情況下,員工真的只是想和你聊一聊。領導者可以通過問下屬這樣的問題來積極傾聽員工的心聲,"事情好在哪兒呢?""我怎麼能幫到你?" 等。

  如果員工和上級有這樣的談話,他們就知道,作為個人來講,老闆是體諒他們的,願意傾聽他們的意見,理解並感謝他們這樣做。而公司要想使員工滿意並留住人才,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十一、領導技巧培訓

  公司要想有出色的老闆,就必須把他們培養成這樣。你可以創建一家優秀的公司,但如果到頭來員工的老闆太差勁,他們很快會走人。 Synovus Service Corp 的總裁詹姆斯(Lee Lee James)說:"對大多數員工來說,老闆就是公司。"

  在孟山都公司(Monsanto),足足有半數高級經理人的獎金是根據他們管理員工的技巧而確定的。

   為了增加留住骨幹人才的機會,Synovus 要求它的所有經理人都必須參加公司舉辦的"領導力之根本"(Foundations for Leadership)研討會。他們還必須符合公司的"領導能力模型"(Leadership Expectations Model),該模型要求經理人在以下四個方面都要取得優異成績:體現公司價值;與員工分享公司願景;幫助員工事業有成;以及管好公司各項業務。

  研討會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學習如何處理好矛盾衝突,因為若不及時解決矛盾,一旦積壓,就足以使員工逃之夭夭。其他內容包括溝通技巧,主動傾聽技巧以及人際關係技巧等等。

  競爭對手出高價怎麼辦

   不要覺得他漲錢你也得漲。 Robert Half International Inc. 的研究人員曾經問過 150 位最出色的經理人這樣一個問題:優秀員工離職原因何在。有 41% 的被訪者認為,原因是員工覺得發展機遇渺茫。有25%的經理人把此事歸咎於員工的業績缺乏認可。只有 15% 的人認為,薪酬是主要因素。

  我們不能忽視為了錢而跳槽的這 15% 的員工,但是從總體上講,金錢不是驅使人們走入市場的主要原因。實際上,經驗豐富的獵頭人士認為,如果促使某人換工作的惟一原因就是錢的話,那麼此人是很危險的,因為會有其他錢袋更深的公司出來,再次把他挖走。

   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假如某位員工對公司的運營狀況至關重要的話,那麼你可能要考慮和競爭對手一樣出高價了。然而,正像 Summit Consulting Group Inc. 總裁韋斯 (Alan Weiss) 所說的,"你必須確信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否則,就不要這樣做。"

  韋斯說,在做回應出價之前,"一定要肯定這是錢的問題,而沒有其他原因。如果給他們漲 15% 到 20% 以後,他們還是要走,那就不是錢的問題了,而是另有原因。比如,他們覺得工作沒有前途,或不喜歡老闆等等,都有可能。"

  而一旦做了回應出價,就要確定所有促使員工離職的問題都已得到解決。還可以考慮提供其他額外的福利,提供陞遷,給予更多的職責,換換工作,由公司出錢提供培訓教育或員工提出的其他公司吸引他的其他任何東西。

  真丟了關鍵員工怎麼辦

  首先應該做的是保持員工的士氣,這樣就不會失去更多的人。HME News 建議有四件事情你必須立刻去做:

  發表聲明。不要只寫備忘錄,而是要召開見面大會。需要盡快這樣做,不然小道消息會鋪天蓋地,鬧得滿城風雨。

  再次強調公司的發展方向和優勢所在。要表示,公司會懷念離職的員工,但是大家必須繼續努力,因為我們的家庭和客戶都在依賴我們!

  要強調,公司不會急著找到新人,因為這要經過認真的篩選,才能找到和團隊其他成員具有相同高水準的人。

  對公司的工作環境、領導能力和人才保留計劃做一番審核,看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此事最好在僱用新人或其他員工離職之前就抓緊進行。

  最後一點,如果你的某位骨幹人才真的跑到競爭對手那裡去了,不要以為戰鬥就結束了。

  對這位失去的人才,一定不要把事情做絕。Boardroom 公司的海納建議道,"不要讓人覺得走了關係也鬧僵了。即使失去他們,也要顯得坦然大度。將來招聘新人時,他們或許還能幫上忙。"

學會領導一點就通

而在Patrick Lencioni(著有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開會開到死) 的健康組織四大準則中,以故事強調:
1.打造並維繫團結的領導團隊
2.創造組織透明度
3.過度溝通
組織透明度
4.透過人資系統強化
組織透明度


學會領導一點就通

《大師輕鬆讀》240期 類別:經營管理

▼五分鐘摘要


領導人怎能不懂如何「領導」人!
領導是個永不褪色的課題,遠自古代帝王近到職場課長,無不苦心鑽研。想學會卓越領導沒有捷徑,把握溝通、決策、執行3大基本功,融會貫通,你也可以自創獨到的領導哲學。只要學會領導,帶人處事沒煩惱!


一、溝通
有效領導,就必須善於溝通。換句話說,領導人只要能夠加強溝通技巧,自然就可以提升自己對組織的價值。有效溝通,方法如下:
1.周延規畫領導訊息
傳達的訊息,對成員來說意義非常重大,這些訊息會主導成員的想法、話題以及作為,其妥善運用「溝通4 I」模式,就能夠達成下列效果:
● 告知狀況:讓大家了解最主要的問題以及因應作法,不管情況是好是壞。
● 集思廣益:鼓勵成員提出最理想的構想與建議。
● 啟發想像:讓成員開始思考該採取些什麼行動改善局勢。
● 號召群力:藉此營造雙贏,讓每位成員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現,也使得組織能夠集結眾人之力,達成更高成就。


2.延續並強化領導訊息
溝通是種持續進行的過程。在簡報結束之後,必需廣納各方意見,然後進一步調整訊息內容。

二、決策
現今,快速而穩健的經營決策益形重要,其具備嚴謹、穩健而一貫的決策流程,就會更有機會讓決策快速又穩健。要訂定適切的決策,有下列方法:
1. 蒐集情報
在現今環境中,針對任何議題都能夠找到成堆資訊。真正的挑戰在於,要怎麼把資訊轉化為有價值的見解,其有效的情報蒐集工具如下:
● 用失誤樹分析來發現可能的問題:失誤樹狀圖是用圖表的型式,顯現各種可能導致錯誤或問題的原因。
● 建構情境設想多種可能的未來:情境規畫是一套嚴謹的方法,可以用來想像可能的未來。


2. 記取過去的經驗
記取經驗的意思則是去了解發生狀況的原因,這樣在未來才可以避免類似狀況,或是可以複製成功經驗。要鼓勵成員努力記取經驗,可以嘗試下列作法:
● 嘗試以「外部人士」的角度思考:想想看,如果是競爭對手、供應商、或合作夥伴研究自己的組織,這些對象能夠獲得什麼經驗?
● 建立「決策日誌」:記錄自己目前的決策,以及根據哪些理由作出這些決策,然後定期把實際結果和當時期望的結果相比較。

三、執行
卓越的領導人不論考慮再周詳,再好的經營策略或方案,如碰到組織的問題而停擺,這就好比是管理上遇到「塞車」,也就是企業策略無法徹底落實,原因是出自內部問題,而不是因為外在競爭對手。要能防範,且突破策略塞車的循環,應該採行下列指導方針:
1.找出推手和絆腳石
要找出企業文化的助力或阻力,其方法如下:
● 找出組織實際上要怎麼做,才能成功執行策略:組織必須達成什麼表現,或必須具備哪些能力。
● 找出哪些人真正具備必要能力,能夠讓組織達成預定成效。這些人可能就會是推手和絆腳石。
2.充分溝通,建立誠信
在推行新策略或方案時,通常會密集和成員溝通,但是在執行階段卻很少溝通。比較理想的作法是,企業領導人應該持續溝通,不要只是在特定時刻傳達想法。其克服溝通不良造成策略塞車的方法如下:
● 決定自己要傳達什麼訊息,以及目標聽眾是哪些人:然後藉此判斷自己該如何傳達訊息,又希望獲得什麼回應。
● 針對各方利害關係人,擬定完善溝通計畫:善用現有的正式與非正式管道。另外,一定要納入量化指標,這樣才能評量溝通計畫的成效。

如何能夠開創更好的領導風格~ 請見《大師輕鬆讀》8/9出刊第240期:〈學會領導一點就通〉

▼大師名言
※「領導人只要能夠加強溝通技巧,自然就可以提升自己對組織的價值。」--摘錄自大師輕鬆讀240期
※「企業領導者具堅毅的性格在商場上固然是項良好的特性,但是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摘錄自大師輕鬆讀240期

創造自己的貴人緣! & 貴人學Lesson1:你的貴人在哪裡?

主題學習/創造自己的貴人緣!

