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IBM 不讓成功熄滅戰鬥之火、人改變的速度比你想的還快、細緻的規範 化為直覺反應

不讓成功熄滅戰鬥之火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27 期
作者:曠文琪
從IBM過去的年報中,看到他們時時記取教訓、自我警惕,不同於一般企業習慣歌功頌德的文化。

從來沒在一個企業的年報中,看過那麼多回顧錯誤的字句。IBM算是特例,即便在好時光,也不斷警惕自己。

一九九七年,「這是 業績很好的一年,但我們不能忘記曾經犯過的錯……」這是IBM前任董事長兼執行長葛斯納(Louis V. Gerstner)在年報中,給投資人的信件所說的話,那一年IBM股價一年內爬升了三八%。但是葛斯納卻在信裡表白,「情況不會永遠這樣,要記得,五年 之前,IBM才經歷過是否要分拆公司,讓部門自生自滅的抉擇關卡上。」

即便業績很好了,葛斯納卻認為還不能安心說IBM已經安全活下來,他表明自己將會繼續留任執行長一職,因為「我來的目的還沒有完成,我要證明我們會活著,給那些認為我們會死的人看……。」

二○○ 一年,是葛斯納給大家的最後一封信,也被視為是葛斯納清楚交代自己政績的成績單。他即將交棒給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帕米薩諾(Samuel J. Palmisano),令人訝異的是,文章結尾仍然是警惕與求變。「未來的世界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我也相信Sam會碰到另一個大的轉變,當這個轉變來的時 候,我希望你們能拋掉所有葛斯納曾經做過的事情,去調整符合這個市場的轉變。不得不才改變,是IBM曾經失敗的主因。」

二○○二年,帕米薩諾寫下給投資人的第一封信,開頭卻又是重提錯誤。

「你知道IBM曾經行動遲緩。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拋棄自己的價值,而且停止聆聽,最後,這個公司沒辦法在新的環境裡創新。」「現在我們已經決定朝隨選應變的電子商務邁進,但,我們仍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處,值得努力……。」

自從葛斯納說這個公司最不需要的就是願景, IBM應該把放太遠的眼光收回一點,放在執行力與客戶需求後,IBM就再也沒用過vision這個字了...
(成功,很容易熄滅我們的戰鬥之火)

*********************************************************
人改變的速度比你想的還快!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27 期
整理者:曠文琪、王茜穎
主導IBM朝全球整合企業轉型的資深副總裁莫菲特強調,未來全球企業將以更精準、細緻的標準衡量人才,要勝出的唯一途徑就是:你要變得比別人快。

如果有一天,你一覺起來,發現你的老闆已經把你的技能與薪資成本,輸入到網路平台上,與其他位於一百六十四個國家、來自中國和印度等三十五萬個同事相比較,你,有沒有把握勝出?

這是目前IBM員工面臨的新局面;也是你即將面臨的新環境。

二○○ 六年六月,IBM執行長帕米薩諾(Sam Palmisano)以全球整合企業(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GIE)為名,罕見的在《外交》雜誌上發表文章,他高呼跨國企業(Multinational)已經過時,全球整合企業將興起。

全球整合企業主張的是,在經濟無國界下,工作將自然流往最具有效益的地方。過去僅在短短四年內,IBM在印度的員工已從九千人增加到五萬三千人。同時間,IBM又要讓遍布在全球的三十五萬個人力,隨時可以整合,讓客戶隨時能從全球挑到最適合的專案人才,來服務他們。

即便擁有同樣技能,但是卻只需支付較低成本的人才,才會脫穎而出。人才就在這樣的平台上,精準與無情的被檢驗。

操盤這場IBM內部人才整合的大將,就是主管全球整合企業模式規畫與執行的IBM資深副總裁莫菲特(Robert W. Moffat, Jr)。《商業周刊》在紐約IBM總部專訪到他。

站 在莫菲特專屬的會議室裡,第一眼已經是震撼:他的背後貼著一張張大大的、從IBM眼中看出的世界地圖。印度紅色的大圈被放大著,連美國IBM總部的所在 地,也只是個淡色的圈圈。莫菲特指著全球地圖,冷靜的以IBM在全球發展近九十年的經驗,剖析各國的人力資源。那一瞬間,我們已預見到全球化風潮帶來的殘 酷現實——每個人的技能,都將放在天秤上,與全球六十五億人直接比較。從我們與莫菲特的對話裡,你可以讀到一個全球化企業看待人才的新態度。

*********************************************************
細緻的規範 化為直覺反應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27 期
作者:王茜穎
當世界變成平的之後,個人面對的是一場全球性的能力競爭,你的基本能力及格了嗎?

當湯瑪士‧佛里曼(Thomas Friedman)預言世界將變成平的,企業人面臨的已經是另一場能力競賽。為了要和全球的人一起溝通,並適應全球化的多樣性與變化,IBM也展開員工基礎能力的扎根。

現在IBM每年投入的教育訓練費用高達七億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四十七億元),平均每年在每位員工身上投資新台幣近十萬元。在IBM的e化學習平台「寰宇大學」,有三千多堂課、上千本二十四小時永不打烊的免費電子書。每天上一堂課,全年無休,還得花上十年的時間。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要建立IBM定義出的三大價值、九大基礎能力,以因應全球化的變化。

這些能力聽起來似乎有點老生常談,每個人很容易覺得自己也具備。但真是如此嗎?你可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今天你的主管要去跳傘,他敢不敢不經檢查就穿上你幫他摺好的降落傘,毫不猶豫的從高空跳下去?

如果答案是個X,那麼,從IBM的用人標準來看,你還不及格。

IBM這九大能力,看起來稀鬆平常,其實背後是有一套非常嚴謹、細緻的規範,讓員工不能自由心證的詮釋這些能力。IBM高級教育訓練講師唐辛屏稱為「把文化價值變成邏輯性的科學」。

每個人必須在詳細的標準動作中蹲馬步,讓這些基本能力透過紀律要求做到徹底,深入自己的DNA,變成一種直覺。碰到緊急狀況時,才能立即反應出來。

從細節裡規範出來的能力,究竟要求有多深?

接電話也有基本步驟 響兩聲後接起,要等客戶先掛電話


標準化聖經,完成一個案子,必須做到75個步驟,確保工作的完整度有100%

IBM就是把靠直覺做的事情,細分成100個小格子,
每個格子都是幫這個案子摺降落傘...

沒有留言: