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8日 星期六

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


我們能預測股市的波動走向嗎?今天該走哪條路上班,才不會塞車?在逃生出口前面幾步擺個障礙物,反而能加速疏散人群?謠言為什麼常常會越傳越逼真?為什麼財富總是流進少數人手裡?

本 書的中心想法是,要想了解金融市場、政治、一窩蜂、流行、甚至更深度的議題,譬如婦女教育與出生率的奇特關連、種族衝突等等,應該從群體行為的「模式」來 思考,而不是從個人本身。鑽石之所以璀璨,並不是組成鑽石的碳原子都亮晶晶的,而是因為碳原子的特殊排列方式。個體單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構模式。人也 一樣。

作者企圖告訴我們,複雜的社會表象背後,往往藏有簡單的邏輯。混沌理論退燒、賽局理論應付不了真實世界現況之時,「社會物理學」已悄然誕生,只要找出隱藏的邏輯,我們就能掌握群眾行為模式之謎。

**********************************************

這不僅是一本有趣的書(至少我讀得津津有味),更屬一本有意思的書(至少提供了觀察人類集體行為的一種有意思的科學解釋)。

我對「個人意志」與「集體行為」之間的關連,一直很感興趣。

原 因之一,與生俱來的好奇吧。我生性靦腆,不太喜歡團體活動,這點只要看我很少當什麼班長、社團負責人之類的,便可窺知一二。個性如此,我自然想瞭解,何以 別人跟我不一樣,為何他們會願意,甚至狂熱般投入集體行動?我尤其要瞭解,個人意識很強的主體,能怎樣抗拒來自「集體的脅迫」呢?

原因之二,我選擇了跟我天性,或師長認為較適合我走的路子,而頗為矛盾、頗為衝突的走了另一條生涯路,亦即,我沒去念文史科系,選了政治學、社會科學當志 業。為什麼?僅僅是個人意志嗎?有一部份是。可我很清楚,當初確曾一番掙扎。爾後年歲漸長,我較能從社會的時代氛圍,與現代歷史的大結構,去看待自己以及 跟我類似這一代人的生涯抉擇。這其中,一樣糾纏著個人意志與大社會集體行動的互動。

我們何以是「現在的自己」?我們何以在某些情境下,做出某些行徑、某些判斷?而這些決定,我們自以為「個人意志的」,在旁人眼中,卻不免淪為「被他人牽著 鼻子走」的譏諷?在諸如納粹崇拜、種族屠殺、文化大革命的瘋狂批鬥等集體行徑中,難道沒有個人意志的空間,沒有個人意志「說不」的餘地嗎?

我一直很好奇,也很困惑。這似乎,是沒答案,或沒絕對答案的問題。就像說出「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這句睿智之言的艾克頓爵士,他另外一句 精彩名句:「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是人們從未記取歷史教訓!」人,若很難自歷史經驗記取教訓,是他們不理性嗎?所以即使熟讀歷史,照樣會犯錯?還是未必 他們不理性,反倒是「很理性的認定」跟集體走最安全?若這樣,那集體行為中一定存在「某種機制」、「某種推力」,使他們無可抵抗的往前移動,不是嗎?

我先說兩段往事。一次是我朋友在美台斷交時,與同學走上街頭,以抗議來迎接抵達台灣的美國特使克里斯多福,事後他跟我描述很奇怪的感覺過程:人群走著走 著,漸漸大家情緒激動起來,終於在美國特使座車出現那瞬間,群情激憤,吶喊、哭泣,進而有人丟石塊、丟雞蛋,有人奮不顧身撲向車隊。我問他,那你在幹嘛? 他說,他感到氣氛不對勁時,便爬到附近樹上,觀察群眾的動向。他說,他就像一支突然間抽離現場的鏡頭,靜靜地、冷冷地,紀錄著眼前的群眾。我的朋友,典型 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我熟悉他,課堂上知性的解析,強過走上街頭。

另一次,我弟弟對我說的。那年,我大舅許信良闖關回台灣,家族動員了許多親戚到中正國際機場接機,群眾被鎮暴部隊阻隔於機場之外,突然間,群眾騷動不已, 逼向警戒線,鎮暴水車向群眾噴灑紅色水柱,我弟弟跟我說那一瞬間,他憤怒的跟著身旁群眾衝向水車,被強烈水柱沖倒退後,他被我母親拉回來,母親死命拉住他 叫他不要,他才沒再往前繼續衝。事後他談這事,還面露羞澀很不好意思。我好奇極了,因為我弟弟個性向來溫馴,難以想像他衝向水柱的豪勇模樣。弟弟回答我, 那時什麼都沒多想,一股氣往上衝,周遭人群一吶喊,情緒就上來了。

這兩段往事的對話,我印象很深。我不是「搞群眾運動」的料,我很清楚。但我也非「被群眾運動搞」的人,因而每每置身群眾運動的場所,例如,昔日的黨外聚 會、社會運動等,我頂多人在其中表達支持,或幕後獻策,絕少手腳畫一,追隨舞台上指揮者的口令行動。這種「近距離」的疏離感,或置身陣中的距離感,使我對 群眾運動始終保持警惕,維持好奇。人,何以在集體運動中,失去自我,或忘卻自我呢?

