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視覺傳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視覺傳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你是光華商場的善良男子嗎? 等四篇~

oh my: 這算是一篇改造文吧~ ^^

台北的光華商場,是全台灣電腦資訊軟硬體商品最集中的商區,吸引了許許多多對電腦非常癡迷的人流連其中,男性佔最大多數。孫正華發現,他們是一群具有共同特質的族群——個性善良、不修邊幅,寧願花1萬元買電動玩具、但不願意花1千元買一件衣服。
光華商場的善良男子們,其實是台灣男性對穿著態度的縮影。不過她也看到,其實這些善良男子的心中,並不是希望自己是那個樣子的,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而已……

文/鄭淑儀
2003年7月 Cheers雜誌

 穿衣服有一個很有趣的心理。就是你想讓自己消失,或是讓自己成為注目的焦點?這是服裝心理學在研究的一個主題。

 選擇顏色很亮的或設計很誇張的衣服的人,其實就是要讓人看到自己,在人群中突出,例如她會選擇Dior的衣服。而會選擇YOHJI YAMAMOTO(山本曜司)這樣的品牌的人,就是希望自己進入一個場合時不會立刻成為注目的焦點,但當被別人看到時,會覺得很好看,是很低調但對品質很要求的人。
怎麼做才是低調有質感?

 你不希望立刻在一群人當中被看到,但當你被看到時,你會希望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如果你希望你被你的上司或同事定義為一個不修邊幅、邋遢的人的話,那OK,你可以這樣子。但是有些人潛在是不希望的,但他也不曉得怎麼辦?

 其實,台灣男人對服裝的心理就是這樣。 實際上,台灣男人一點都不需要追隨設計師所宣告的流行符號,不需要去買個粉紅色或鮮黃色的衣服;只要買些淺灰色、藍色、黑色,不會違背你低調、不想太突出的原則的衣服就夠了。只是如果要進一步,當人家看到你的時候,第一印象覺得,這個人好舒服喔,很值得信賴,這該怎麼做?

 不可否認的,如果你穿衣服太不講究,很多小地方不要求,會給人粗枝大葉的感覺,會有一個帽子扣在你的身上,感覺你的一切都是混亂的。

 我們的社會對男人服裝的標準根本不高,只要進步10%就已經是完美狀況了,他們根本不需要進步60%。但現在可能有很多是0。 光華商場裡的男生,是最典型的。我發現某一種類型的男生都集中在那裡。他們毫不care外在,他們都是善良男子,對於電腦非常癡迷,都是好人,出問題的到底是哪些環節呢?

簡簡單單就100分

 男生的衣服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整齊平順。衣服收起來後要摺疊好,不要在皺的狀況下去晾,襯衫要燙過再穿。男生的衣服根本沒有什麼樣式上的變化,好的材質,加上細心的整理,其實就可以接近100分的狀況。

 台灣的男生總是很少去想材質的問題。其實男生的衣服,款式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基本的色感,簡單的樣式,例如一件淺灰色的Polo衫,配上一條深灰色的西裝褲或卡其褲,其實就可以了,重點就是你穿的這些衣服,是不是皺得像梅乾菜一樣? 其實在買衣服的時候,買好一點,就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 那到底什麼是好一點的呢?不見得價錢越貴就越好,但可以確定的是,一百塊一件或五百塊三件的西裝褲,一定是不好的。

 品質好的衣服可以一穿再穿,不容易變形。但10萬、20萬一套西裝,對一般人來說,似乎也沒那個必要。 你要注意的是剪裁是不是合身,是不是讓人覺得有精神,然後就是料子,這完全是視覺上的關鍵。

 在搭配上,台灣男人其實是問題不大的。在路上我們很少看到男生穿著花襯衫或顏色很艷的衣服,導致於搭配錯誤的。其實敢穿花襯衫的人,他大多是很用心在外在上的人了,很少會搭配錯誤。所以男生再怎麼搭,感覺上也不會錯太多。