可以在你職涯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人、能夠適時給你幫助或指引的人,就是你的貴人。擁有貴人不需要被動等待,可以主動去尋找、創造、經營,借重貴人的經驗與力量,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採訪.撰文 / 鄭君仲 jeffery.cheng@managertoday.com.tw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6月號


可以在你職涯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人、能夠適時給你幫助或指引的人,就是你的貴人。擁有貴人不需要被動等待,可以主動去尋找、創造、經營,借重貴人的經驗與力量,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奇異(GE)前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或許是當今最具聲望的商業領袖。他領導奇異的20年中,將這隻「大象」做了徹底的改造,不但讓奇異股價翻漲30倍,更讓它成為全球最受尊崇 的企業。威爾許也因此被《財星》(Fortune)雜誌稱為「20世紀最佳經理人」。


不過,令人訝異的是,精明幹練、自信過人的威爾許,卻認為他輝煌的事業成就,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在工作生涯中遇到的貴人。「貴人似乎總會在我的身旁出現,扶持我、鼓勵我,」威爾許在他的自傳《jack》中這麼說。

奇異威爾許,也須要有貴人相助

威爾許剛進奇異工作時,曾經因為奇異的小氣作風與加薪問題而遞出辭呈。但當時威爾許的上司魯本.賈多福(Reuben Gutoff)相當賞識他,邀請他共進晚餐來加以挽留。席間賈多福答應為威爾許提高加薪幅度,更重要的是,願意支持他不受官僚體制的影響。賈多福的心意讓 威爾許大受感動,因此決定繼續為奇異打拚。威爾許的另一個貴人,則是他在產品事業群工作時的主管查理.李德(Charlie Reed)。

1963年威爾許曾因為進行化學實驗不慎,差點炸掉整棟工廠大樓。當威爾許向李德報告時,本身是化工專家的李德沒有痛罵威爾許,反倒以理性的態度幫 助他解決問題、為他打氣,不僅讓威爾許在奇異的前途沒有受到影響,也讓威爾許學習到領導者應有的風範。奇異前副董事長赫姆.魏斯(Herm Weiss),更是威爾許心中非常重要的貴人。魏斯與威爾許無話不談,也一直協助向來有話直說的威爾許和奇異的高層溝通。甚至在過世前,魏斯還不忘向當時 的董事長瑞吉納·瓊斯(Reginald Jones)推薦威爾許是「奇異裡頭真正有前途的人」。「我無論到哪裡,似乎總能找到良師益友,」威爾許強調,「若非這些人鼎力相助,或許傑克·威爾許這 個傢伙會一輩子沒沒無聞。」

威爾許的故事,正好點出了「貴人」的重要性。因為就算是威爾許這麼優秀聰明的領導者,也會有需要貴人相助的時候,更何況是一般人?所以,貴人可說是個人事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職場中沒有人不需要貴人,」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更如此強調。
不 過,有些人對「貴人」這個名詞卻有一種迷思,認為貴人就是有權有勢的人,貴人往往可遇不可求,但這並非貴人的真正面貌。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貴人其實就是 威爾許所謂的「良師益友」。換句話說,在你所認識的人脈中,可以在你職涯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人,能夠適時給你幫助或指引的人,就是你的貴人。

與其單打獨鬥,不如善用良師益友

從管理、領導的角度來看,建立人脈、發掘貴人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在《第三意見》(The Third Opinion)一書裡,作者賽─妮可.喬妮(Saj-nicole A. Joni)就指出,現代的企業主管要能懂得找尋適當的專家、顧問或導師,和他們建立情誼,並善用這些人的智慧和協助,「領導需要資源……經過充分發展而完 整的人際關係,無疑是威力強大的領導資源,」喬妮分析。但要擁有貴人,其實不需要被動等待,可以主動去尋找、去創造、去經營。知名企業顧問理查·柯克 (Richard Koch),在他的暢銷書《80/20法則》(The 80/20 Principle)中建議讀者,可以試著擬一份「盟友名單」。「這些人是你需要重視的人,是你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柯克指出,擬出盟友名單後,要設法和 他們建立5種屬性的關係:「喜歡對方」「互相尊重」「分享經驗」「有福同享」「互相信賴」。當這些關係建立了,這些盟友就成為你的潛在貴人,「他們能適時 地提供你所需的幫助,與你一起謀求共同利益。」

所以,一個人在職場中是否能有貴人相助,其實最大的決定因素就是自己的努力。「懂得用正確方式去拓展人際關係的人,絕對可以找到貴人,」經緯智庫公司(MGR)總經理許書揚強調。
要 獲得貴人的相助和忠告,亂拉關係、逢迎拍馬只會得到反效果,必須要用心去培養、去經營。如果可以努力建立個人品牌,展現良好的工作精神和專業形象,並且以 大方無私、正面樂觀的態度去建立、維繫自己的職場人際關係,必然能夠提升自己的「貴人緣」,貴人自然就會出現在你身邊。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曾經對被列入《美國名人錄》的成功人士做過一項問卷調查,請他們歸納成功的因素是什麼,結果發現有高達85%的受訪者將「良好的人 際關係」列為第一位。由此可見,獨來獨往、單打獨鬥只會讓自己舉步維艱,能夠獲得他人的協助才是成功的重要關鍵。所以請記住,懂得布建正面的人際關係,並 借重貴人的經驗、力量,絕對可以讓自己的視野、成就更上一層樓!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6月號


主題學習/貴人學Lesson1:你的貴人在哪裡?

貴人在哪裡?在關鍵時刻能提供幫助的貴人,往往比你想像中多。多敲上司的門問問題;透過校友會拓展人際關係;或向專業領域的前輩請益,都是發現貴人,得到幫助的方法之一。

採訪.撰文 / 鄭君仲 jeffery.cheng@managertoday.com.tw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6月號


在某個偶然的機緣中,某某人遇見了一位成功人士,而獲得他的賞識或幫助。」這是一般人印象裡貴人的出現方式:可遇而不可求。但是,貴人的出 現,難道一定都是「美麗的意外」嗎?其實,貴人的出現並不只是靠巧合或運氣,而是可以自己發現、自己掌握的。「找不到貴人,多數時候是自己的問題,」經緯 智庫(MGR)公司總經理許書揚表示,懂得去培育人脈、拓展人際關係,絕對可以找到能幫助自己的貴人。

眼光放遠 貴人不只高官顯要

要發現貴人、找到貴人,第一步當然要先了解何謂貴人。就最簡單、最直接的定義而言,貴人可以說是有能力給予你幫助的人。但是貴人的幫助其實有不同面 向:可以提供金錢等實際資源的,屬於「資源型」的貴人;可以介紹人脈關係、分享商業情報的,屬於「仲介型」的貴人;有些人是「顧問型」的貴人,可以提供專 業知識或資訊的諮詢、建議;有些人是「教練型」的貴人,可以給你指導、訓練,提供建議;有些人則是「導師型」的貴人,在必要時激發你的想法、為你指引方 向。「有些貴人給你實質的幫助,有些貴人給你忠告與建議。無論有形或無形的幫助,對工作者來說都有它的作用,」許書揚說。

身為資深的高階人力仲介顧問,許書揚深知貴人的重要性,「在和許多職場朋友的互動中,我發現很多成功經理人談到職涯歷程時,除了一些技術層面的技巧外,通常都會談到他們這一生中所遇到的貴人。」
但 許書揚認為,職場工作者對於貴人的界定,最好從廣義的角度來看,「貴人並不一定就是高官顯要,你的朋友、同儕、前輩等等,都有可能給你不同的幫助,」他分 析,「太局限在少數人身上,只認定這些人才是貴人,眼光就太狹隘了。」因此許書揚建議,要發現或找到貴人,首先在觀念上不要太現實、太計較,覺得當下有利 用價值才去建立關係。尤其是年輕人或職場資歷較淺的人,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一定要認識什麼資源豐富的「高層」,倒是可以抱著「廣結善緣」的想法,先 和周遭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多敲老闆的門 從非正式組織拓展人脈


就職場工作者而言,許書揚認為最明顯而直接的貴人,不外乎是自己的上司或老闆。「在職涯裡,跟對一個老闆很重要,」許書揚指出,一般人其實 可以從老闆身上看到許多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為這些人能成為你的老闆,就是因為能力受到肯定、在某方面有過人之處,所以從老闆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學到很多事 情。


許書揚也發現,多數的工作者通常都是自己設法解決問題,很少去「敲老闆的門」,但老闆不是那麼難以接觸的,「多了解老闆、多去問問題,或許師徒關係就會自然而然建立起來,」許書揚指出。

不過,一般人在公司裡能接觸的人還是有限,如果公司規模不大就更受限,這是大部分上班族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許書揚強調,想要發掘貴人,還需要具備 開放的心態,去拓展自己的人脈。「職場工作者必須勇敢地踏出去,主動去建立你的人脈關係,主動去找尋你的貴人,」許書揚指出,「舉例來說,校友會就是一個 不錯的管道。」在進行中高階主管的推薦、媒合時,許書揚就發現交大畢業的人通常喜歡錄取交大的,台科大的校友則較常錄取台科大的,「因為有同校的情誼存 在,彼此的感覺會親切得多,關係也一下子就拉近了,」許書揚表示,如果能擁有這類關係,將來在情報、資源上就會比較願意協助對方,優先和對方分享,這對想 要在職場或商場上獲得幫助的人是很重要的。

至於像研討會之類的場合,許書揚則認為去參加的人通常彼此不會有什麼相關之處,也比較沒有機會互動,效果就比較差。所以在他看來,如果想要拓展或培養人際關係,還是先找和自己有關係的組織或場合去參加,這樣在關係的建立上會比較順利、比較有方向。

如果這方面的管道真的找不到或想不出來,許書揚則建議可以自己去創造一個非正式的團體,不需要等人家來找你。「我知道IBM的離職主管有一個聯誼 會,我們公司樓上有一位待過花旗銀行的主管,也正打算要成立花旗『畢業生』聯誼會,」許書揚認為,要號召這種有共同關係的非正式組織其實不難,對於拓展人 脈也很有用。