我讀過Eric Hoffer解析工運社運成員心態的名著《畸零人》,讀過Mancur Olson的《集體行動的邏輯》,讀過黎世曼的《寂寞的群眾》,讀過卡爾‧巴伯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讀過自由主義大師海耶克的《走向奴役之路》,讀過 中國不少作家寫的文革十年記憶與反思,說真的,每一種社會科學的思維,都給了我寬闊的新視野;而每一本個人的慘痛經歷與深刻反省,都讓我對人之韌性,對集 體與體制之冷酷,有非常戒慎恐懼的提醒。

然而,到底人的意志,人的理性,如何讓位於集體、屈服於群體,以及受挫於民粹領袖的煽動語言呢?這問題,我有了一些答案,但也同時繼續困惑於這些答案的不足。

這本《隱藏的邏輯》,依我淺薄之見,仍屬於想提供一個解釋人類瘋狂行徑,如何形成,如何運作的知識傳統,只是作者有意識的,要跟社會科學,跟歷史,跟個人記憶等等解釋,採取不一樣的新模式。

作者運用物理學對「原子」聚合、行動的研究成果,大膽的對照人的集體行徑。這嘗試,當然不是空前絕後,也要冒著「唯科學論」的風險,可是他的的確確在廣泛 評析了社會群眾理論、經濟之理性預設、歷史的結構論,等等的不足之後,告訴我們:人是有獨立自主的判斷,人是有在關鍵時刻說不的勇氣,人是有明辨是非的智 慧,但即使這樣,也無法阻止歷史上不斷發生的集體迫害、集體屠殺、集體瘋狂的事實。這就非得從「每個人都理性、都冷靜」,然而一旦「一堆每個人聚集成群 後」,會發生怎樣的「化學變化」,這變化又是否可找出「行動模式」,這層思索上去找答案。

必須承認,作者的解釋方式,是很棒的頭腦體操。值得社會科學工作者,從事政治、社會等群眾式運動的人,去思索他的立意。一群人,何以會集體做出跟單獨之個 人迥然相異的行為?個人,若難以預測,那何以一群人的行為,反倒容易預測其模式?人類的進化,究竟是個體的進步多些,還是「群體智慧」進步得更快?「市 場」對人的理性假設,之所以屢次出錯,關鍵竟然在於「群體」的微妙互動與「組織」扮演的角色?人,實際宛如企鵝,常常是盲目跟從,遠多於個人理性判斷?人 喜歡「劃分敵我」,是歷史的產物,而歷史則是個體與群體共同打造的形成歷程,也有「一定的模式」?

這種種假設本來就有趣,而作者提出的種種論證,如行雲流水般,非常具可讀性。透過作者揭露的「隱藏的邏輯」,我確實多了幾分高度,來重新看待、認識「人之 個體」與「人之群體」的關連性。不過,就像我閱讀過的多本相關名著總有偏向一樣,作者偏於「群體模式」的解釋,對解析集體行為很具說服力,然而對個體在群 體中可能採取的自由意志反應,則不免稍嫌簡化,很容易讓人忽略歷史中不少個體的「獨排眾議」與「特異獨行」,曾改寫過歷史。但這仍然掩蓋不了本書的精彩價 值,因為若從歷史的過程來看,諸如納粹、文革等群體施暴、集體瘋狂的行徑,畢竟還是發生了,不是嗎?顯然,這「群體之謎」,答案仍在「隱藏的邏輯」裡。

(本文作者為作家 評論人)


.................................................................................................................................................
喻小敏
 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多 年前看過一部電影,內容已經模糊記不得了,但是其中有一個片段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是劇中女主角回憶兒時往事:她的父親送她一盒拼圖,那拼圖很特別,是雙 面的,一面是世界地圖,另一面是幅人像,她拼了好久都拼不成,於是跑去跟父親抱怨那拼圖有瑕疵,父親一聽就問她是從哪一面開始拼的,她回答是先拼世界地圖 那一面,父親建議她先拼人像試試看,他說:「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世事艱難,人在其中所佔的份量,電影中父親這句話可說是一語中 的,然而,真實的世界卻不像拼圖那樣簡單。人是最複雜的動物,所謂「 一樣米養百樣人 」, 性格、成長環境、歷練經驗等因素會型塑出截然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說集合起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光是揣測某個個人的想法和行為都是一件困 難的事。「人搞好了,世界也就好了。」這句話放在現實世界裡可說是一無用處,反而更點出世事的紛亂。