 另外,看一個人,可以看他的鞋子。歐洲人對鞋子的要求很高,有時那跟奢侈無關。其實男生只要有兩雙好鞋就夠了,例如深咖啡色的皮鞋,每一種場合都通,都適用。既然只買兩雙,為什麼不買好一點的呢?
(,,以下略,,,)

oh my: 好,這一篇被點出問題(因為宅男根本不喜歡別人叫他好人或善良男子吧 -_-),然後進入教戰文~向型男轉變吧~

(中間要用三篇文章來介紹,但沒時間,先寫到這了)

  穿西裝,最容易忽略的是釦子。很多人不懂西裝釦子要怎麼釦,何時要解開。甚至有些政治人物,在電視上接受訪問,或發表談話,西裝釦子也釦錯了。簡單說,不管是有兩個釦子或三個釦子,最下面釦子都不能釦。如果只有兩個釦,那只能釦一個釦子;如果是三個釦子,只能釦第一、第二釦子,不能扣第三個釦子。最下面的釦子,只是裝飾。
  至於何時要解開釦子,不懂得人更多。其實這很簡單,穿西裝坐下來時,就要解開釦子,有人說這和英國君主亨利八世有關。坐下不解開釦子,西裝肩膀部份或腹部兩側,往往會被撐起來,下擺也可能皺在一起,很不雅觀。但在某些特殊狀況,也可以不解開釦子。
  領帶部份,最容易犯錯的是太長或太短。一般說來,領帶到腰部,蓋住皮帶環,就可以了。太短不好看,太長也不妥。至於領帶夾,最好是不要用。
  另外,西裝的顏色、襯衫的顏色、領帶的顏色,襪子的顏色,都以保守為宜,而且要互相搭配。服裝配色,可參考尖端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男士服裝配色手冊》。如果不想去研究配色的人,最安全的穿法,是藏青色西裝配白襯衫,領帶用紅色或藏青色斜紋領帶。
  穿西裝是否有典範可模仿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007電影中的詹姆斯龐德。如果你注意看詹姆斯龐德的穿著,就會發現不管是釦子、領帶、樣式、配色等等,都是第一流的。穿著高雅,可以當成典範。

引用自六個地方
你是光華商場的善良男子嗎?
型男上班族的四大風格主張
5位達人,讓邋遢男變型男
襯衫的樣式,學會大膽搭配
徐莉玲-大膽找到自己的顏色
http://my-essay.blogspot.com/2006/06/blog-post_16.html
2009/3/10 補充wiki對型男的定義: Metrosexual
2010/2/21 補充: 2010年2月 Cheers雜誌 形象,從照鏡子開始!

一位朋友他主管的名言: 寧可穿Amarni吃路邊攤,也不要穿路邊攤貨吃buffet.
那位朋友也說過,我的一致性很高,從高中到現在穿著都一樣-_-
所以搜索了衣櫃一陣子,翻出一件老爸的衣服,哦,老爸比我有型多了 ^^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超越流行,穿出個性美

服裝業者表示,在問到「你覺得自己美嗎?」這個問題時,日本人與香港人的答案大部分是肯定的,而台灣人的答案則缺乏自信。
台灣人比較不重視自己的外貌嗎?折扣期的百貨公司人山人海、名牌精品店一家家在台灣開設直營旗艦店、美容相關行業大發利市、健身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台灣人強大的消費能力,卻又反映在讓自己的外貌更美好的商品上。
台灣人是愛美的,但往往是「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的愛美。例如下半身較寬大的梨型身材女性,永遠只關注如何能用長外套遮掩臀部,而不懂得找出自己最美的部分,然後自信的表現出來。
台灣人是追逐時尚流行的,但資深造型師卻認為,「穿衣服被教條框住了,沒有自己的style」。
一般上班族該花多少時間與心思在服裝上?這往往是價值觀的問題。甚至對許多人而言,這根本是一個搬不上檯面的問題。
但如果是因為你的不得體穿著,而讓你的能力與內涵,無法被客戶、合作廠商、老闆、同事信任,甚至還成為溝通障礙時,那麼,關於穿著,真的值得你花時間瞭解並且學習。

文/莫乃健
2002年6月 Cheers雜誌
 什麼是流行?什麼是時尚? 5月17日古馳(Gucci)台灣旗艦店開幕派對,擠滿數百名企業與時尚名流,男性盡是黑鴉鴉西裝穿著。黑是Gucci的顏色,是今年男人主流的顏色。在場非黑而白的男人,便感到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彷彿自己是動物園裡被注目的珍禽異獸。 關於時尚,關於流行,一定要有那麼大的壓力嗎?那倒未必! 「時尚該是一種態度,一種元素,是非常多元化的,不該是準則,」知名造形設計師鄭健國表示。

事實上跟隨流行很容易,表現、彰顯自我,才真是大學問。 對年輕上班族而言,注重流行前該找到自己的個性美,自己的風格(Style),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穿著的大原則。

  「自己穿著的大原則」?很陌生吧!大部分人都略過了這部份,買衣服只想到合適的場合、漂不漂亮、流不流行等外部因素。 左想右想,就是忘了自己,忘了你是 獨立的個體,你的美在哪裡?「台灣整個社會並不鼓勵表現個人風格,希望人跟著基本大環境的規則與習慣」,35歲、花旗投顧董事長管國霖講出台灣人對穿著的習慣限制。

 環境限制約束了台灣人的美感經驗。「現在年輕人比較在乎穿著,但是還是以不出錯、不鬧笑話為前提,」長期負責Armani與 Dolce & Gabbana系列服飾採購與銷售的中盛公司經理劉世麟表示。 鄭健國觀察,人怕出錯就會跟隨大環境、跟隨流行。怕出錯也讓人遮掩自認的缺點,例如梨型身 材女性穿長外套遮掩臀部整體曲線,結果是欲蓋彌彰。

這樣的盲從,又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能夠有多美?雅妮絲比 (agnès b.)台灣區的營運經理程俊偉表示,光是問「你覺得自己美嗎?」這個問題,日本人與香港人的答案大部分是肯定的,而台灣的答案則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的人 會跟隨流行,跟隨數不清、人云亦云的原則。胖的人不能穿橫條?屁股大的不能穿單片裙?去年流行方楦頭鞋子,今年不穿尖頭鞋就不流行?去年穿的削肩線衫,今 年又被認為太邋遢?

 「穿衣服被教條框住了,就不會有自己的style」,鄭健國強調。許多人今年流行什麼,他就變成那樣,明年又變成另一 個樣子,「結果沒有一個東西是適合他的,這才是大失敗,」鄭健國表示。 穿衣服是要學習的,沒有人天生就會穿衣服。學習一點都不難,你還是如往常一樣逛 街、逛書店、看電視、欣賞好看的人。 但是,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請開始把自己的角色與特色放進去,思考自己能從中學到什麼?運用什麼?造就出什麼個人的 特色。

服裝專家建議以下的方式,幫助你逐步發展自己的特色,穿出屬於你的時尚,你的個性美。

1.找出美的典範 「模仿是一種最快的學習方式,」代理日本知名品牌Comme ca du mode 的滿心公司流行事業部總監鄭光哲表示,「稍微觀察就能找到穿得好看,體型與氣質又接近你的人,再了解他們是怎麼穿的。」

 名人與雜誌裡的穿著可以成為學習對象,但是不要被那些美麗的圖像淹沒,他們並不是你。 鄭健國建議剛開始不需要參考那些裡面圖片很美、很流行的雜誌,而是要找圖片中人具有類似你的特質,旁邊也有比較多文字,解釋穿著細節,才較容易學習,建立對穿著的基本sense。

2.從試穿中瞭解自己 每個人都有試穿後才買衣服的過程。但是你是要衣服好看,還是自己好看?有趣的是許多人試穿只看衣服那部份,忽略全身效果。 而許多人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去買衣服,沒有嘗試各種類型的衣服,框框一套住,當下覺得好看,買回去等到正式穿才覺得不合適。

  「即使是買不起的名牌,也去穿穿看,知道到底好在哪裡,」劉世麟表示,廣泛試穿才能找出自己的特色與穿衣原則,更瞭解在那麼多款式中,自己適合什麼設計。  人都怕試穿後不買,會遭到店員的臉色,其實不需要太在乎。「試穿是服飾業該提供的服務,大的服飾品牌如Armani也不斷灌輸店面人員這種概念,」劉世麟強調。

3.找對自己喜歡的風格 人不是孔雀或是鸚鵡,必須思考自己想要,也合適表現哪份自我。經過參考穿著典範與試穿後,心中有各種風格 的畫面,隨興、優雅、斯文或是粗獷,由你自己決定。 

「穿衣服是別人對你的符號判斷,更透過服裝認識你,」鄭健國建議年輕上班族,「除了考慮工作場合性 質,必須很清楚選擇你要做什麼樣的人,想展現什麼風格?」

 鄭健國提醒,對自己的認知要夠,例如斯文想看起來粗獷就很難。找到也決定自己的 合適風格後,就要對自己有自信。「有自信的把自己的特質與個性秀出來,就會有型,有個性美,」鄭光哲強調。 許多人缺乏穿衣自信是因為只擔心自己的缺點。 「有時候整體打扮的好,缺點不見得永遠是缺點,反而是個性美,」鄭光哲表示。 想不通這一點,就想像茱麗亞.羅柏絲的大嘴,珍妮佛.洛佩茲的大臀部,或松 隆子的歪臉。

有自己的大原則後,流行是為你加分的元素。「流行不該照單全收,要擷取部分元素來搭配,」鄭健國以今年流行寬鬆波希米亞風格為例,胖的人穿上去不好看,繫條風格類似的低腰皮帶就很有特色。流行不一定是稍閃即逝,許多東西都是不褪流行的,特別是質料好、簡單的基本款式。
沒 幾個人天生像模特兒擁有黃金比例般的身材,但不管是什麼身材,都可以再造黃金比例,亦即針對不同體型做衣服撘配,來求取身材視覺重心的平衡。 梨型女性把重心往上拉,身體變修長。有人用百摺裙子遮掩,效果不佳,折紋明顯撐開時,更顯「壯碩」。材質挺的深色直板長裙、單片裙,有拉長下半身的效果。 至於上半身可以穿明亮色系,合身的襯衫、外套轉移焦點。
 
近年西裝流行大都會風格,剪裁合身、小領子、稍微墊肩與收腰都讓線條看來smart而年輕,襯衫與領帶的水藍色也是最年輕的顏色,如果換上其他鮮豔顏色的polo衫,看起來更活潑卻不失端莊。而直統西裝長褲,具有摺紋平口褲頭,單配襯衫也得體。

   上班族女性穿白襯衫給人覺得乾淨利落,大方型領口與折袖,看來帥氣。搭配黑裙子的黑白對比,營造出不退流行的時尚感。及膝直統裙子穿來線條自然漂亮,腿 部變得修長。裙頭加上兩條滾邊線,以及交叉型打法的黑白花紋絲巾,更增添畫龍點睛的流行美感。 男人白色短袖襯衫總看來如制服般無趣,然而加上扣子的方型 漁夫領、收腰身,下擺加上文字花紋設計,給人流行卻不失端莊的形象。穿上中規中矩的卡其褲,整體風格遊走於正式與休閒間。

穿衣服的小問題,常會影響整體形象,別人也不好意思說。以下是服裝專家眼中常見的穿衣瑕疵:
1. 內衣搭配不得體:不同類的衣服就該穿不同的胸罩,否則穿出的體型不漂亮。有時胸罩選的不好,上身一動胸罩花邊就露餡,顏色跟外衣色差大時,更糗!這些可以請教內衣專櫃小姐。男性穿襯衫則少穿背心,因為有些光線下或是出汗時,背心就會在襯衫上印出痕跡。

2. 低腰讓內衣走光:在穿著流行的低腰服裝時,內褲腰身太高或是包住內衣,人一彎腰也會走光。內褲顏色與式樣也很重要,例如下身衣褲穿黑色,裡面卻是紅丁字內褲,露餡的畫面更可怕。