釐清生涯規畫 從專業領域建立人際網路

許書揚也發現,很多人找不到有用的人脈或貴人,其實是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未來的職涯想要做什麼。


「把生涯規畫釐清,對找尋貴人也是相當重要的,」許書揚表示,在找尋貴人或發掘有用的人脈之前,最好可以先想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是什麼,這 樣才不會白費功夫。否則前面如果沒想好,後面可能都會是錯的。舉例來說,很多人想去中國大陸發展,如果可以先想清楚要過去做什麼,要去大陸的哪個地方,就 可以先去認識熟悉那裡的人,這樣過去時可能就已經有機會在等你。反之,如果沒想清楚或臨時起意就過去了,碰壁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許書揚進一步指出,台灣的職場工作者,其實從念書的時候就不太有職涯規畫的概念,也沒有人教導他們該怎麼分析規畫。如果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很多人也不太敢問,或是只敢問自己的朋友,而在職涯上遇到瓶頸。

在他看來,如果對某個領域有興趣或有問題,可以去詢問一些該領域的成功人士或是專家,請他們提供建議,做為建立人際關係的開始,「一旦清楚自己對職業生涯未來的期望是什麼、階段的目標是什麼,那你就會比較知道哪些人脈是自己需要特別注意、特別經營的,」許書揚說。
很多人經常自怨自艾:「為什麼我碰不到貴人?」其實貴人可能就在你的身邊。如果自己能夠做好準備,要找到貴人相助絕對沒問題!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6月號

3M MT專訪/帶頭衝,也要懂得適時放手

MT專訪/帶頭衝,也要懂得適時放手

主管要尊重各種可能性,凝聚共識前,任何事都鼓勵員工討論甚至爭論,但只要共識一形成,就必須往同一個方向執行。如果方向對了,好的主管要懂得放手,讓員工用自己的方式做。

採訪.撰文 / 張鴻 yenyen@managertoday.com.tw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6月號

當許多企業致力追求獲利成長、和競爭對手在做價格拚殺時,3M卻專注於產品的創新。
自1969年3M台灣子公司成立至今,在台行銷約三萬種商品,包括不織布材質的菜瓜布、通氣膠帶、利貼便條紙、反光標誌、「輕水」泡沫滅火劑等,幾乎全都出自3M的創意團隊。
為了不浪費資源,創意必須符合公司既有的方案跟流程,但創意也可能是突然的靈光一閃,因此3M台灣總經理趙台生鼓勵「自由的風氣」和「尊重人性」。
對於這個以「創意」立基的百年企業而言,是如何找到「既鼓勵創新、又符合市場需求」的成功方程式?趙台生分享了他的心得:

讓研發人員創意思考:15%工時做自己想做的事

Q:你認為,3M創新的祕訣是什麼?

A:基本上這跟公司的組織文化有關。對於研發人員,3M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是,研發(創新)固然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也必須符合公司既定的方案跟流程,然後做集體的討論,開發工作才不至於浪費。
可 是相對的,有些時候,創意是在洗澡或走路時突然的靈光一閃,所以3M特別允許研發人員有15%的工作時間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15%的時間是多久? 該怎麼丈量?我們除了工廠的員工外,其他部門的人上下班從來不打卡,要怎麼去限定15%的時間呢?所以這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反映在公司的管理文化上就是 「自由的風氣」和「尊重人性」,人在自由的環境裡,就會比較有創意。

Q:你如何鼓勵員工創新?

A:過程和結果兩者並重。比如一個客服人員,主要工作就是接觸客戶、接訂單,如果客戶有問題就幫忙解決,每天坐在辦公室很制式的接聽電話;但相對 地,做了一段時間,他也需要動動腦筋創新。這個創新不見得是要發明一個新產品,也許今天他在每一筆訂單的處理上有新的方法,能夠更有效率、更快速,這就是 創意,每個人都可以發揮他的創意。

Q:能不能分享一些3M的創新發明?

A:3M有一種夜間照明的反光技術,像警察、消防人員穿的反光衣,或是有些運動、慢跑鞋上的反光條,都是反光技術的應用,主要是為了夜間活動時的人 身安全。早年剛在台灣推的時候,一開始因為價格比較高,加上當時全台灣沒有人使用,推得不是很順利。後來有天早上,我看到報紙有則新聞,台北市公園路燈清 潔管理處有位清潔工,清晨在馬路上掃地時被車撞死。我靈機一動,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如果讓清潔工穿上標示明顯的反光衣,起碼能減少危險的發生。但要如何讓 社會大眾了解這種技術呢?
於是我們就到當時的台北市環境清潔處和他們談,他們也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但沒有經費,這個案子就被擱置下來了。這條路行不通怎麼辦?
後來因緣際會,我們直接找到當時的台北市長李登輝,把這個想法和他溝通,然後做出一些樣品,用捐贈的方式捐給台北市政府。當時他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於是馬上交辦下去,後來藉著記者會就把這樣的觀念傳播出去。

Q:這件事對3M來說,商機在哪裡?

A:當時是捐贈兩卷反光帶給台北市環境清潔處,但他們人很多,其餘要買或要做的衣服,就不只是那兩卷而已。捐贈只是拋磚引玉,從那個點再慢慢推廣到全省其他的環境清潔單位。
因為捐贈的動作引起媒體注意,上了電視媒體以後,也慢慢引起其他單位的注意,不只是清潔工,只要是在馬路上工作的工程人員、承包商等都開始採用,慢慢地業務就推展起來。
基於這樣的概念,這幾年3M也持續對台北市政府捐贈,同樣是反光材料,除了縫在背心上,還做成反光隨身帶(像一把尺,一打就捲起來了,不用縫在任何衣服上,可直接套在手腕,並附有記憶鎖片),這就是一個新的應用。

凝聚共識調整方向:在框架裡提供最大彈性

Q:談談你第一次當主管的經驗?

A:嚴格來說,我第一次當主管是當兵時當排長,當然軍人是比較講求「服從」,即使有不同意見,也不敢講,因此要怎麼樣能夠讓人對你心服口服,做法上就會完全不一樣。
我 當排長時有個綽號叫「魔鬼排長」,可是嚴格歸嚴格,為了榮譽,幹部們都心甘情願。那時在訓練中心,不論是從旅部、師部、陸總部、甚至國防部,所有的戰技測 驗,一定是我的這個排上陣,而且從來沒有拿過第二名,永遠是第一名。除了訓練嚴格,我要做的就是激勵他們,然後拿到的榮譽是大家分享,不是我一個人獨享。

Q:出社會後,跟在軍中當主管有什麼不一樣?

A:當然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職場上員工的服從性沒有那麼高,但基本上人性都是一樣的,怎麼樣想辦法讓大家能夠高高興興地、把他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而不只是在應付工作。當然我也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做到,就是盡力去做。

Q:在公司裡,你怎麼管理員工?

A:第一、我會設定目標,通常我設定的目標都比較高,甚至有時候是讓人看起來不是很舒服的目標。但是設定了目標以後,首先我會自己帶頭一起做,找對了人以後,再放手讓他們去做;但放手並不是「放任」,要隨時注意他們工作的進度,有沒有偏離原來設定的目標和方向。
如果方向偏了,我的責任是要把他們拉回來;如果沒有偏離,繼續往這個方向走的話,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闖。

Q:在一個強調創意的組織裡,你覺得紀律重要嗎?

A:制度、紀律,一定要有,但是又不能過分。過分地守紀律,人就會被限制在框框裡不能動;但是沒有那個框框,大家努力的方向會不一致。

Q:那要如何拿捏「有紀律、又不能太有紀律」?

A:這個拿捏真的很難,沒有絕對的公式,也許就是我這三十年來在職場上的養成教育。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這時溝通就很重要了。任何事情我都鼓勵大家講出來,可以去討論、去爭論;但一旦形成共識,即使你不同意,最後在執行時,大家都必須要往同一個方向去做。

從顧客的問題出發:投影機和開會技巧一起賣

Q:你剛加入台灣3M時,曾在一年內,創造了從零到數百萬的業績,你是如何做到的?

A:我1978年加入3M時,3M剛開始在台灣發展投影機產品,當時因為使用的人不多,所以我們就鎖定教育市場和一般公司行號來做;特別的是,我們 把投影機跟開會的技巧綁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不只賣產品,還教客戶「如何開更有效率的會議」,這在當時是很創新的做法。所以就用這樣的方式,快速地在市 場上打下基礎,並開創出一片天地。
其實不管賣任何東西都一樣,賣的是這個產品的價值,客戶為什麼要買這個投影機,對他有什麼好處?永遠要從客戶的出發點去找到對客戶有用的價值,一直到今天,我都是這樣來要求團隊。

Q:你如何訓練自己觀察趨勢、市場及了解客戶的能力?

A:沒有辦法觀察,就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做。對工業產品來說,就是要腳踏實地的到客戶那邊跟客戶談,去跟他一起工作,他真的有需求時,就會告訴你。

Q:你覺得一個好的研發、業務或設計人員,需要哪些能力或特質?

A:不需要特質,只需要他很努力地去工作,努力去觀察,當碰到事情發生時,想辦法去找找看,你在這邊能不能使得上力。事實上,我們不需要IQ 200分的人,很多機會就在你的生活四周,細心去體會、小心去觀察,很多機會是存在的。

不限制任何可能:適時放手讓部屬展現能力

Q:你最欣賞什麼樣的主管和員工?

A:我最欣賞的主管是,當有能力的部屬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而你覺得可以放手的時候,就放手讓員工去做。相對地,我最欣賞的員工是,有能力做 夢,然後築了夢,有能力實現。人有千百種,不要去限制人一定要怎麼樣,開創本來就是從無到有,但最重要的是,怎麼樣把你的遠景編織出來;編織出來之後,想 辦法實現。

Q:你最欣賞的領導者?

A:事業經營得成功的人很多,也許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但我從來不迷信任何一家公司或個人,包含我自己在內也一樣,都會有成功和失敗的地方。
想 辦法擷取人家的長處,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去做。郭台銘做得很成功,我永遠不會是郭台銘;張忠謀做得很成功,我也永遠不會是張忠謀,但張忠謀有沒有什麼地方可 以讓我去效法或學習,同時適合我自己的個性、做事情的方法,我才去做,不然硬要把趙台生穿上張忠謀的制服,永遠做不好,也是不可能的事。

趙台生
出生:1951年
現任:3M台灣常務董事兼總經理
學歷:淡江大學銀行保險系
經歷:1978年加入3M台灣,負責銷售投影簡報產品;1980年,轉任交通安全產品業務代表;1982年,升任電子及膠帶產品事業群總經理;1991年接任交通及安全防護產品事業部;2000年成為3M香港的常務董事兼總經理。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6月號

小激勵,大成果 101種激勵員工的方法-激勵的5個迷思

主題學習/小激勵,大成果 101種激勵員工的方法-激勵的5個迷思

「這個月,小張的表現好極了!」主管心裡這麼想著,但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嘉獎小張。用獎金?根本沒有這筆預算,口頭讚許?萬一說得不好反而肉麻,主管想想,還是等過一陣子再說吧!
如果你認為激勵就是要花錢、花時間,等有錢有閒時再做就好,你可能已陷入激勵迷思而不自知。


迷思1
將激勵與金錢報酬劃上等號

許多經理人都以為,薪水是吸引員工投入工作最大的原因,但是,《新手學管理》(Managing for Dummies)一書中指出,在由上班族自己列出的工作動機當中,「金錢」這項因素,並非最強有力的激勵工具。

這項調查是源自於作者鮑伯.尼爾森(Bob Nelson)進行一項橫跨7種產業、總計1500名員工的工作動機大調查。調查發現,最能激勵員工的前三名分別為學習活動、彈性工時和個人讚美;第四名 為憑藉優異績效贏得「工作權威」;第五名為有機會能配置資源、制訂決策、管理他人的「工作自主」;第六名為「有時間和主管對談」;第七名為「分時休假」; 第八名為「公開讚美」;第九名為「選擇工作內容或任務」;第十名為寫一封電子郵件或「書面讚美」。

「學習活動」與「選擇工作內容或任務」可以讓員工透過學習技能,提升身價和市場價值。不論是現在與未來的職位上,都具有成長與發展。

「彈性工時」與「分時休假」讓員工可以選擇彈性上下班時間,以及選擇適合他們的休假時數,例如偶爾下午可離開辦公室,參加孩子在學校的表演;或是提早一小時上班,以提早一小時下班。
出乎意料地,金錢排在第十三名。

除了金錢之外,別忘了,即時誠懇的讚美,還有一對願意傾聽部屬想法的耳朵,是最不花錢的激勵。

迷思2
激勵需要很多時間準備

激勵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花時間,至少以下這3種方法,花不到10分鐘就能做到:
1.問問當事人:了解你的部屬希望得到什麼激勵?因為你尊重而詢問他們,這就是一件基於溝通方式的激勵手法。
2.眼神交流:眼神交流就是溝通的一種。雖然許多人不善於稱讚別人,但是不妨從你的眼神開始練習,試著在稱讚時不要閃避部屬的眼神,你將會發現,誠懇的眼神,可以強化激勵的訊息。
3.給予認同:「Steve,這件事情你做得真好!」一方面讓部屬知道你了解他正在從事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讓他知道,你可是知道他的名字,而不是沒沒無聞的隱形員工。

迷思3
激勵士氣的關鍵在於員工的工作態度,與經理人無關

大多數經理人相信,員工要選擇有幾分的工作動力(受到幾分激勵),是取決於他們自己身上的。經理人通常會認為,有些員工天生就有好態度,其他人則天生工作態度就不好,因此不太可能做什麼去改變這一點。

研究顯示,經理人在員工能受到多少激勵這方面,最具影響力。也就是說,激勵員工的關鍵,掌握在經理人手上。甚至經理人在很多時候正是打擊員工士氣的兇手!

試想,經理人是否會因為員工做得好,就給予他們認可?是否提供了一個愉快、支持的工作環境?是否在組織裡,營造共同使命感和團隊精神?是否對於員工一視同仁、避免偏袒?在員工想講話時,是否傾聽他們的聲音?

員工不要施捨,他們憎恨偏袒。不要只因為要員工喜歡你,就對他們好。給予認可時,是在員工真正有所表現時,而且能幫助主管及部屬雙方更為成功。否則不但會使員工收到的獎勵變得廉價,連帶也會損及其他員工對你的信任。

迷思4
激勵只是一種利益交換的對價關係

經理人多數以為激勵是一種對價關係(意即一方為換取另一方做某件事的承諾,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代價或是履行承諾),事實上,對價關係只能啟動「外在動機」,無法啟動「內在動機」。想要激勵員工,必須致力於創造真正能啟動部屬內在動機的工作環境。

激勵不能全然從外在動機的角度來看待,因為激勵的各個面向之中,還包含了溝通、肯定、感召,這些都不存在對價關係,而是在於啟動部屬對於工作的內在動機。「溝通」能了解部屬的想法;「肯定」能讓關心傳達給部屬;「以身作則」能感召部屬。

彼得杜拉克基金會(Peter Drucker Foundation)的共同創辦人法蘭西絲.賀賽蘋(Frances Hesselbein)表示,人人都希望自己對於這個世界有所貢獻,很少有人在工作時,除了金錢之外別無所求。她曾經領導全球最大的女性組織「女童軍」, 而在擔任女童軍執行長期間,她以謙虛的態度與部屬溝通,定位自己的角色為「資訊與聯繫中心」,也就是身處「同心圓的圓心」,以擅長溝通的激勵方式,啟動部 屬的內在動機。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學會(Socie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曾經在調查後發現,有79%的員工之所以會離職,是因為自覺在工作中得不到肯定或賞識。因此,經理人千萬別輕忽「肯定」對於激勵部屬的力量。

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總裁柯琳.巴瑞特(Colleen Barrett)在組織裡所扮演的角色,像媽媽又像阿嬤,經常以手寫卡片送給部屬,讓部屬都能感受到她以「肯定」激勵員工。麥當勞連鎖店創始人雷.克羅克 (Ray Kroc)52歲創業,拖著一身病痛仍堅持展開全美巡店行腳,「以身作則」感召員工,啟動他們的內在動機。

激勵的極致,是對於部屬真正的關心,當部屬感受到你出於內心的關心時,激勵就不是對價關係,而是化為內在動機。

迷思5
小事不需要讚美,做出大成績時再讚美即可

激勵的精神在於「小事件、大表揚」、有功必賞;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部屬將小事做得很好,你就要不吝惜激勵。

如果你擔心拿捏不好激勵的比例,在《你的桶子有多滿?》(How Full is Your Bucket)一書中,作者湯姆.瑞斯(Tom Rath)與唐納.克利弗頓(Donald Clifton)指出,批評與讚美的比例約為1比5;換言之,批評一次部屬需要靠著5次的讚美才能挽回。讚美的原則是即時、親切、具體、個人化、正面、積 極與即刻行動。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7月號

asus 五十六歲的施崇棠 展開第二次創業

五十六歲的施崇棠 展開第二次創業

品牌!施振榮試過、李焜耀正在鏖戰,現在,輪到他上場了

品牌,一種長期消耗企業資源的終極戰爭。施崇棠在五十六歲的這一年,再次將自己推上火線,展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創業。

《數位時代》撰文=丘美珍.胡華勝


才獲得台灣十大國際品牌榜首的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最近在工作空檔,手上常拿著達文西畫冊細細鑑賞,「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很熱衷於收藏達文西的手稿,」他向我們展示其中幾幅代表作,「這是結合了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象徵!」
與其說他打算成為達文西專家,倒不如說他正進入一種全新境界,體驗「文化」如何成為一種征服世界的力量,而這一切跟他即將面臨艱鉅的、成敗未定的任務有關。
品牌,一種長期消耗企業資源的終極戰爭。這個戰局,施崇棠的師父施振榮曾經嘗試過,他的師兄弟李焜耀正在鏖戰,現在,輪到他上場了。在五十六歲這一年,他再次將自己推上火線,展開人生中的第二次創業,他將竭盡心力、調兵遣將,運籌一場高難度的品牌戰爭。
這個月,施崇棠度過五十六歲的生日,這是他進入電腦業第二十八年。這位談吐斯文、外型清瘦的企業家,多年來低調行事,彷彿自外於高科技業的流血競爭,更精確地說,他超越了競爭,將競爭成為激發個人內在潛能的最大動力!
生涯的第一個十五年,施崇棠在宏碁帶領工程師團隊,完成全世界第一台中文電腦的軟體程式;第二個十五年,他加入華碩,將這個工程師的公司發展成全球最大的 主機板供應商。過去的一萬多個日子,他以優雅而從容的身段,以工程師的冷靜、精確,發展出對應競爭的論述,解開一道又一道的經營謎題。

