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誰說人是理性的-導讀

為什麼免費贈品總讓我們買了不該買的東西?
為什麼越貴的藥,吃起來感覺越有效?
為什麼我們一再做出愚蠢的決定?
精明的商人又是如何利用我們的弱點,大發利市?

了解人性,才能做出聰明決定!

傳統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一般人的觀念也認定如此。但是行為經濟學家艾瑞利以創意十足的實驗證明,人的理性會當機,並告訴你如何趨吉避兇,克制自我不理性的傾向,極大化個人的幸福指數。

你自認對人性了解多少呢?不管答案如何,本書都能為你揭開人性的幽微處,讓你有「原來如此!」的頓悟。

經濟學的所有假設,都是建立在「人是理性的動物」這句話。而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相信自己可掌控一切,能做出理性的決策。本書作者經過一連串趣味十足的實驗,告訴讀者,我們的理性是有缺陷的,而且我們的不理性不是偶一為之,而是不斷重複發生。聰明的生意人懂得利用人的不理性(如恐懼、貪婪、過度自信等)來賺錢,不明究理的銷費者只能乖乖上當!

本書共分13章,分別談:供需的謬誤(我們就像小鴨子一樣,會認定一開始看到的價格,以為東西就該這麼貴)、零成本的成本(為什麼免費的東西,會讓我們付出更高的代價)、社會規範的效應(為什麼有些是我們明明很樂意去做,但只要有人付我們錢去做同一件事,我們就不那麼快樂)、未雨綢繆的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斷絕誘惑,控制不了體重,也刷爆了信用卡)……。


//
行為經濟學的崛起,所以我把這篇文章放在隱藏的邏輯標籤中,以下再引用一篇遠見的文章:

5 月初,美國《華爾街日報》評選的2008年100名企業管理大師出爐。讓眾人驚訝的是:前五名中只有第一名哈默爾(Gary Hamel)是屬於傳統的企管名師;其他四位,依序是《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傅里曼、微軟創辦人蓋茲、作家葛拉威爾,和以提出「多元智能」聞名全球的哈佛大學心理學者賈納。


這份名單十分反映當今許多學術和實務領域早已跨界。


2002年10月8日,當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時,這種跨領域的新學門概念,已然蔚為風潮。「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這個名詞於是誕生了。


它與傳統經濟學最大的不同是:傳統經濟學假設人都能掌握資訊,做理性的分析決定,得到最大的效益;而行為經濟學則指出,人受外在環境、內在情緒和態度、以及人性中各種不理性因素的影響來做決定。


近年來行為經濟學的出版如雨後春筍,把這門學問運用在人們對消費、對選擇、對投資上和對做決策上的分析,讀來生動有趣,且出人意表。


正如最近出版的《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書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指出:「我所寫的實驗都讓人出乎意料,是因為這些實驗都違反了一般人以為人是理性的假設。」


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的迷思

艾瑞利是MIT教授,他用認知心理學的實驗來檢驗傳統經濟學的行為,發現許多有趣結果。


例如「免費」的吸引力。如果亞馬遜書店提供10元的免費禮券和用價值20美元減為7元的優惠禮券,你會選擇哪一種?


以傳統經濟學判斷,花20元換7元,可省13元,當然比10元免費券划得來。但事實上選擇免費券的較多。這就是人在非理性面中無法抗拒「免費」的誘惑。


再如,人生一方面有選擇的自由,另一方面選擇太多使人疲於奔命。因此傳統經濟學強調「選擇的自由」的好處,行為經濟學則提醒你要能關掉那些浪費時間和對生命無意義的門,你的人生會過得輕鬆些。


這本書中特別提到人們常常混淆「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造成災難。舉個例子,如果你在感恩節到岳母家吃飯,豐盛的佳餚讓你心生感激。這時你突然站起來,拿出400美元給岳母;岳母一定臉色難看,告訴你,「明年別再來了。」


企業經營者更要理解兩者不同。他舉Google的成功例子,這家企業人性管理為人樂道,他們提供免費餐飲,讓員工彈性上班、有很好的健康照顧、員工福利,都屬於「社會規範」,而非「市場規範」。


為什麼軍人、警察願意犧牲生命和健康?絕對不是為了薪水,而是「工作的榮譽感」,這就是社會價值而非市場價值。


書中也提到生活中點滴的抉擇,值得大家再思考。例如貴的藥真的比較有效嗎?為什麼你會去那些排長隊的餐廳?


讀完這本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結論中說:「我們都是棋局中的小卒,對棋局規則也不瞭解;但我們常自以為是車子的駕駛,對人生方向有絕對的掌握權。」幸虧認識這些錯誤,才創造了改善的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