3. 衣服上綴飾的脫落:許多基本款的衣服會加上綴飾增加流行感。一些晶亮的東西,比較適合夜晚而不是白天的工作,洗濯時也容易脫落,穿上身讓人覺得陳舊而邋遢。

4. 摺袖過於草率:許多人把襯衫袖子摺起來,方便工作也創造了一種休閒而隨興的時髦感,但是一定要一層一層緊密往上摺,否則脫落時會讓人覺得邋遢而草率。

5. 口袋裝了太多東西:上班族常常一忙就把什麼東西都往襯衫或褲子口袋塞,不只破壞衣服的線條,有時候稍微動一下,東西就露出來,看起來更不美觀。

6. 皮帶不協調:皮帶不配褲子或鞋子顏色,會把身體圖像分成奇怪的兩截。而皮帶頭位於人體中心,極易引起注意,穿得再時髦,小小的皮帶頭都可能衝擊整體觀瞻。

7. 褲腳長度問題:褲腳長度以在鞋子上疊一摺為最適當,太短看來有點呆,太長會絆到腳。而卡其或淺色褲子太長被後跟踩到的污痕,你看不到,別人從背後一目了然。

8. 襪子的搭配:男人穿著最易被詬病的是穿皮鞋卻配上白運動襪,或是襪子色系與鞋子或褲子不搭。此外襪子的長度要到小腿肚,免得翹起二郎腿時露出毛茸茸的腿。而女孩子絲襪容易勾破,若是絲襪顏色跟膚色有差距,會特別突兀

引用自三處
超越流行,穿出個性美
不當第1名的穿著美學
喜歡這一篇提到的法國人穿著的意境~
成功在衣著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演講相關

搞定演讲只要18招
放慢速度

紧张或没经验的演讲者更容易在演讲时像打机关枪一样说个不停。试着放慢你的语速,并且通过增加一些停顿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oh my: 這點我很同意; oh my 08/11補充: 現在歐巴馬的演講就很紅~哦對了,或許比較沒條理,但我承認本篇是一隨手記的文章嘛,sorry啦~

//
精彩演讲的十条秘诀

浓缩你的演讲主题

你最好能将你演讲的主题精简到只有30秒的一段话。为此你要怎么做呢?这就必须从你的演讲目的着手。它是用来传达知识吗?如何是,那么它的重点是什么?或许你的演讲目的是呼吁听众行动起来,那么你希望他们要采取什么行动呢?或许你就是为了让听众们有所感悟。这些最重要的内容才是你需要在演讲中强调的。首先,写出首稿,不必理会字数是多少。一旦初稿完成,就要浓缩它。在演讲时,在任何适当的时机重复你的演讲主题三遍以上,但是,你一定要在演讲的开始,中段,尤其要在末尾提及到演讲主题。

三个要点

这适用于长短不同的演说。即使你必须表达很多不同的想法,你也要尽力将它们归纳成围绕主题的三个要点。在演讲开始时让你的听众知道你会谈论这三要点。这会有助于他们紧跟你的思路,特别是让你在没有使用其他视觉辅助工具的时候,仍然保持听众的注意力。

想象也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演讲练习

//
最後再引用一篇肢體語言的你是否意识到这八种错误的肢体语言

你知道吗,在交流过程中,5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达的(身体语言,眼神接触),38%则是通过声音(音调,语速,音量,语气)。也就是说,只有 7%的信息是通过所说的话传达的。可见,无论是一对一的面试或是面对一群人的简报,当成为场上焦点时,你需要的是全面高效的沟通。

那么,如何更好地提升语言技能呢?

回避常见错误,并以更自信的行为替代将明显地提升你的肢体语言。这里列举了八种会让听众失去兴趣、或印像不深的肢体语言。训练自己去避免他们,你就会看到:小变化可以有大不同!

错误#1 逃避眼神接触

你是简单的念ppt而不是向观众介绍吗?在一对一的谈话中,你是盯着一旁、脚下或前面的桌子吗?你从未看过聊天对象肩膀以上的部位吗?这些都说明你缺乏自信心,紧张和准备不足。

技巧:看着你的听众。用80%至90%的时间看着听众的眼睛。绝大多数的人花太多
时间看笔记,幻灯片或身前的桌子,而很多人在看了自己的谈话录像后可以立刻改变这一行为。真正的商业领袖在传递信息时是直接看着听众的眼睛的。

oh my: 或許是國中時就被嚇過了,所以不怕 ^^ ,現在怕的是沒內容而不自知-_-,要的是知道什麼不該講啦~ 哦對了,我pda上也有一次聽天下廣播做的筆記~
(
08/3/12 天下筆記
眾人面前演講