看得深
每一步都穩紮穩打

華碩 以主機板起家,施崇棠在一九九四年應邀加入後,憑著對品質、速度、服務、創新、成本的追求,讓華碩逐漸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廠。他為華碩定下穩健的經營哲學: 「看得深、看得遠、掌握對的方向及對的策略。」一旦確定目標就穩紮穩打,一步跨完再跨下一步,華碩從主機板、顯示卡奠定厚實基本功,再跨入個人電腦及網通 產品,從不躁進。
不過,由於品牌、代工一體的曖昧體質,引發代工大客戶的疑慮,今年以來,華碩連續漏接大單,原本預計二○○八年進行的品牌、代工分家計畫,不得不宣布提前進行。
分家後的人事布局,包括施崇棠、原來的副總經理曾鏘聲(現任副董事長)及沈振來(現任總經理),將留在華碩為品牌效命;副董事長童子賢、徐世昌以及威碩總經理鄭定群,則將切割至新公司。
雖說這是華碩展現經營品牌的企圖心,不過,如果攤開財報,今年代工業務仍占華碩整體營收六成(約新台幣五千億元), 品牌雖然毛利較高,卻非業務主流。
也因此,由施崇棠領軍的品牌業務,究竟如何應戰,分外引起外界關注。他能成功嗎?

想得遠
重新確立華碩的定位

如果說新力是日本的工程師之家,華碩無疑是台灣的工程師堡壘,而施崇棠是這個堡壘的精神領袖、策略導師。
但他不只是工程師,他是想要挑戰產業顛峰的工程師之王。華碩內部流傳著一則施崇棠的軼事——有一次,他問大家: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第二高峰呢?結果無人應答。他順勢激勵大家,要做,就要做世界第一!
他不在意表面成敗,堅持自我價值。在很多方面,在他領導下的華碩都奇特地不像商業世界的一員。例如早年華碩把公司的資本額一直放在銀行定存,絲毫無視投資槓桿的存在。
受他影響所及,華碩常以工程師的邏輯來應對這個複雜的商業世界。現任華碩策略投資長的蘇豔雪,回想自己擔任瑞銀華寶研究主管時,偶爾必須調降上市公司的評價。一般公司被調降時無不氣急敗壞,只有華碩的相關主管會來電致意,很誠懇地詢問:「還有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被業界公認管理力超強的華碩,吸收管理大師理論後發揚光大,自行發展出的論述不勝枚舉。例如早年為了強調要做出全世界品質最好的主機板,他們將所有可能搭 配主機板的零組件都找來,關在測試室裡反覆測試,並且戲稱這叫少林寺的「十八銅人陣」;而被奇異(GE)奉為圭臬的六個標準差(six sigma),來到華碩,就被整合成融合豐田(Toyota)精神的「精實六個標準差」。
華碩過去兩年在內部全力推行精實六個標準差,最大的成就是讓華碩上上下下都了解內部流程,各個事業單位都自成一個戰鬥單位,也藉此打造了一套Asus Way——不在統計的細節上著墨,改而訴求精實管理及組織靈活的企業文化。
一系列以動物為比喻的說法,例如巨獅、銀豹、常山蛇也堪稱經典,既創新又傳神。
這一切彷彿華碩自創了一個工程師商學院,教導工程師以一種新的思維來面對商業世界,不但要應付競爭,還要以華碩的原則超越競爭,贏得勝利。

贏得心
價值溪流確認品牌理念

眾所皆知,華碩在過去以巨獅平方奠定應付競爭的論述,由此衍伸出對代工/品牌價值溪流(Value Stream)的體會。
施崇棠認為,「如果把華碩的價值溪流換算為一套數學公式——GL2,L就是獅子,追求創新、代表價值,G是量,代表規模。做品牌,重點在L;反之,做 OEM、ODM求的是量,G就會顯得比較有意義。因此品牌與代工的價值溪流不同,這是兩隻巨獅,品牌的重點是GL2,代工的重點是G2L。」
但很少人知道,施崇棠同時也對「品牌」的價值溪流做了分析,並有系統地分析了耐吉、諾基亞等世界級企業品牌邏輯。
「代工的價值溪流是水平的,品牌的價值溪流是垂直的,」施崇棠分析,耐吉的價值溪流甚至可預測到三年後材質的變化,由此推測新市場的規模。
華碩這套價值溪流的理論,最近也成為施崇棠與戴爾(Dell)電腦創辦人戴爾(Michael Dell)交換心得的話題。戴爾在近年來業績不佳,組織又有變動,這又為施崇棠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採用最低成本的策略並非放棄創新,必須注意的是, 要在過程中把品質與速度帶進來。」
「品牌跟製造最大不同在於,你的優點必須得到消費者認同,也就是『嬴心』,贏得消費者的心,」施崇棠笑著回憶當初自己產生這個體悟的慘痛經驗,「我們當初在主機板做得很好,覺得來做筆記型電腦一定沒問題,沒想到當初筆記型電腦推出第一個月,才賣三台。」
從那時到現在,又過了許多年,華碩從當年的品牌新手,如今已蛻變成品牌老手。今年自有品牌的營收可望創新高,迄至六月已經達到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

算得準
在通路上配置更多資源

從施崇棠的論點及品牌溪流公式,似乎看到了華碩做品牌的方向,也就是同時兼顧技術研發、工業設計及品牌行銷三個環節。這個三角環節透露出一個訊息,華碩應該會以一個不同於宏碁及明基的方式來進行品牌戰爭。
與同業相較,過去華碩將大部份的資源配置在研發,行銷部門所能動用的預算,通常只有同業的三分之一,因此這使得華碩發展出獨特的「議題式」行銷手法。
由於對「品質」有絕對自信,華碩內部有專人將各種產品寄送至全球各IT專業媒體,應付各種測試,結果往往能夠獲得極佳的媒體評價。根據施崇棠估算,去年華碩一整年贏得的各項評價,總計居然高達兩千個,平均每天得獎三次。
這幾年華碩的工業設計部門也透過策略性的合作,與全球知名品牌(例如藍寶堅尼)聯手行銷,獲得了全球市場的好評。
在媒體的議題上取得優勢口碑,在消費者購買的通路上配置更多資源,讓通路能為華碩效命,是經營的重點。論到這些品牌執行的細節,近期升任華碩副董事長的曾鏹聲是要角:「通路會是重點,不過,細節我不能透露。」
其實這中間仍有空白的拼圖。例如提到迪士尼(Disney),消費者會聯想到想像力(Imagination),提到諾基亞,令人聯想到溝通( Connection),施崇棠希望華碩傳遞的感性訊息是什麼呢?被問這個問題時,施崇棠承認:「其實我們還沒想到那裡。」
不過,這也讓他提醒自己:「做品牌可以說是一個財務的遊戲、管理的遊戲、工程技術的遊戲。說到品牌,我們還不是第一流的公司。」這位天才工程師的腦海中, 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現在的位置,但是並沒有因此失去鬥志,品牌,對施崇棠說,是一個偉大的夢想,值得用未來十年的光陰去追求。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8月1日出刊《數位時代》,全省書店及便利超商熱賣中

變革祕技/6招讓你推動變革無阻力

閃電戰術對推動項目很有用,而且會意外的大家都來幫忙哦^^不過會很累人就對了^^ 2007/8/31

變革祕技/6招讓你推動變革無阻力

整理.撰文 / 劉揚銘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7月號

人體有免疫系統,不論什麼東西入侵,只要是新的、不熟悉的,它一概攻擊不誤。組織也一樣,對於任何新構想、新對策或變革的倡議,總有一群人憑直覺與本能就加以攻擊,把團隊嘗試新事務的意願蠶食殆盡。如何保護團隊士氣,把反抗力量化解無形?你可以參考這6個步驟:

步驟1:用一個令人驚呼「哇!」的事件揭開序幕

反抗力量總會說服別人不去執行變革,你必須用個令人亮眼的標題,製造正面的對抗力量,來抵消那股負面的拉力。「獲利增加100萬」「存貨流動率加倍」「營業額提高50%」聽起來都不錯,但必須注意可行性。

步驟2:「哇!」事件一定要易於成功

如果你為了測試新觀念而做了明知不可為而為的事,別以為每個人都會欣賞你的勇敢,如果你一起頭就遭到失敗,別以為員工會有接受的雅量。先鎖定某個易於成功的情境,讓你的行動非常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要找到這樣的情境,你得先做仔細的分析。

步驟3:別讓反抗力量涉足「哇!」事件

很多聰明的經理人常會在計畫失敗後,像法醫一樣的說:「我早知道人會是一塊絆腳石。」如果你早知道誰是干擾份子,為什麼要選擇讓他破壞你的變革?要小心,那些不願變革的人會在你的「哇!」事件中放毒,千萬不要給他們機會。

步驟4:用閃電戰術奇襲

那 些抱怨連連的人,之所以利用雄辯滔滔來打仗,一方面是因為空閒太多,一方面是不習慣迅速行動。你得在他們想出為什麼行不通之前,就把成果展現眼前。如果你 能在一個星期內,讓願意加入變革的團隊分析流程、設計全新方法、達到長足的改善、落實變更。就沒人有時間說閒話:「這東西行不通,因為我們不一樣。」

步驟5:找出下一波行動的生力軍

看 到變革行動站穩腳步,就會有人開始反擊。你可以從先前改善的流程中找出被「解放」出來的閒置人力,協助你下一回合的行動。這些被「解放」出來的員工通常會 是最能幹、最有經驗的一群。他們目睹所有的成功案例,知道原本的狀況有多糟,擁有內行人的知識,足以駁斥「我們試過,可是沒成功」的論點。

步驟6:讓你的成功變革直達上聽

變革專案小組要做簡報,把他們完成的事蹟與過程的來龍去脈,報告給管理高層知道。把這些增加生產力的方法直達上聽,你的老闆看到員工在工作上啟動的能量、熱情、腦袋和潛力,都不會容許再有任何人成為改革的絆腳石。

(取材自《DO的學問》,大塊文化出版。整理.撰文 / 劉揚銘)


做好業務一點就通

《大師輕鬆讀》239期 類別:創意思考

▼五分鐘摘要
分析顧客、善用簡報,一定成交!
為 什麼不論景氣榮枯,有些業務員就是能表現傑出?更令人感興趣的是,這些百萬業務員究竟哪裡比別人強?簡言之,收入最高的業務員比一般業務員更擅長應用銷售 的金律、策略和技巧,同時也發展出一種追求成功的心態,做為所有作為、行動根本; 總之,百萬業務員非常能掌握下列工作技巧:

一、百萬業務的一定成交的技巧!
1.、規畫強有力的獨特銷售主張
獨特銷售主張應該要能回答,潛在顧客為什麼要跟你往來,你和同業有什麼不同之處,應該具備下列特性:
●用獨特、好記的方式,說明自己從事的內容:即使產品和服務沒那麼獨特,也要盡量講得精采。
●完整提出能夠為顧客帶來的益處:舉例,有位遺產規畫師就把自己的獨特銷售主張,定為「不朽規畫師」。
2.、學會有效應付難纏對象
百萬業務員會尊重每個人不同的偏好,而且不論每位顧客有什麼不同,都能設法談成交易。具體來說,百萬業務員擅於應付下列各種對象:
●猶豫不決的潛在顧客:會配合客戶,放慢整個交易進行的速度。最有效的作法就是,讓他們先訂購試用品,或是接受免費試用期,接著再慢慢推動。
●滿腹抱怨的潛在顧客:會以同理心仔細聆聽,用不同方式重述對方的反對理由,把抱怨當作是對方對公司的觀察或關切,然後盡可能實際解決問題。

二、百萬業務的說服技巧!
在商場上會運用到的決策風格,其實只有5種!想要影響談話對象,必須先判斷對方的決策風格屬於哪種類型。掌握決策風格資訊之後,可以分別採取下列5種說服對策,讓決策者更容易接受。
1.沿襲型(占36%):打下適當基礎,提出充分證據,證明自己的提案過去在類似狀況下曾經奏效,那麼決策者通常會願意當下作出令你滿意的決策。這類決策者總是希望獲得實惠的條件,所以提案能夠顯示出這種機會,那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2.魅力型(占25%):只要能夠提供公正且詳細的資訊,讓對方能夠交給部屬詳細研究,就很容易推銷成功。這類決策者決策明快,但總是要有人替他們完成後續的細部工作。
3.懷疑型(占19%):只要對他們提出完善的提案,並且讓對方相信,你能夠提出好點子就可以了。能夠做到這一點,這類決策者就會很快作出決定。
4.思考型(占11%):要說服這類決策者必須做好準備,光是分析自己提案的利弊得失是不夠的,還必須分析所有可行的方案。這類決策者一定會徹底分析各種可行方案,然後才會作出決策。
5.控制型(占9%):必須讓控制型決策者覺得,每項步驟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沒有人能夠真正說服這類決策者採取任何行動,頂多只能耐心等待他們改變心意,或者外部事件或是競爭對手的行動,凸顯出自己提案的優勢。

三、百萬業務的簡報技巧!
做好商務簡報,關鍵就在於要能說出動人又巧妙的故事,讓聽眾實際感 受自己提出的原則。道理很簡單,巧妙編排的故事是傳達內容最有效的方法,只要講述故事,就會被你的內容吸引,把故事跟自己的經驗聯想在一起,更會把注意力 全都放在你身上。能夠更精采地陳述令人難忘的故事,就能讓自己做的商業簡報不再枯燥乏味。
故事劇場法——打動聽眾的簡單公式
精采絕倫的故事,不能只是把故事說出來,還要設法把故事演出來,讓故事鮮活呈現在聽眾的腦海之中。在陳述的過程中,要加進肢體和情緒的表現,下列兩點方法可具體表達:
1.一邊說一邊演:故事劇場法就是要在精采故事中,加入適當的表演,讓故事活靈活現。
2.讓故事活起來:要讓故事生動,真正的關鍵其實簡單到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如何能讓自己爬上百萬業務員的行列~ 請見《大師輕鬆讀》8/2出刊第239期:〈做好業務一點就通〉

▼大師名言


※「大多數頂尖業務員無時無刻都在找機會帶動口碑,他們把帶動口碑變成一門藝術及專業領域,不會偶一為之,想到才做。頂尖業務員還會建立一套方法,掌握並記錄每位潛在顧客的資訊,讓自己更有機會銷售成功。」--摘錄自大師輕鬆讀239期

※「說商業故事的目的不在於娛樂聽眾,而是要擄獲聽眾的注意力、激發行動並達成結果。」--摘錄自大師輕鬆讀239期


2007年8月17日 星期五

《勞動合同法》出台後需轉變的十大用工觀念 等2篇

掌握程序證據 因應新勞動法
《勞動合同法》出台後需轉變的十大用工觀念

//
掌握程序證據 因應新勞動法


經濟日報 2007.12.22

時值歲末,大陸勞動新法正式上路也進入倒數計時,嫺熟兩岸事務的資深會計師指出,「因應時間過短」是新制對企業衝擊最大的主因之一,建議企業掌握「程序化」及「證據化」兩大原則,從宏觀角度切入,勞動新制反而有助於台商提升經營新思維。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最近剛與大陸聯盟所的律師合作,針對新勞動合同法要點完成一份全面性的評估報告,其中一項重要結論是,公司人事主管未來必須格外注意「規 章制度的執行要程序化」、以及「規章制度執行的操作中要證據化」。前者是減少發生員工告公司的勞動爭議,後者則是發生勞動爭議時,公司可以不怕告、並且告 得贏。

律師提醒,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責任倒置,須由用人單位承擔主要的舉證責任。他建議,公司應對現有制度按照新法規定程序,重新審核修訂,杜絕制度違法的可能。尤其在新勞動合同法的精神下,許多企業的規章制度可能被法律否定,企業須及早準備。

在證據化方面,大陸律師表示,目前企業主一般採取方法包括:要求員工簽收、張貼公告、郵寄給員工、透過公司網站或電子郵件發布等,但實務上都仍有瑕疵存在;企業最好還是透過開會公布,並製作會議紀錄、要求員工在會議紀要上簽字,這是目前較有保障的作法。

資誠吳德豐會計師舉例,根據新法規定,如果員工以公司規章制度違法要解除勞動合同,公司須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等於提供員工一個「想離職又可以拿到賠償 金」的便門。因為,員工可以在公司規章中吹毛求疵,找出任何一點包括條款違法的實體性問題,或者規章制定時是否合法的程序性問題,以此為由解除雙方的勞動 合約,再來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對公司的管理可能帶來極大影響。

另一個實例是,曾有公司內部規定員工工作時間內不能在辦公室打瞌睡,後來也真以此規定解僱了一名員工,勞動仲裁委員會支持公司的作法,不過員工起訴到法院後,法官認為這項規定不具合理性,最後還是判決撤銷了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

//
《勞動合同法》出台後需轉變的十大用工觀念

作者:石先廣
日期:2007/7/18

一、用工不能再不簽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這一規定重申了《勞動法》的規定,即在我國建立勞動關係需要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但 是,在實踐中,大多數企業至今仍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簽訂勞動合同就是將自己套牢,沒有合同就與職工沒有勞動關係,可以規避法律的規定自由處置員工的錄 用與辭退,而且還可以不繳、少繳稅款和社會保險,即使員工去告,也會因缺乏證據而不了了之。其實不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2005年專門發佈的《關於確立 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 》中早已明確,在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時可參照的憑證,包括(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 社會保險費的記錄;(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 表」等招用記錄;(4)考勤記錄;(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的舉證責任在用人單位。而且這一《通知》還規定了 用人單位終止事實勞動關係的也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我國的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杜絕了勞動者因沒有勞動合同而在發生勞動爭議後求助無門的情況,企 業逃避責任的空間更加狹小。更為重要的是,《勞動合同法》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將面臨許多懲罰措施。

  1、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但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

  2、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1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旦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用人單位無法辭退勞動者,否則,違法辭退要支付2倍的經濟補償金。

  由此可見,新法實施後用人單位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將面臨風大的法律風險。因此,用人單位必須轉變以前的觀念,牢固樹立起「用人就要簽訂書面合同」的觀念。

  二、勞動合同不能再一年一簽
在以往的實踐中,用人單位用工往往喜歡一年一簽勞動合同。原因主要是,先前的法律規定勞動合同到期終止的,企業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一年一簽勞動合同,可以規避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風險。但是,這一做法在新法實施後將不再好使。

  首先,《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這就意味著,勞動合同期滿後,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或者與勞動合同續簽勞動合同時提 供的條件比原勞動合同約定的較低導致勞動者不願續簽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這一規定是勞動合同到期終止與勞動合同解除在支付經濟補償金 上的區別趨於淡化。因此,一年一簽勞動合同的優勢不在明顯。

  其次,《勞動合同法》第14條規定,連續續簽兩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後,再次續簽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必須 同意。這就意味著如果企業選擇一年一簽勞動合同,那麼兩年後,企業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選擇不續簽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後,與勞動者分道揚鑣;要麼選擇續簽 勞動合同;選擇分道揚鑣,可能會使自己培養的員工流失,等於為他人做嫁衣;選擇續簽,可能面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風險。

  由此可見,選擇一年一簽勞動合同,對企業來說是極不利的。新法實施後,企業應注意勞動合同期限的合理搭配。

  三、違約金不能再隨意設定
勞動合同中能否為勞動者設定違約金條款,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勞動法》對這一問題規定不是很明確。各地的地方性立法對此規定是大相逕庭,有的可以約 定違約金,有的是限制違約金。《勞動合同法》的出台使這一問題走向了統一。《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一是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 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 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二是在競業限制約定中約定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 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 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 範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以上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 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係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由此可見,新法實施後,除以上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或者以賠償金、違約賠償金、違約責任金等其他名義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

  四、試用期不再是廉價期
試用期本來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協商約定的對對方的考察期。但是,用人單位濫用試用期的現象比較嚴重。《勞動合同法》延續了《勞動法》有關試用 期的一些規定,如試用期屬於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雙方可以約定也可以不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之內;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同時,針對 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濫用試用期的問題,如試用期過長、過分壓低勞動者在試用期內的工資、在試用期內隨意解除勞動合同等,《勞動合同法》作出了一些與《勞動 法》不同的新規定:

1、試用期的期限與勞動合同的期限對應關係有規定,即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 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 不得約定試用期。

  2、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續簽勞動合同時,不論是否變更崗位都不得在約定試用期。

  3、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之內。單獨的試用期合同不成立,該試用期合同就是勞動合同,視為用人單位放棄試用期。

  4、試用期工資有了新標準。新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5、違法試用要支付賠償金。新法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 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超期試用的除支付試用期工資外,還另外支付一個轉正後的工資作為 賠償金。

  因此,新法實施後,試用期也不再是廉價期,用人單位在試用期的行為將受到更多的制約。

  五、辭退員工不再輕而易舉
《勞動合同法》除沿用《勞動法》關於用人單位單位辭退勞動者情形分為三大類:即時通知解除、預告通知解除和經濟性裁員。但是用人單位在每一類辭退員工的情 形中都有條件限制,如即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要承擔舉證責任,即勞動者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或嚴重違紀或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本單位造成 重大損失或勞動合同無效或員工兼職給完成本單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或被追究刑事責任等;預告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符合法定情形、履行法定程序;經濟性裁 員也要符合裁員的條件並履行法定程序等。

  法律在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辭退勞動者情形之外,還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六種情形。《勞動合同法》第42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 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 醫學觀察期間的;(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4)女職工 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此外,對於有工會的,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最後,法律規定了用人單位違法辭退員工的法律後果。《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 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勞動合 同法》第87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綜上,新法實施後,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的條件更為嚴格、程序更為複雜、違法辭退的成本要翻倍。因此,辭退員工不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六、勞務派遣用工不再是避風港
勞務派遣子在我國產生以來,以其機制靈活、用工效率高、便於分散法律風險等而獲得企業青睞,逐漸成為勞動力市場上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力資源外包」的一種形式。但是,新法實施之後,勞務派遣將不再是企業規避風險的港灣。

  1、法律明確了用工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勞動合同法》第62條規定的用人單位的義務主要包括用工單位應當執行國家勞動標準,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 動保護;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連 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應當按照勞務派遣協議使用被派遣勞動者,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2、定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為防止用工單位規避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促使用工單位只有在真正符合社會化分工需要時才採用勞務派遣形式用 工,並且與規範的勞務派遣單位合作、督促勞務派遣單位依法履行義務,《勞動合同法》規定,在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承擔 連帶賠償責任。這一連帶責任的規定,將使企業採用勞務派遣用工的法律風險大幅度增加,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分散法律風險的作用蕩然無存。

  七、規章制度不再單方可以決定
在企業管理者的觀念裡,企業規章制度應該是企業自主決定的,屬於企業單方決定的事項。其實不然,這一觀念已與法律的規定相衝突。《勞動合同法》第4條規 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 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這裡的「討論通過」、「提出方案 和意見」、「平等協商」等規定已經是規章制度有單方行為變為了雙方行為,即新法實施後,企業制定規章制度的行為將是一個民主表決和集體協商的雙方行為。

  八、拖欠勞動報酬不再可取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 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1)未依照勞動合同的 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2)低於當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4)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 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這一規定的出台,將大大加重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成本。因為,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 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這次勞動合同立法加大了對 無故拖欠工資行為的處罰力度,將原來加付25%的標準提高到了50%——100%.此外,《勞動合同法》還為勞動者追討欠薪開闢了綠色通道,其第30條第 2款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發放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發出支付令。

  因此,新法不僅規定了企業拖欠勞動報酬要加付一倍以下的賠償金,還為勞動者討薪開闢了綠色通道。欠薪的成本要大幅度增加,欠薪將得不償失。

  九、招工不可再收取押金、扣押證件
在實踐中,有些企業以防偷、防跑、防犯規等等為由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押金」、 「保證金」等,如果沒有押金,就扣下試用期期間的工資做抵押。其實,這種做法是違反法律的,一旦勞動者向勞動部門投訴,企業是得不償失。《勞動合同法》第 9條再次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而且新法還規定了 用人單位違法的處罰措施,其第84條第1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 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第84條第2款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 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新法實施後,企業在招工時收取押金、扣押證件的,不僅面臨行 政處罰,還將面臨民事賠償。

  十、退工義務不再可以隨意拖延
履行勞動合同解除、終止後企業還需要積極相關的附隨義務,如對於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終止前作健康檢查,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勞動關係 解除、終止證明,轉移檔案、社保關係等。需要指出的是,《勞動合同法》還為這些附隨義務設定了時間表。《勞動合同法》第42條規定,對於從事有職業危害作 業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終止前未作健康檢查的,單位不得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 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勞動合同法》第50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之日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15日內為勞 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轉移手續。《勞動合同法》第84條規定,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勞動行政部門 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新法實施後,用人單位解 除、終止勞動合同的附隨義務有了時間表,有人單位應在法定時間內積極履行附隨義務,否則,將有可能承擔賠償責任。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哈佛MBA的最後一堂課 讓自己大賣

哈佛MBA的最後一堂課 讓自己大賣

作者:王念綺 / 30雜誌 2007/08

你擁有優良的工作態度,好的專業技能,以及認真學習的精神,一切成功要素都具備了,為什麼,遲遲無法發亮?

這是全球頂尖商學院──哈佛MBA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
2006年11月,哈佛商學院的兩位助理教授史汀博格(Thomas Steenburgh)與諾頓(Michael Norton)向即將畢業的學生,出了最後一道習題;在課堂裡,兩位老師先要學生重新閱讀,過去以來,所有學過的行銷理論與知識,加以融會貫通,再以「自 己」為商品,把自己賣出去(Sell Yourself)。
如何成功讓自己成為職場上的搶手貨?史汀博格與諾頓提示兩項重點:第一,如何將你的特長,轉換為「顧客」的福利,說明為什麼對方要選擇你;第二,如何將「顧客」的福利,轉換為你的特長,了解顧客正在尋找什麼產品,接著問,我可以為他們做什麼?

銷售自己,核心價值強力放送
華爾街美語總經理林芳宜,一畢業就擔任空姐,六年後她從座艙長的職位離職,儘管沒有其他工作經驗,她仍寄了履歷給一家文教公司,毫不畏懼地要應徵行政經理職務。
面試當天,從一踏進公司大門開始,她就留意到:櫃台空無一人、桌子零亂、貨品散放,前前後後,她總共記下二十五項缺失。
林芳宜很大膽要求比同業高出兩成的薪水,面試主管很好奇:妳沒做過相關工作,但「口氣」倒不小!面試主管也直截了當,劈頭就問:「為什麼我們要聘用你?」 林芳宜好整以暇,一一細數這一路走進來的二十五項缺失,並對面試主管說:「你給我三個月,我擬出解決方案。若做不到,我就離職。」面試主管非常訝異,當場 同意聘用她。林芳宜進入公司後,只花一個月,就將二十五項缺失,全部改善。

老闆,選我,就對了!
為什麼林芳宜能成功?哈佛商學院教授要求的兩個行銷自己的重點,她都做到了。她細心觀察到公司的缺失,並且用具體的事實,點出了「顧客」心中的焦慮,來凸 顯她就是顧客需要的產品;而且,她還用明確的承諾,告訴顧客,你們需要我的原因,是因為只要三個月,我就能做好這些事,三個月做不到,我辭職!
在高度競爭的職場,每年有30萬個大專畢業生擠進就業市場,你敢在面試時,一開口就向老闆要高於同業兩成的薪水嗎?還是,你擁有優良的工作態度、好的專業技能,以及認真學習的精神,這一切成功的要素你似乎都具備了,卻遲遲無法發亮?
「默默做事,就會有人看得到,是不可能的。」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斬釘截鐵地說。過去,她只管幾個人時,還能搞清楚每個員工的表現,現在,她手下 不過十幾個人,但除非能讓她印象深刻,否則她真的很難記得每個員工的個別表現,更何況員工動輒上百、上千的大老闆。 不管是正準備進入職場的新鮮人,或是在職場中載沉載浮的老鳥,「自我行銷」,讓自己「大賣」,是職場上讓你綻放光芒的那最後一哩路。
但究竟要如何做,才能讓顧客知道,自己就是他們需要的產品,選你,就對了?