而且,世界似乎有失控的傾向。蘇聯解 體後,東歐爆發嚴重的種族衝突,引發血腥屠殺,這其中充斥著許多令人不解、心碎的故事,直指人性的恐怖和不可測,例如分屬不同種族的鄰居或朋友,多年來彼 此分享快樂和悲傷,也都是溫和善良的人,竟然可以一夕之間翻臉不認人,甚至變成殺人不眨眼的暴徒。納粹已是血淋淋的教訓,但似乎不能阻止此類行為的發生, 我們現在仍然看到這類悲慘的事情每天在世界各地上演,以巴衝突、蘇丹達富爾種族屠殺、甚至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都是。人性為什麼會泯滅至此?然而,在這樣感 嘆的同時,我們卻不能忽視,在這樣黑暗的時刻裡,也不乏捨身救人的高貴情操。

人的行為是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題,但是社會科學家同時也是人, 如何能不受自身的知識、 經驗、價值所影響,提出超然的觀點,以解釋人的行為,並預測未來,社會科學家採取不同的切入角度,發展出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強調關連性或因果解釋的實證 研究,或是以數學推演互動模式的賽局理論,還有重視解讀語言意義的後現代理論等。

最近這幾年,另一種方法論儼然成形,主張個體完全自由, 可以隨意採取行動,但是集合在一起之後的群體行為,卻是可以預測的。這派看法將個體比擬成社會裡的原子,原子有特性,在特定情況下會產生特定的反應,且透 過自我組織獲得能量和力道,蔚為形勢。社會科學就是在紛亂的個體行為之中辨識出模式,以預測趨勢並改善社會,這種研究方法稱為「社會物理學」。

《隱藏的邏輯》一書就是社會物理學的入門導論。這本書闡述社會物理學的兩個假設前提:其一,人是自然的一部份,有規則可循;第二,大腦主宰人的行為,人雖有理性,但是是架構在本能之上,人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本能對
人 類行為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我們雖身處現代,但思考反應很大程度仍然和在草原狩獵的遠古祖先沒太大不同。據此,人作為社會原子,《隱藏的邏輯》將人的 行為簡單歸納出兩個特性:首先,人是適應性的動物,透過學習,尋求對個體最好的處境;其二,人會自我組織和分類,模仿、合作、和競爭是驅動這個力量最基本 的三種原型。


一個理論的成功與否,在於它解釋問題的能力好壞。以前述東歐種族衝突裡人性的逆轉為例,社會物理學如何解釋?《隱藏 的邏輯》的看法是,族群分歧是一種普遍的自然趨勢(自我組織和分類),但是在正常的社會中,人們基於工作與生活的需要而不斷產生互動(合作),會形成瞭解 與信任的緊密關係,使族群的歧異化為無形;但是如果有外力介入,再加上強勢的壓迫手段,個體不能依自由意志行事,就會陷入我族中心的邏輯(模仿、競爭), 再透過自我組織力量的催化,種族流血衝突於是沛然成形。要瞭解這個過程,不能從其中特定的人物身上著手,這也不是文化的因素,這是模式的問題。《隱藏的邏 輯》指出,在人類歷史上,有些人確實能掌握到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個人多麼有力量、才幹或智慧,而是因為他們成功的操縱了社會形勢。

掌 握模式,就可以預測事情的發展,社會上每天發生突然改變我們生活的事件,也就有了理解的脈絡。《隱藏的邏輯》一書涵蓋了財富、政治、權力、階級仇恨、和種 族衝突等議題,企圖解釋流行、暴動、社區裡自然發生的善意與信任、以及橫掃金融市場的慘澹或愉悅情緒,讓人可以用一種超然的觀點理解世界上所發生的事。重 視因果關連的實證研究總脫離不了事後諸葛的疑慮,而強調互動的賽局理論對人類的理性也太過樂觀,社會物理學正好提供另一種切入的角度。

這 個社會太紛亂,人們總是想快速地知道問題的原因並得到解決的方式,於是讓媒體和政客有了可稱之機。要想瞭解人類社會,關鍵在於瞭解社會模式和組織的起源及 浮現,《隱藏的邏輯》提供我們一個用不同角度觀看事情的方法,讓我們知道,在紛亂的事物之中,隱隱然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在運作,那並不是什麼神祕玄妙的意 識,而是人是自然規律的一部份,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人搞好了,世界就好了?其實沒那麼簡單。社會物理學不過是讓我們在了解人的行為上又推進了一步 。《隱藏的邏輯》不是指出人的特性之一就是適應性嗎?一個理論越成功,接下來一定會產生另一個理論來取代它。怎麼說呢?預知詳情,請閱讀《隱藏的邏輯》。