練習還是最重要,

開場白(90secs~2mins皆可以): 與主題有關,且是聽眾需要注意的,聽眾需要的或新聞等;

若講錯,馬上恢復,因為聽眾會注意你的下一句,

注意要了解聽眾的需求,注意數字和邏輯不要亂,當然還有互動~
)

错误#2 你和听众之间有阻碍

另一种较常见的错误是因为在你和你的听众之间有别的物体,从而阻碍了你们的直接交流。这些错误,比如双手交叉,站在讲台或椅子后,从屏幕后和别人交谈,在都阻碍真正的交流。即使只是一个放在桌上的文件夹,也可能制造距离阻碍交流。

技巧:保持“开放”。保持你的手打开、手掌向上。消除你和你的听众间的壁垒。
错误#3 坐立不安,摇摆或晃动

以上动作说明了你感到紧张,不确定或措手不及,避免这些错误,因为这样做并不能帮你实现什么。让我们想象一下,一家电脑公司的高级业务主管要向他们的主要投资者传递新产品的讯息,但没有成功。实际上,这个项目的确是在他团队的掌控下,但他的身体语言却给了投资者其他的暗示。

做简报时前后摇晃,这就是这位主管的最大问题。它反映了一种能力与控制力的缺乏。通过学习去做有意识的移动,他最终避免了职业生涯上的失败。下次简报之后,投资人定会相信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中。

错误#4 把手放在口袋中或手指纠缠

把手拘谨的放在身体两侧或塞在口袋里给人的印象是——你提不起兴趣,不想参与或紧张,不论你到底是或不是。

解决它的办法很简单:从口袋里拿出你的手,作些有决心的、果断的手势。保持两手高于腰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个复杂的手势,反映了复杂的思想,并给了听众对说话人的信心。

错误#5 站着、坐着不动

效率低的发言者几乎不动,从头到尾都站在同一个地方。这反映了他们很死板、紧
张、沉闷、没有魅力和活力。

技巧:激活你的身体,而不是幻灯片,走动走动。大多数演讲者都认为他们需要笔直地站在一个地方。但他们不明白的是,移动不仅是可接受的,而且是受欢迎的。

一些最伟大的商业演讲者会走到观众中,并不停的走动。但他们并非漫无目的。
举例来说,一个充满活力的发言者将从房间的一边走到另一边去传递他们的信息。他指向幻灯片而不是阅读它,他把手放在别人的肩膀上而不是与听众保持距离。

错误#6 没精打采,后仰或驼背

这些姿态往往与缺乏自信联系起来,它们能体现或者被认为能体现——缺乏投入或兴趣,它们也说明你没有权威,缺乏信心。

小技巧:保持抬头挺胸。当站立时,脚打开与肩同宽,身体稍向前倾。这样你就看起来很感兴趣,更投入,更有热情。肩膀略向前,这会显得你更有男子气概。头与身体要直立,不要靠在桌子或讲台上。

错误#7 虚假的动作

这正表明你准备过度,不自然和做作。要使用手势,但别过度。研究人员已经证明,手势反映了复杂的思想。听众能从手势中察觉到你的信心,能力与控制力。可是一旦你试图模仿一个手势,你可能会被认为做作,就像一个三流的政客。

布什总统常常用与他所说的话格格不入的手势,好像他准备过度,这像收看配错音的低成本电影。你可能不会像布什总统那样受到广泛的评论,但尽管如此,你也不想在会议过后遭到同事与朋友取笑。

错误#8 玩硬币,跺脚和其他令人讨厌的小动作

以上动作只能体现你的紧张,不自信或对细节不够关注。用一台摄像机录下自己的表现,再用挑剔的眼光去重看一遍。你是否发现了自己从未察觉过的那些令人讨厌的小动作?有位作家写了一本关于领导力的书,我曾去看过他对自身规划的讨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他不停地玩口袋里的硬币。那天,他不但没有卖掉很多书,而且在领导力方面也没有得到高分。

紧张将体现在不停的跺脚,摸脸或抖脚上。一旦你明白自己的行为,你可以轻松地改正它。

有活力,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会帮助你提升的演讲的表现力,不管你是在面试,升职或担任高管的过程中。所以改进你的肢体语言,如同注意你说话一样去注意它,你的影响力将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