想要什麼,我自己說
史汀博格與諾頓,提出三項評量重點:第一,我如何表現我的優勢,如何將這些優勢,運用獨特的方式呈現;第二,如何向對方證明我有這些能力;第三,我的弱點是什麼,要如何管理這些弱點。
想表現自己的優勢,進而向對方證明自己確實有此能力,第一步,先從好的溝通做起。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沒有人知道你想要什麼,除非你自己說, 這常是行銷自己最困難的地方。試著想像,你只有很短時間能夠行銷你自己,你必須很清楚自己的強項,說明自己為何是對方需要的人,不用謙虛,但要誠實。
暢銷作家吳淡如,過去當上班族時,曾經擔任一個小部門主管,當時只有她和兩個同事。在三人努力下,她的部門不斷爭取到新合作案,半年後,業務量是本來的三 倍,讓她們累得喘不過氣。吳淡如苦撐三個月後,一天,大主管發現她的臉色不好看,吳淡如告訴他,工作分量已經增為三倍,但人數卻不變,自己快做不下去。
大主管卻怪她:「妳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我一直等著妳來跟我多要幾個人,沒想到妳竟然什麼都沒說,所以我以為,妳這個單位可以勝任更多工作量,是妳自己製造了自己和部門同事的負擔!」當時她非常驚訝,原來主管是在等她開口。
在職場上埋頭苦幹、等待伯樂主動發掘的年代早已過去,忙碌老闆根本沒有時間主動關心你、發掘你的長才。

另類手法,只為讓你看到我
透過良好的溝通,達成向老闆自我行銷的目的,並不是靠伶牙俐齒,而是必須把握二個重點,一是時機,二是對的方式。
被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銷售員喬‧吉拉德(Joe Girard),堪稱掌握自我行銷時機的箇中高手,這位連續十二年保持全世界汽車銷售量最高紀錄的超級業務員,不僅講話不溜,甚至患有嚴重口吃,35歲前,他換過四十份工作,一事無成。
後來,他在銷售產品前,努力學習先把「自己」賣出去,他的座右銘是「推銷產品就是推銷自己」。
只要有推銷自己的好機會,喬.吉拉德一定不放過。每次上餐廳吃飯,他總是比別人多給小費,並放上兩張名片。進棒球場看球賽,他花大錢買最好的座位,同時準備好一萬張名片,當球員敲出全壘打,觀眾大聲歡呼時,他便趁勢將自己的名片灑出,讓每個人都注意到他的存在。
「自我行銷並不是罪惡,相反地,必須讓關鍵人物了解你做了哪些事,否則獎勵、榮譽不會落在你身上。」邱文仁強調。

老闆,我要你記得我!
全球人壽業務營運事業部副總王育才的辦公室在十二樓,他發現,每次搭電梯下樓,員工就推說:「副總,我還有事,您先下去。」為此,王育才大惑不解,「如果有一個員工不怕我,大方跟我聊天,我會覺得這個人很積極、具大將之風。」
邱文仁就坦承,若遇到主管,話題一定不離「工作」,即便在電梯內短短的30秒鐘,她會丟出「好消息」或最近的「觀察」讓老闆知道。例如「今天勞委會的新聞,我下午打算發新聞稿……」此舉讓老闆了解她最近的工作內容,也達到行銷自己的效果。
每到年終時,更是要將這段時間引以為傲的工作事蹟具體條列出來,在考核前先寄給主管,並委婉地希望老闆給予批評、指教。邱文仁會在信中,把工作表現量化, 分條列點,羅列出部門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藉由這樣明確的做法提醒主管,自己的部門曾經完成什麼。「如果我沒有這樣做,老闆一定會忘光光。」邱文仁肯定地 說。
至於,什麼樣的自我行銷溝通,才是對的方式?了解主管的性格與公司文化很重要,而公司裡,最容易被忽略的三種人──櫃台、祕書、工友,通常就是最了解主管 性格與公司文化的人。「這三種人,流動率低,對公司文化非常了解,只要給予他們該有的尊重,你將會在最短時間裡,就能了解公司的生態、甚至是派系。」對創 意與職場文化,常有獨到見解的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恆觀察。

潛性溝通,默默提升良好印象
除了言語的溝通,有時,不必說話也能行銷自己。
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亞伯特‧馬伯藍比(Albert Mebrabian)研究出「73855」定律,他指出,旁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取決於談話的內容;38%在於說話時的口氣、手勢等肢體語言;卻有55%來自於你的外表給人的感受。
別人對你的觀感,除了來自你所說,更有一大部分來自於非語言的潛溝通內容。凱薩琳‧卡普塔(Catherine Kaputa)在《我,就是品牌》書中強調,不只在商品的推廣,個人的外在形象經營,從穿著、髮型、笑容,都提供你在人們心中的建構元素,人可以將外在形 象與傳達的訊息合而為一。
一位科學園區人資副總承認,面試新員工時,不會錄取不化妝的女人,他認為一個不化妝的女人,較不知如何去照顧自己,進而也認為她在職場上無法照顧好工作、 主管、或同事。Perfect Image形象管理學院總監陳麗卿則強調,上班族穿著不要有「太」,例如太時髦,會讓人解讀成你放太多精力在衣著上;太暴露,則讓人感到不禮貌;太舊的衣 飾,給人古板印象。
在當前這個視覺化的時代,巧妙利用視覺效果,深化自我行銷的成果,也是一個好策略,更能達到哈佛教授所說,「用獨特方式,讓自己的優勢呈現。」

聲光影音,動態吸引目光焦點
王育才舉例,每天收到這麼多履歷表,如果可以利用影像的方式,不只用說的,同時包括肢體語言、表情,在鏡頭前表現自己,必能令他印象深刻。
華爾街美語總經理林芳宜回憶,曾有個員工提企畫案時,除了口號外,唱作俱佳地邊表演邊做手勢,當下她覺得這個員工樂觀、開朗、且非常有創意,而且不吝與人分享,對他的印象也大大加分。
聯旭廣告公司總經理陳玲玲也有類似的經驗,「平日的職場阿信,突然在KTV中搖身一變成超級無敵美少女,真令人眼睛一亮!」陳玲玲看到平日默默工作的廣告AE,去唱KTV時,展現她的專業歌喉與活潑、逗趣的另一面,進而開始注意她平日的工作表現。
正面行銷自己的專長很重要,但有時候,也要懂得從自己的弱點下手,正如哈佛教授所強調的第三點:我的弱點是什麼,如何管理。
「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行銷自己,可以學得一技之長,得到機會。」吳淡如說。
在自我行銷前,也有兩項大忌必須留意。首先是必須擁有「真才實料」,因為「壞產品經過行銷,會加速死亡。」奧美廣告副董事長葉明桂特別強調。
其次,行銷自己切忌用比較方式,利用批評同儕來凸顯自己,即便你所言屬實,也讓人感覺你踩著別人頭頂往上爬,反而容易引起同儕間的反感。群英企管顧問公司董事長吳政宏認為,聰明的做法是當你受到老闆讚賞時,除了謙虛接受,更可將一部分的功勞分享給主管與同事。
如今,星光幫當紅,但在三個月前,有誰能料到?如果,他們不曾主動報名,逼自己站在舞台,即便歌喉再棒,一樣是埋沒在人群之中。你,也應該站上舞台,勇敢替自己行銷,跨越職場最後障礙,從今天開始發光!

喬.吉拉德的自我行銷成功術
1. 建立自信及積極的態度
2. 聆聽、溝通
3. 讓別人接受並且相信你
4. 進步、保持健康和愉快
5. 停止犯下過去較難察覺的錯誤

[ 本帖最後由 woodywu 於 2007-8-10 09:06 編輯 ]

引用 報告 評分 回復 頂部
super00008
高級會員
Rank: 4Rank: 4


UID 10812
精華 0
積分 201
帖子 201
生命力 430 點
威望值 0 點
裝靚金幣 1122 TGCoin
閱讀權限 1
註冊 2007-7-3
來自 台灣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07-8-10 17:51 資料 個人空間 短消息 加為好友 添加 super00008 為MSN好友 通過MSN和 super00008 交談
對選我就對啦哈哈
我也要多兩成!

引用 報告 評分 回復 頂部

armlu
新手上路
Rank: 1


UID 11105
精華 0
積分 1
帖子 1
生命力 12 點
威望值 0 點
裝靚金幣 81 TGCoin
閱讀權限 1
註冊 2007-7-10
來自 台灣
狀態 在線
發表於 2007-8-15 23:12 資料 個人空間 短消息 加為好友 添加 armlu 為MSN好友 通過MSN和 armlu 交談
回復 #2 super00008 的帖子

沒錯啊,就算老闆再難溝通,再冷言冷語,也要勇往直前,不要灰心,我是這樣勉勵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