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

年底績效評量,老闆卻狀況外?


2007年12月 Cheers雜誌

主講─馬倩玲

(美商亞培台灣分公司後勤管理部經理 )中興大學經濟系畢業,歷任英商Johnson & Johnson台灣分公司採購暨全面品質經理,以及諾華公司消費品事業部物流暨行政經理,負責台灣及香港市場。

通常在年初,主管就會和員工一一擬定今年度的目標和細項,主要可分為部門目標及主要工作指標,後者包含與公司或部門目標搭配的專案執行,以及平時例行工作的職責和能力。此處應在細節上條列越具體越好,日後才不會有爭議。

遊戲規則定清楚後,在年中會有回顧(review)的機會,可以重新調整目標、檢討現況和提醒進度。此時員工就該主動和主管溝通在執行工作時遇到的狀況,以此對績效評量指標微調或修正。

除了這些既定目標,也可能會有一些臨危授命的任務,可額外加分甚或倒過來減分,這些在年底績效評估時都可以再補充進去。

但,如果碰到主管「忘記」了,或雙方對於評量結果的認知不一致,該怎麼辦?
主動準備精簡數據

今天你和主管做績效評估,並不是被動地進去聽結果。有些主管可能因為很忙,印象深刻的只有他比較在意的那幾件事,或比較近期的成績。因此,員工除了在自我評量時填寫具體、量化的數據加以佐證,也可針對年度目標或重點專案,先準備1頁A4的資料,面談時讓主管當場快速瀏覽並了解事實,以此主導或補強自己的論點,除了表達你的在乎,也降低可能的爭議。

另一方面,心態的準備也同樣重要。員工當然希望我做的老闆都能看到,但更應該保持開放(open-minded)的心態,不是只看對錯、用考績的高低來肯定或否定自己。

年度的績效評估,應該是一種雙向溝通,彼此看看我們今年做了什麼?哪些還可以做的更好?主管除了肯定你的表現、感謝你的付出,一定還可以找到你成長的方向和空間,因為公司也要因應未來外界的改變,需要不斷地持續改善。用這種開放的心態來看績效評估,得失心才不會太重。
用重點分享代替反駁

和主管面談時,如果你對他的評量不認同,也不要馬上試圖反駁,畢竟「尊重」是最基本的禮貌。不如先傾聽主管看法,好的壞的都記下來,再做進一步的溝通。

在技巧上,可以先表示和他想法相同的地方,也謝謝他看到你的付出,拉近雙方的距離,然後再提出你的「補充」:在什麼時候你已經做出哪些成績?有準備哪些數據和分析可以現場佐證?最後,再點出來你所不同意的地方。

在態度上,也應保持自然與善意。你不是來抓老闆沒注意到的疏失,而是來「分享」你的工作成果:「有一、兩個地方我跟您的想法不一樣,也希望您能聽到我的想法……這件工作其實我還有某些成績,可以跟您分享……。」

我們幾乎不可能百分之百改變他人的認知,因此在討論不同意見時,列出1~2個、最多3個重點就好,不要有太多的爭辯,這是沒有效率和意義的。在我的經驗裡,如果直指出下屬有5個甚至10個缺點,一下子要他照單全收、統統改進,是很困難的。反之亦然,與其急於全盤推翻老闆的想法,不如就挑2個左右的重點,有退有進,理直氣和,才是較為適當的溝通方式。

或者,最後考績出來時還是與自己的期望有落差,也可主動表達自己的未來企圖心,詢問主管哪些是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彼此的認知有什麼落差?建議該朝什麼方向改進?與其執著在一時的委屈,不如放眼未來,並在平時就應有適時的回饋與溝通,有機會調整彼此的想法,而不是年底才算帳,避免類似的情況重演。

(oh my: 對公司推行目標管理有點用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