***************************************

書摘

像企鵝般思考

生活在極地的企鵝群,每天都面臨同樣的難題。它們靠冰層底下海水裡的魚兒為生,但是海裡殺機四伏,因此企鵝都 很小心,在沒有確定安全之前,盡量不下水。這使事情變得有點麻煩;如果水下有隻殺人鯨,站在冰上的企鵝是沒辦法知道的。唯一的辦法是跳進水裡試試看,或耐 心等待別的冒失鬼等得不耐煩了,率先跳入海裡。因此每天早上,企鵝群都在玩一種類似「殺人鯨輪盤」的等待遊戲。它們等待好幾個小時,直到最後有些企鵝忍不 住,鋌而走險跳入海裡,跟著大家都會紛紛下水。全體企鵝不是飽餐一頓,就是成為掠食者的美食。(有些企鵝在設法打開僵局時,偶爾還會相當不客氣地推擠一下 同伴。)

我們通常覺得是自己在做決定,但我們事實上有點像企鵝——缺乏資訊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別人,盡量蒐集片段的資料。在一個陌生的地 方找餐館吃飯,我們常會選一家高朋滿座的餐館,而不會進一家空蕩蕩的,我們認為客人這麼多一定有它的道理;銀行想開個分行,一定會開在已經有很多銀行設分 行的地區。商業分析師都知道,小公司常會抄襲大公司的措施;如果一個像「英特爾」這樣的領導公司,投資某項全新的晶片製造技術,很多公司都會跟進,他們會 猜想,擁有這麼多資源的英特爾,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模仿可以是個正當的策略,對個體和團體都有幫助。它是一種「社會學習」,透過和其 他人的互動來學習,而不是單獨學習;這使我們在很多情況下,變得比自己獨力應付狀況時更聰明些。我們的模仿本能這麼深厚,如果你看到二十個人凝視著天空, 很難不跟著他們一起抬頭望。不過,社會模仿儘管有蒐集資訊的好處,也經常把大家帶離正軌。

在二○○二年十月,華盛頓特區出現一位行蹤飄忽 的槍手,毫無預警地到處開槍殺人。十月三日,殺手在十五小時之內,槍擊了五次,槍殺了一位正在除草的庭園設計師,一位正在加油的計程車司機,一位在公園長 凳上看書的女人,還有其他幾個人。警察接到的通報裡,有兩次有人提到在兇案現場附近,看見一輛可疑的白色小貨車,於是他們到處設下路障,攔查顏色相符的廂 型車和小貨車,報紙、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也都一再重述這則小貨車的消息,不久之後,人人都「知道」兇手開著什麼樣子的汽車。事情就這樣過了兩週,兇手一直逍 遙法外。

但是不久,警察偶然間得到另外一條線索,查出一輛藍色雪佛蘭Caprice轎車的車牌,登記的車主就在嫌疑犯名單上。令人驚訝而 有點難堪的是,他們發現好幾次在命案現場附近,這輛藍色轎車就在警車旁沒多遠,但因為它不是白色小貨車,每次都輕易地離開。在公布這輛可疑的藍色轎車消息 之後的幾小時內,就有機警的民眾通報,結果警方在馬里蘭州高速公路旁的休息站,逮捕到四十一歲的穆罕默德(John Allen Muhammad)和十七歲的馬爾沃(John Lee Malvo)。

問題很明顯。模仿並不會產生任何新資訊,它只是擴大了一點點舊資 訊可以帶來的效果,不管資訊是真是假。1995年,有兩位管理理論書籍的作者,崔西(M. Treacy)和魏斯瑪(F. Wiersema),出版了一本書《市場領導者的鐵律》,他們到書店裡(尤其是那些會影響《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的書店),自掏腰包買了五萬本自己的書。 其實這本書的書評只是泛泛而已,但卻馬上進入排行榜,之後還吸引了足夠的買氣,使它留在排行榜上一段時間。

這些例子說明了,人只要受到另 一個人影響,就有可能產生意外的發展。我們可能是遵循一種社會本能,是在盲目地模仿,也可能是策略性地模仿,因為認為別人知道得比我們多。我們在後面很快 就會提到,在另外的情況下,別人的行動甚至會強迫我們加入,這時候,模仿顯然成為最好的策略。
然而,不管模仿的起源是什麼,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人類社會的因果之間,很難找到關連,因為少數幾人的行動很快就會傳遞到很多人的世界裡去。這就是為何社會科學難以跨越「敘事」,去進一步找出事件更深層、「類似法則」的解釋的原因之一。

當然,模仿並不是因果之間的真正橋樑,它只是看起來像。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模式,而不是放在人身上,就不難對模仿的運作有更清楚的認識。(本文摘自第5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